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我決定學打高爾夫球。小時候我經常打棒球,而且平時也非常熱衷於打網球。所以我想,「好啊,這有什麼難的?」高爾夫球還更小,擊中一個不動的小球能有多難呢?
幾個回合之後,我意識到,我花錢就是來這輸球交場地費的。有一天,在玩18洞的第六個小時,我擊的球從樹上反彈回來,落到身後25碼的位置,打中了一個朋友,他幾乎帶著哭腔,喊道:「吉姆!在你殺人之前,能不能先去學學怎麼打高爾夫球?」實際上,他的話嚴重了,我不是故意的。
我的第一節高爾夫球課的全部內容就是由一位教練拍攝記錄我的揮桿。教練用一些複雜的電腦程序,向我展示我的站姿不直、膝蓋過分彎曲、握力不足、沒有對準、球位不當、後擺過快、重心沒有轉換、揮桿由內向外、手腕無力缺少平衡而且沒有隨球運動。我覺得好像只需要把球打得遠一點兒就可以了,但他卻告訴我,我需要更多的指導。於是,我決定聽聽其他人的意見。
第二個教練也進行了類似的拍攝訓練,但是他並沒有一一指出那些令人不快的細節,而是把問題歸結為三類:站姿、揮桿以及隨球動作。(當然,這也差不多涵蓋了所有問題,但是他使這一切聽起來並不那麼可怕!)接下來,他分別指導每一個步驟。在課上,他解決了第一個教練指出的所有問題,但是由於把問題集中在了三個方面,他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大的打擊。
上了一段時間的高爾夫球課之後,我還是不斷地失球,但是我已經不再是從前的「球場殺手」了。
與高爾夫球不同,講故事需要的是直覺。沒有人告訴穴居人該如何講故事。我敢肯定莎士比亞也沒上過什麼講故事課。然而,構建一個故事,尤其是一個精彩的故事則需要更深刻地理解故事結構。為了分享這個品牌規劃過程中最重要的概念,我決定效仿第二位高爾夫球教練。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的事情都拋給你們,而是從簡單地引入構造故事模式的技巧開始,隨後再展示該如何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