第4章 語意學

人類生活中重要的認知活動之一就是溝通交流,語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人類文明與文化的重要表徵。語言無所不達、無所不在,包含了理解、表達、會話三種不同的層次。

一、理解:想要與他人溝通交流,首先得要聽懂別人說的話。

二、表達:為了達到雙向溝通,除了聽懂別人說的話,也必須能夠清楚地說明自己的想法。

三、會話: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若想要相互瞭解,就必須透過會話的方式,不斷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並表達自己的想法。

認知活動是大腦重要的信息處理過程,包含了信息的獲取、表徵化,並轉化成知識、知識的分類檢索與記憶、知識的推理與運用、知識的創造等心理過程。從語言的角度來看,認知過程包括了語意的記憶、運用與推導,從而獲得正確的語意解釋。不論從大腦處理語言或語言學的理論,都離不開語音層次的知識(語音中的聲音系統)、語意層次的知識(詞與句子的意義)、語法層次的知識(詞與句子的結構安排)三部分。

博讚的思維導圖源於一般語意學;思維導圖的樹狀結構與網狀脈絡又源自於柯林斯教授的「語意網絡」。因此我們要從語意學的相關研究中做粗略探討,以便掌握思維導圖法的運用原則。

第1節 語言的思維與思緒聯想

馮特(Wilhelm M.Wundt)是心理語言學的奠基人,他認為句子是語言的核心,語言表達是把大腦思維轉換成順序排列組合的語言成分,語言理解的過程則與表達相反。馮特進一步說明,句子是一個有機體,是一個認識層次的整體。

人類從非語言思維進化到語言思維的階段,必然出現的思維基本單位是「語詞」。句子由語詞組成,因此我們有必要瞭解是什麼樣的規則,可以限定並說明這些句子是有意義的。最早關於語言心理的實驗,都建立在經驗主義及聯想主義的基礎上,因此馮特做了一項「語言聯想測驗」,讓受試者根據某一個字(語詞)說出它的從屬詞、並列詞。例如:讓受測者看「筆」這個語詞,請他說出從屬詞、並列詞。從屬詞可以是「文具」,因為「筆」從屬於「文具」,也就是「筆」是「文具」的下位階;從屬詞也可以是「鉛筆」,因為「鉛筆」從屬於「筆」,也就是「鉛筆」是「筆」的下位階;並列詞則可以是「橡皮擦」,因為「橡皮擦」與「筆」並列,都從屬於「文具」,也都是「文具」的下位階。

以思維導圖方式表達馮特的從屬與並列聯想

從思維導圖法的擴散思考而言,其聯想的邏輯結構有水平思考的「思緒綻放」(Brain Bloom)與垂直思考的「思緒飛揚」(Brain Flow)兩種類型。思緒綻放的結構屬於並列詞,思緒飛揚的結構即是從屬詞。

第2節 語言的規則和句子的組成

1960年代心理學的語言研究開始逐漸重視語言學,目的在於描述與解釋語感,不僅提供了形式化的語法描述手段,同時結合了詞義成分的分析,說明某個語詞與另一個語詞是如何與涉及的對象產生關聯。周建設指出,語詞的具體內容包括了(1)對像:真實存在的實物,或憑借想像力產生的虛構事物;(2)性質:描述對象的屬性;(3)關係:對象與對像、對象與性質、性質與性質之間的關聯性。

近代研究語意理論的學者與重要著作中,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卡茨(Jerrold J.Katz)與心理學家福多爾(Jerry Fodor)在1963年合作發表了第一篇重要的語意學論文《語意理論的結構》(The Structure of a Semantic Theory)。來年又與句法學家波斯特(Paul M.Postal)合作出版了語意學專書《語言學描述的整合理論》(An Integrated Theory of Linguistic Descriptions),因而形成了獨特的語意理論。比較特別是麻省理工學院語言學教授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喬姆斯基認為人類有能力表達或理解以前從來沒有聽過的新句子,說明了語言知識或語感可以由一系列語言規則來表現:

句子(S)=名詞詞組(NP)+動詞詞組(VP)

名詞詞組(NP)與動詞詞組(VP)又可以進一步解構分析成:

名詞詞組(NP)=限定符(DET)+名詞(N)

動詞詞組(VP)=動詞(V)+名詞詞組(NP)

以思維導圖表示「這條狗追那隻貓」句子的樹狀結構

「這條狗追那隻貓」這個句子中有兩個名詞詞組(NP),直接從屬於句子(S)的名詞詞組(NP)是主語,從屬於動詞詞組(VP)的名詞詞組(NP)是受詞。

有時候可將動詞詞組(VP)由一定要具備的語詞和可有可無的語詞(括號中的語詞)來組成:

動詞詞組(VP)=動詞(V)+(副詞)+(數量詞)+(形容詞)+名詞(N)

句子的組成

從規則中可得知,意思的表達是由必備的名詞、動詞,以及可有可無的副詞、數量詞、形容詞組成。因此在思維導圖法結構中,關鍵詞的運用原則是以名詞為主、動詞次之,再加上必要的形容詞、副詞、數量詞等。

