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
郁達夫說:小曼是一位曾振動20世紀20年代中國文藝界的普羅米修斯。
劉海粟說:陸小曼的舊詩清新俏麗;文章蘊藉婉約;繪畫頗見宋人院本的常規,是一代才女,曠世佳人。
徐志摩說:她一雙眼睛也在說話,睛光裡蕩起,心泉的秘密。
王映霞說:她確實是一代佳人,我對她的印象,可以用「嬌小玲瓏」四個字概括。
用現代的眼光看小曼,她只是一個最具勇氣,毫不偽飾,敢於追求個人幸福的真女子,最平常不過。
過去,小曼在人們的印象中是「禍水」、「淫婦」一類的女人,原因是小曼確實與傳統的女性不同,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太愛志摩,總要為志摩的死找一個替罪羊,而小曼就是現成的一個。
我們的詩人志摩,要尋找的靈魂的伴侶不可能是一個尋常的凡婦俗女,他要找的女人是愛、美、自由的體現,那他的愛人身上一定要有這樣的成分,他才肯與她結為夫妻。更何況他們的結合是經過一番苦鬥和煩惱才得來的,如果沒有一份真摯的情,深摯的愛,他們不會走到一起。因此小曼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從志摩對愛人的標準即可得知一二。
當初他們相識時,志摩是自由身,而小曼卻有婚姻在身,而且她的夫婿王庚也是上流社會有地位有前途的青年俊傑,如果沒有志摩對小曼的「引導」,「他那雙放射神輝的眼睛照徹了我內心的肺腑,認明了我的隱痛,更用真摯的感情勸我不要再在騙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毀滅前程,他那種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轉換了方向,而同時也就跌入了戀愛的。」正是因為志摩對小曼的熱愛和志在必得,才使小曼走出婚姻,成為當時社會認為的不道德的女人。而事實上,小曼是先有與王庚的不和,才有與志摩的相合。
因此,小曼是一個情感的覺醒者,比起一般的女人不願逆來順受,是有個性的少數女子之一。
小曼到底是怎樣一個人,為什麼志摩為了追求她而眾叛親離?為什麼她卻又為眾人詆毀?小曼出生在十里洋場的大上海,父親不僅是晚清舉人,而且還留學日本,是帝國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日本名相伊籐博文的得意門生,又在類似財政部這樣的地方供職20多年,先後任過參事、司長等職。小曼的母親是當時少有的知書識理的婦女,她不僅文學功底深厚,而且還善畫工筆畫。父親望女成龍(她家只有她這一個孩子),母親家教極其嚴厲,可以說小曼是當時真正的大家閨秀,只是因為叛逆,最後才成了眾矢之的的女人。
小曼是她那個時代受到最好教育的女子。小曼從小在上海上幼稚園,6歲進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女子附屬小學讀書,13歲轉入法國人辦的貴族學校北京聖心學堂讀書。小曼精通英法兩國文字,還能彈鋼琴,長於畫油畫,是一個聰明、漂亮、活潑、個性、可愛的女子。1920年,小曼18歲,青春年少,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要聖心學堂推薦一名精通英語和法語,又年輕美貌的姑娘去外交部參加接待外國使節的工作,小曼被選中。有一次顧部長當著小曼父親的面表揚小曼說:「陸建三的面孔一點也不聰明,可是他女兒陸小曼小姐卻那樣漂亮、聰明。」小曼父親聽後,既啼笑皆非,又非常得意。
小曼的可愛不僅在於對人熱情溫柔,而且很有個性,又能隨機應變。她也許有點驕慢,但絕沒有奴顏。有一次,小曼在招待外賓看文藝晚會時,外賓對有些節目不客氣地說:「這麼糟糕的東西,怎麼可以搬上舞台?」小曼回敬對方說:「這些都是我們國家有特色的節目,只是你們看不懂而已。」還有一次在節日宴會上,有的外國人為了取樂,將中國兒童的氣球燒爆,然後捧腹大笑。小曼看了非常氣憤,以同樣的方法把外國兒童的氣球也燒爆,使外國人和中國人都目瞪口呆。別人做不到的事,她能做到,一是因為她有個性,情感真摯,二是因為她機靈、幽默,別人拿她也沒辦法。這樣一流、精彩的女性,志摩當然歎為觀止。
胡適說:「陸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風景。」大意說的正是她的精彩。「北京外交部常常舉行交際舞會,小曼是跳舞能手,假定這天舞池中沒有她的倩影,幾乎闔座為之不快,中外男賓,固然為之傾倒,就是中外女賓,好像看了她也目眩神迷,欲與一言以為快。而她的舉措得體,發言又溫柔,儀態萬方,無與倫比。?而一些男人在賞識她的同時又詆毀她,因為中國人不贊成太觸目的女人。這也是她「壞名聲」的一個罪證。
志摩親自與她共舞,充分領略了她的魅力;又與她長夜促膝談心,瞭解了她的苦衷,真摯的用情;還知道她熟讀英文小說,善於繪畫時,怎能不生愛慕之情。一個漂亮的,多情的,可愛的,多才的,不幸的女人最能引起男人的憐愛,最能引發男子的愛慾。在這個世界上,他非她不娶。什麼眾叛親離,什麼事業前途,沒有愛,寧願死。經過兩年長期的努力與爭取,小曼沒有因為害怕社會輿論和家庭壓力辜負志摩,她衝破禮防的羅網,毅然決然地與志摩走在一起。
用現代的眼光看小曼,她只是一個最具勇氣,毫不偽飾,敢於追求個人幸福的真女子,最平常不過。用當時的眼光,如果寬容些的話,她也只不過是拋頭露面的另類女子。可是如果用道學家的眼光看,她就是一個「不貞」的「淫婦」、「蕩婦」,是遭萬人唾棄,見擯於社會的壞女人。
小曼的不幸並不在於社會把她看成一個不貞的女子,因為她和志摩,還有他們的朋友都蔑視假道學家。小曼的不幸是在志摩的眼中她不是一個賢妻良母。她的「罪過?在於,她沒有給志摩生下一兒半女,而這是志摩在乎和希望的;還在於她沒有全心全意地為志摩服務,沒有用志摩的事就是她的事的態度對待志摩,因此有人覺得她可惡,不是一個好女人。她只顧自己「個體生命的自由?,只顧自己的感受和感覺,只顧自己的快樂和休閒,只顧要自己的生活。
在這一點上她違背了社會給婦女規定的女性角色,因此人們說她不是一個好女人,而這觀點大約也是一般男人的觀點,因此她和志摩的那些男性朋友們為此疏遠她,當志摩飛機失事時,怨恨於她,歸罪於她,這是對她的懲罰。她背著這樣沉重的包袱走完自己的一生。
小曼的可貴在於她雖生於富貴,卻不慕富貴,她最重的是真情。她豪爽意氣,不追名逐利。她個性鮮明,真誠待人。她我行我素,自由自在,最重個體生命的自由,重自我感受。如果生在現代社會,身體又能做主,說不定她還是一個敢於叛逆的女權主義者。她的過錯和不幸是不見於當時的社會倫理,不見於傳統社會對女性角色的規定。因此我們需要換種角度看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