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常被人問起,獨特的價值主張(UVP)是否就是主題句或標誌性語言。是,也不是。有時把UVP作為一個品牌的主題句是合適的,有時候又是不合適的。在「白又燦」案例當中,「看起來自信能夠使我們感到更自信」這一價值主張就屬於有點蹩腳的創意。毫無疑問,有更多讓人印象深刻的方法能夠表達這一相同的看法,比如「看起來自信」「感覺起來自信」或者是簡單地「你看起來正如你感覺的那樣光彩照人」。你完全可以想出更好的描述方法來,但是我這麼說的目的是,讓你把這種有創造性的表達放到定義一個品牌獨特的價值主張之後。
先把信念放在第一位,之後再考慮如何陳述它。也就是說,當到了討論「創造性地表達」的時候,再去瞭解我們所涉及的東西的不同之處,如:主題句或情節句。
主題句(或者是標誌性語言)應該暗示出一個品牌的信念,正如一個故事的主題表明這個故事的意義那樣。從另一方面來講,情節句則表達了一個品牌想要人們相信什麼。二者之間有很大、很重要的區別。
基於主題句被陳述的方式,它們涉及人們普遍認為重要的、某些特定的人類價值觀或者是信念。從故事中提取出來的主題往往是這樣的:「愛使這個世界運轉」,或者「犯罪是沒有好下場的」。儘管這些可能不是最原始的說法,但是我們會把它們視為構成主題的一部分,因為它們暗示了某種認同感。換句話說,作為一種信念主張,它們與那些持有相同信念的人形成了共鳴。言外之意就是,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價值觀念。
通常來說,我們看到的廣告所用的多是情節句。情節句從品牌的角度詳細說明了這個品牌是做什麼的。顯而易見,它們的目的就是向人們宣揚優越性。就這點而言,它們非常容易遭到懷疑或者抵制,因為它們表達的往往是銷售者的觀點。相比於一個品牌獨特的銷售主張(USP)來說,它們應該與品牌獨特的價值主張(UVP)有更緊密的聯繫。
讓我們來看看那些現如今正在使用主題句的例子。比如,當蘋果公司用「非同凡想」來代替之前的廣告語的時候,讓粉絲推崇這種顛覆常規的思考方式變得十分緊迫。這裡暗示的就是,這種信念就像是指引之光,蘋果會一直跟隨著它,並且它也描述了蘋果的目標。事實上,在擁有相同信念的人當中尋找認同感的過程中,這個主題句也描述了蘋果所代表的東西。
還有其他一些關於主題句的例子,曾經或者是當下正在被用於一些知名的品牌:
·Never Stop Exploring(探索永不止步):樂斯菲斯
·Be All That You Can Be(竭盡你所能):美國陸軍
·Screw it!Let』s Ride(去他的吧!讓我們騎行吧!):哈雷戴維森
·You deserve a break today(你今天應該休息下):麥當勞
·Just Do It!(儘管去做):耐克
·Yes we can!(是的,我們能):奧巴馬
·A mind is a terrible thing to waste(浪費心智是一件可怕的事):聯合黑人學院基金會44
·Obey your thirst(滿足你的渴望):雪碧
·Image is everything(圖像即是一切):佳能
·Make yourself heard(傾聽自我):埃裡克森45
我們常常把情節句看成是吹噓句,坦率地說,的確是這樣的。像我們在第8章中提到的那樣,它們往往表達一個品牌是什麼多於為什麼。情節句是一個品牌對自身看法的外在表現。就這點而論,它們缺少主題句所擁有的可信度和相關性,並且僅僅靠它們自己的話,很難構建情感上的連接。
細細品味下面的情節句:
·You』re in good hands(你找對人了):好事達保險46
·Like a rock(穩如泰山):雪佛蘭卡車
·It』s the real thing(真材實料):可口可樂
·Easy as Dell(易戴爾):戴爾
·Your world delivered(你的世界我來傳送):美國電話電報公司47
·Where the rubber meets the road(當橡膠與路面相遇):火石輪胎48
·Ford has a better idea(福特與眾不同):福特
·We bring good things to life(我們帶來美好的生活):通用電氣
品牌故事擴散背後的驅動力之一就是隨著品牌與人之間共鳴的增加,人們對品牌的牴觸情緒也在降低。主題句能夠加強這種共鳴,而情節句能夠降低這種牴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