第3節 合乎語法的原則

「語言」是由無數個合乎語法的句子構成;「語法」是語言中能夠形成許許多多句子的系列規則。語法代表母語使用者對自己語言的知識,多數人對這個知識只能意會而不能明確言傳。例如我從小在高雄長大,閩南語(台語)是我的母語,我很會講,卻搞不太清楚其中的用語、語法。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語言學教授史洛賓(Dan I.Slobin)說,一個人在生活中接觸到語言,也在他的大腦中建立起一套跟語法規則相呼應的心理語言系統。無論如何,「語法」必須合乎下列兩大標準。

1.語法必須有能力限定什麼語句在語言中合乎語法,什麼不合乎語法。這是語言學所謂的概括準確性(observational adequacy)。

2.語法必須能夠說明語言中不同成分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語法不僅要能正確排列詞彙,也要能解釋彼此關係,例如同意與反意。這是語言學中所謂的描繪準確性(descriptive adequacy)。

有四個語詞,分別是「我」、「蒼蠅」、「打死」與「一隻」,它們有很多種組合,以下舉例其中幾種:

我打死一隻蒼蠅 我打死蒼蠅一隻 蒼蠅我打死一隻 蒼蠅打死一隻我 我一隻打死蒼蠅 我一隻蒼蠅打死

按照中文的習慣,我們發現第一與第二種組合比較合適,因為它們符合「高頻優選」與「語意親疏」原則。所謂「高頻優選」,簡單說就是在日常用語中最常見的組合;「語意親疏」指的是語意上最親近、語意聯繫最緊密的組合,就會被視為最合適。

合乎「語法」與錯誤「語法」的思維導圖結構

思維導圖結構中每一個階層線條上是以書寫關鍵詞為原則,盡量避免一長串的句子。從上方的思維導圖中可看出,右邊紫色與咖啡色兩個主幹的內容是合乎「語法」的思維導圖結構,左邊橘色與綠色兩個主幹的內容則是錯誤的。因此,關鍵詞的排列順序不僅要注意概括準確性的要求,也要考慮描繪的準確性,否則將造成錯誤的理解,或看不懂思維導圖所要表達的內容。這是初中思維導圖的學生經常面臨的困惑與常犯的毛病。

第4節 語意結構與基本單位

要說明句子在語言中的意義,可以透過分辨意義的基本單位,以及它的意義結合規律來達成。因此,從一個句子中的意義,我們可以瞭解其他相關句子的意義,並創造出類似的句子。然而一個句子如何拆解成數個獨立語詞是個難題,因為它牽扯到雙重語意的問題。例如「小學生活動力」可以根據基本語詞單位拆成:

小學生、活動力 小學、生活、動力

以上兩種都是正確且常見的語詞,但兩者卻有不同的意思。為了解釋語意結構,人工智能專家創立了樹形嫁接語法(Tree Adjoining Grammar),把每個語詞視為基本結構單位,樹形結構有「主要樹形」與「附加樹形」。「主要樹形」是由句子的基本結構「主詞」、「動詞」與「受詞」組成;「附加樹形」是由基本句子的其它成分構成,例如「形容詞」、「副詞」,也就是核心語詞的修飾語。

思維導圖是由「主要樹形」的主詞、動詞與受詞組成。曾經擔任惠普科技企業服務器暨儲存事業處總經理的廖仁祥先生指出,會議中與同事討論問題、尋求解決方案時,都要求只說出主詞、動詞與受詞就好,他認為這是最有效的溝通方式。至於「附加樹形」的形容詞、副詞等是否在思維導圖的結構中出現,則依照實際情況來決定。如果省略會對內容產生誤解就不能省略,還是要把必要的形容詞、副詞,甚至介詞加入。總而言之,思維導圖的內容要以精簡的「主要樹形」為原則。

第5節 語法結構的組合排列

語法像是一棵樹,由我們心智模型內各種相對的關係構成,不僅超越傳統的文字順序,亦不同於文法用語的定位功能。借由語法,說話者可以迅速把自己的心智模式傳達給聽者。一個句子的意義,取決於句子當中語詞的意義以及句法結構,相同的語詞排列組合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意義(如下圖)。

每個句子雖然都是由「名詞」詞組與「動詞」詞組構成,但是此一規則並無法涵蓋所有句子,例如「那條狗,毛很長」、「手洗了沒」,卻能說明句子短語之間的界限及意思不同句子之間的關係。雖然句子語法不能處理一詞多義造成的歧義,但必須能夠解釋短語結構上的歧義。例如:

充滿活力的老師和學生

「充滿活力」在句子中是歧義短句,因為它可以修飾「老師」與「學生」,也可以只修飾「老師」。因此這個句子可以有兩個樹形結構:

短語結構上歧義的樹狀圖之一 短語結構上歧義的樹狀圖之二

以思維導圖整理文章重點筆記時必須注意結構上的歧義,當「充滿活力」是修飾「老師」與「學生」時,做法如右頁上圖;若只修飾「老師」,當如右頁中圖;右頁下圖則是一般學生思維導圖筆記常見的寫法,這種結構無法讓我們正確判斷「充滿活力」修飾的對象。

