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前妻,也是徐志摩的父親徐申如的養女。她通過對徐氏家族的有限依附,在工商業界逐漸創造了一曲自力更生、發奮自強的女權傳奇,從而以上海女子儲蓄銀行副總裁、雲裳公司總經理的社會地位贏得尊重,並且當仁不讓地充當著徐氏家族集傳統型大管家與現代型經理人於一身的代理掌門人。
書香門第的包辦婚姻
張幼儀譜名嘉鈖,1900年出生於江蘇寶山縣(今屬上海市寶山區)的一個儒醫世家。她的祖父做過清朝知縣,父親張潤之行醫為業,家境還算殷實。後來因為長子張嘉保被懷疑偷竊堂兄家珠寶,張潤之憤然放棄祖產到南翔縣行醫,一家人因此陷入拮据困頓之中。隨著8男4女逐漸長大成人並且進入上層社會,張家才開始度過難關,走向新一輪的鼎盛輝煌。
張幼儀是家中的第二個女孩,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八。她的二哥張君勱譜名嘉森,字士林,號立齋,出生於1887年1月18日。1906年留學日本,考入早稻田大學學習法律與政治學。留學期間結識流亡日本的梁啟超,與梁啟超等人一起參與發起政聞社。1910年回國應試於學部,次年經殿試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成為清朝的一名末代翰林。辛亥革命爆發後,張君勱出任寶山縣議會議長,與湯化龍、林長民等人發起組織共和建設討論會,後與共和統一黨聯合改組為現代議會政黨民主黨。1913年,在梁啟超支持下經俄國前往德國,入柏林大學攻讀政治學博士學位。1915年回國後,歷任浙江交涉署長、《時事新報》總編,段祺瑞內閣國際政務評議會書記長、馮國璋總統府秘書等職。
張幼儀的四哥張公權,譜名嘉璈,出生於1889年,1904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北京高等工業學堂,受教於著名教育家唐文治,1906年在唐文治資助下赴日本留學,入慶應大學攻讀貨幣銀行及政治經濟。1909年初回國,任郵傳部路政司司員,負責編輯《郵傳公報》。1911年8月赴滬,與友人諸青來等發起籌組政治團體「國民協進會」。1912年7月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1913年12月,經中國銀行總裁湯覺頓舉薦,任中國銀行上海分行副經理。此後他從事銀行業22年,歷任中國銀行總經理、中央銀行副總裁、中央信託局長等職。
張幼儀1913年,時任浙江都督府秘書的張公權,在杭州府中學堂視察時被一篇學生作文所吸引。這篇《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的作文,將梁啟超「文字間那種優雅的文白夾雜風格」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書法功底也在常人之上。詢問之下,他得知文章的作者是海寧縣硤石鎮富商徐申如的獨子徐章垿,也就後來蜚聲中外的徐志摩。愛才心切的張公權給徐申如寫信,提議將自己的二妹張幼儀許配給徐家公子。徐申如雖然是江浙豪富,開辦有電燈廠、蠶絲廠、布廠、徐裕豐醬園、裕通錢莊等工商企業,在重文抑商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中國傳統社會裡,卻苦於幾代人沒有取得功名,能夠與張家結親自然是求之不得。
剛剛13歲的張幼儀,當時正在江蘇都督程德全1912年7月創辦於蘇州的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讀二年級。大他3歲的徐志摩也只有16歲。這是一樁典型的由成年家長替未成年男女決定一切的包辦婚姻。
1915年12月5日,雙方家長在硤石商會為16歲的張幼儀和已經年滿18週歲的徐志摩,操辦了一場極其隆重的婚禮。新婚當天,張幼儀身著紅白混合的粉紅色禮服,因為徐志摩在之前明確表示過他要一個新式新娘。洞房花燭夜,張幼儀想要告訴徐志摩,她感謝命運的安排,現在她是徐家的人了,她願意好好地侍奉他們。但是,她所受的傳統教育,不允許女子在這個時候搶先開口;徐志摩也只是緊張又不無期待地望著她,一句話都沒有說。那是他們之間沉默的開始。
