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龍,生於1576年,錢塘人。年輕時善於騎射、曉暢兵法。後來他的舅舅沈光祚擔任兵部主事,推薦他到遼東總兵李成梁的麾下。當年9月又參加武舉考試,名列第六名,此後先後擔任安山百戶、瀋陽千總、守備、游擊等職。
1621年5月遼東巡撫王化貞派遣毛文龍前往遼東沿海一帶「招致遺民,恢復疆土」。毛文龍僅率領200人,乘坐4艘海船,攜帶500石米出發。毛文龍一路上招集難民、安撫百姓,先後收復了鹿島、長山島、色利島等十多個島嶼。在朝鮮登陸後,又一舉攻破了鎮江城。
消息傳來,明朝廷大喜,立即任命毛文龍為廣寧都司、副總兵;而後金方面努爾哈赤派遣皇太極率軍前往鎮江彈壓。勢單力孤的毛文龍敗逃至朝鮮,此後駐紮在皮島。並以此為中心,招納遼東難民,作為根據地,此後皮島被升格為東江鎮,毛文龍本人被任命為總兵官。
毛文龍為增強在遼東沿海的牽制力,向朝廷上書要求撥發餉銀30萬兩、兵3萬。而兵部認為:「文龍滅奴則不足,牽制則有餘」,只是象徵性的撥發餉銀5萬兩、兵3千。朝廷依然將防禦的重點放在山海關-寧遠一線,重山海,輕沿海。
開鎮東江後,毛文龍頻繁派兵襲擾後金沿海地區,取得了幾次每次多則兩三百人,少則幾十人。客觀而言雖然每次戰果不大,但卻有效的牽制後金的注意力,開闢了對後金作戰的第二戰場,頗有古代游擊戰的風格。毛文龍本人也先後被封為左都督,掛將軍印,賜尚方劍。
毛文龍率軍孤懸海外,難免日漸驕縱,肆意妄為,手下幾乎全是他的義子、義孫,結成黨羽,橫行無忌,連朝鮮對他們都非常不滿,說毛文龍「時稱海外天子,部下諸凶,肆害尤甚」。而且毛所上奏的事情往往存在「水分」,而且索餉過多,一年竟達120萬兩。
此外毛文龍違背禁令,「廣招商賈,販易禁物」,「鬻參販布為業」。也許招商貿易有籌措軍餉的目的,但這是公然違反大明法律的行為,因此遭到朝臣們的猛烈的抨擊。而袁崇煥擔任遼東巡撫時,曾上書請求核查毛文龍的軍餉問題,毛文龍抗疏辯駁,自此兩人交惡。
1629年5月底袁崇煥以犒軍為名前往皮島。6月5日袁崇煥宣佈毛文龍的十二條大罪,用尚方寶劍將其誅殺。毛文龍僻據海外,犯有過失,這是事實。但袁崇煥的「十二條罪狀」,並非件件屬實。冒領軍餉、殺降請功、軍紀敗壞這種行為當時普遍存在,只處罰毛文龍一人似乎太過牽強。十二罪狀這裡不一一列舉了。
十二大罪狀只是殺死毛文龍的一個借口,其實隱藏在這背後的是朝廷裡不同政治利益集團的鬥爭-黨爭。天啟、崇禎年間,朝廷內部東林黨與閹黨進行著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也許是出於自保的目的,天啟年間毛文龍「與魏忠賢相結」,與閹黨成員相勾結,從此無形中捲入了這場政治鬥爭。
崇禎即位後,東林黨主政,閹黨遭到打擊,但與閹黨人物崔呈秀有關係的溫體仁成為崇禎皇帝的寵臣。溫體仁則先通過打擊東林黨骨幹錢謙益,成為內閣大學士;又排擠東林黨重要人物文震孟等人,徹底與東林黨交惡。而毛文龍與主導朝政的溫體仁關係莫逆,曾多次向溫進獻財物,自然而然毛文龍也成了東林黨的眼中釘。
那麼袁崇煥跟東林黨什麼關係呢?嚴格意義來講,他可能不算東林黨核心成員。但他和東林黨淵源頗深,袁崇煥本人是當時的內閣大學士、東林黨骨幹韓爌的門生;當年極力推薦他的侯恂、孫承宗等人也與閹黨勢不兩立的人物;而崇禎初年,在朝中極力支持的他、與他一起謀劃殺死毛文龍的正是東林黨黨魁、內閣大學士錢龍錫。
1628年7月在袁崇煥入京,第二次督師遼東前,錢龍錫曾特意到袁的寓所與他商議如何處置毛文龍問題,此後誅殺毛文龍也被列入提到了袁崇煥的遼東恢復計劃之中。最終毛文龍難逃一死。
在毛文龍在被殺5個月後,皇太極引兵直抵北京城下。在溫體仁以及王永光等閹黨成員的大肆攻擊下,「專戮大帥」成為一項重要罪名,袁崇煥被捕下獄,次年8月被凌遲處死。9月內閣大學士錢龍錫被捕下獄,第二年被判處流放。而在袁崇煥死之前,韓爌也因遭到彈劾,致仕還鄉。
溫體仁借助毛文龍之死與袁崇煥的關係,成功的打擊了東林黨的勢力。而毛文龍與袁崇煥成了政治鬥爭中的犧牲品。如果非要評價誰是誰非的話,毛文龍駐兵皮島,確實對後金起到了很大的牽制作用,但如果僅憑毛來收復遼東也是不現實的。
作為一介武夫,毛文龍不該捲入複雜的政治鬥爭中。前車之鑒,抗倭名將戚繼光曾與張居正關係莫逆,張居正死後,戚繼光遭到打擊,最終在淒涼中死去。後來的事例就更多了,例如二戰名將朱可夫、隆美爾等等。古往今來,軍人捲入政治往往不會有好結果。
當然袁崇煥對於毛文龍的處置,顯然有失偏頗,一方面或許也和他本人的性格有關,在那個重文輕武的時代袁崇煥不善於同武將搞好個人關係,如與滿桂等人。另一方面,在袁崇煥的計劃中,恢復遼東還是以山海關-寧遠一線為主戰場,遼東沿海地區顯然不在他的戰略規劃中,所以為防止日漸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必須果斷解決毛文龍。
事實證明,處決毛文龍是袁崇煥人生的一大敗筆,此後不僅袁本人因此在黨爭中慘死,遼東沿海的毛文龍舊部也陷入混亂,紛紛降清。毛文龍之死產生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歸根結底都是黨爭惹的禍。反觀崇禎皇帝雖有有心整頓國家,但積重難返,加之性格多疑猜忌、剛愎自用,最終適得其反,無力回天。
外有後金騎兵不斷襲擾,內有烽煙遍地農民起義,而大明王朝還在不斷的黨爭中消耗著那最後一點有生力量,最終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