第6節 轉換句子的語態

句子轉換是指語詞的添加、取消或重新排列。運用規則排列來產生句子的過程稱為「派生過程」,最常見的轉換語法是主動式轉為被動式,例如「老師誇獎我」轉為「我被老師誇獎」。這轉換包含了複雜的派生過程。首先,兩個名詞調換了位置,第二個名詞「我」調到第一個名詞「老師」之前;其次,第一個名詞「老師」之前加了一個「被」;原本在兩個名詞之間的動詞,被調到兩個名詞之後。主動語態之所以能派生出被動語態,是因為兩個句子的深層結構是一體。下圖是這兩種語態的思維導圖。

變換主動和被動語態的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樹狀結構為了讓具有共同概念、涵蓋層面較廣,或出現較多次數的語詞放到上位階,例如:「老師誇獎我,同學誇獎我,鄰居也誇獎我」,這時若要轉換思維導圖當中的句子結構(把「我」調到最上位階),要注意到主動語態與被動語態。

變換主動和被動語態的樹狀圖

第7節 內涵與外延的邏輯順序

首先對語言符號提出內涵與外延概念的是英國哲學家彌爾(John S.Mill)。內涵意義是質性的、情緒感受性的,通常以某種價值或偏好來表達。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心理學教授奧斯古(Charles E.Osgood)在1942年用語意差異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的評價、力量和行動三個基本向度來說明各種語言的內涵意義,區分不同文化團體的差異。內涵是事物歸屬的類,外延是事物構成的所有的類。換句話說,內涵相當于歸納的動作,外延則有演繹的含義。

「麵包」這個詞的內涵是「食物」,外延是一切都可以稱之為麵包的東西,包括土司麵包、菠蘿麵包、紅豆麵包、肉鬆麵包、奶油麵包、雜糧麵包。下面的思維導圖可以很清楚看出「麵包」的內涵與外延關係。

第8節 語意網絡架構

語意網絡是由代表具體或抽像概念的節點,以及指出概念之間關係的連結線所組成。奎利恩(Ross Quillian)在1960年代試圖在電腦模擬中,經由語意網絡來搜尋和理解信息。它從兩個或多個節點的概念激發擴散出更多想法,直到發現一個解答。語意網絡可以看成是一組事實描述,方便我們理解內容,其特點與優點是:

1.它是自然語言概念的分析。

2.同一階語詞的邏輯,具有相同的表達能力。

3.能透過解釋程序推理。

4.能夠清楚地表達相關性。

5.相關事實可以從節點概念推論出來,不需閱覽全部知識庫。

6.透過「是」(is-a)和「次」(subset)在網絡中建立下一階層概念,易於進行演繹推理。

7.運用少量概念即可描述狀態和動作。

語意網絡

從上面的語意網絡圖可窺見思維導圖樹狀結構的雛形。為符合語意網絡的定義,在思維導圖的結構化放射性思考模式中,特別在信息分類時,同一個階層必須具有同樣的邏輯或屬性。

同一個階層具有同樣的邏輯或屬性

柯林斯和奎利恩在其典型研究中獲得的結論,支持了「訊息在長期記憶中是以網絡形式儲存」。網絡是一種階層化架構,其中關於特定的事實,依其本身的普通性而被儲存在不同階層中,下圖即是表達這樣的網絡結構,在較高階層屬實的事件,在較低的階層也會屬實。

柯林斯和奎利恩的階層化組織語意網絡架構(修改自岳修平,1998年)

階層化組織語意網絡架構若以思維導圖呈現則如下圖。

以思維導圖呈現階層化組織語意網絡架構

第9節 思維導圖法的語詞運用原則

思維導圖的緣起與其結構都與語意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透過思維導圖呈現出來的內容,包括了語意的知識及語法的知識。從語意知識的角度來看思維導圖法的語詞運用原則是:

一、詞性選擇是以「名詞」與「動詞」為主,「形容詞」、「副詞」等為輔。

二、在每一線條上,語詞數量盡量以「一個」為原則,必要時才使用兩個以上的語詞。

從語法的角度,思維導圖法展開的樹狀結構組織圖必須考慮:

一、從「概括準確性」與「描繪準確性」來建構合乎語法的語詞排列,並注意到不同句法結構排列是否會造成:

1.不同的語詞意義。

2.一詞多義造成的歧義。

二、句子轉換的派生過程,詞性的變換。

三、內涵與外延時的邏輯順序與分類階層的組織結構。

思維導圖法很重視運用「關鍵語詞」(Keyword),在本書中稱為「關鍵詞」,與我們常用的「關鍵詞」一詞其實是一樣的。但因為在英文裡每一個「語詞」都是一個單字,很容易辨別;中文的「語詞」會有一個、兩個或多個中文「字」組成。為避免思維導圖法中強調每一個線條上寫一個「Keyword」的原則被誤解成只能寫一個中文「字」,而非一個中文「語詞」,因此以「關鍵詞」來表達。

《思維導圖應用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