徐志摩與張幼儀徐志摩的絕情背叛
初到硤石,張幼儀十分渴望出去四處逛逛看看,但徐家人不允許她單獨上街,她便終日守在深宅大院裡。給婆婆做鞋,她一定精心刺繡,針腳細密,做得漂亮考究,但到自己身上,則馬馬虎虎,能穿就行。她的賢惠知禮、寡言端莊,雖然深得老一輩的徐志摩父母的歡心,卻沒有叩響拴牢徐志摩的心弦。
與張幼儀不同,作為工商業界暴發戶徐申如的獨生子,徐志摩是在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甚至於意氣風發、驕縱頑皮中茁壯成長的。結婚後沒過幾個星期,徐志摩就離開家鄉外出求學。1916年秋天,他考入天津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前身)攻讀法科預科。1917年,北洋大學法科併入北京大學。經過蔣百里、張君勱等人引薦,徐申如以1000大洋的代價,讓兒子拜倒在前輩大師梁啟超門下,成為一名入室弟子。
1918年,小名阿歡的長孫徐積鍇誕生,標誌著徐志摩已經替家族初步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在恩師梁啟超敦促支持下,徐志摩懷抱著「善用其所學,以利導我國家」的政治抱負,於1918年8月14日從上海十六浦碼頭乘南京號輪船前往美國,同行者中有汪兆銘(精衛)、朱家驊(騮先)、李濟(濟之)、查良釗(勉促)、董時(任堅)、劉叔和等人。
1920年9月24日,23歲的徐志摩顧不得撰寫哥倫比亞大學的碩士論文,便與劉叔和同船前往英國,追隨極具煽動力的費邊社會主義理論家拉斯基,攻讀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學位。徐志摩剛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時,一口氣註冊了六門課程,而且隨拉斯基夫人去伍利奇碼頭觀摩過民主選舉,還給梁啟超等人在國內創辦的《改造》雜誌寫過幾篇長文章。但是,這一切隨著他與風華絕代的林徽因的浪漫戀愛而發生根本性轉變。在拉斯基的學問與林徽因的美色之間,徐志摩更加迷戀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
由於心不在焉的徐志摩經常逃課,校方便找拉斯基要人,師生二人為了學業產生分歧,徐志摩只好在英國著名作家、社會活動家高斯華綏·狄更生(今譯狄金森)的幫助下,從倫敦大學經濟學院轉到康橋(又譯劍橋)皇家學院,前不久剛剛來到國外投奔徐志摩的張幼儀,只好跟隨徐志摩從倫敦搬到離康橋6英里的小城鎮沙士頓居住。張幼儀本以為出國後可以夫唱婦隨,重新開始自己因為結婚生子而中斷的學業,沒想到卻變成一名家庭主婦,每天忙於買東西、洗衣服、打掃房間、準備一日三餐。揮霍無度的徐志摩,只從徐申如寄來的支票中拿出很少一部分,交給她維持家用。
張幼儀在倫敦期間,就以女性的直覺察覺到徐志摩另有所愛。1921年8月的一天早晨,徐志摩告訴張幼儀,他的一位女朋友要來登門拜訪。張幼儀誤以為是徐志摩準備迎娶的第二位太太,事實上卻是從蘇格蘭愛丁堡大學畢業即將回國的袁昌英。徐志摩把袁昌英送走後,張幼儀評價說:「呃,她看起來很好,可是小腳和西服不搭調。」徐志摩腳跟一轉,失態地尖叫道:「我就知道,所以我才想離婚。」一周後,徐志摩突然從家中消失,絕情背叛了已經懷孕四個多月的張幼儀……
男權棄婦的工商傳奇
懷孕八個月的時候,張幼儀隨同七弟景秋從巴黎前往德國柏林。1922年2月24日,她在醫院生下二兒子彼得。當她回到和七弟同住的房子時,徐志摩托吳經熊送來的書信已經擺在桌子上。在張幼儀堅持下,她第二天和分別半年的徐志摩見了面,當時在場的還有金岳霖、吳經熊等人。直到這一刻,張幼儀才知道徐志摩熱戀的女子是林徽因。
由徐志摩單方面草擬的離婚協議一式四份,其中寫明男女雙方已經一致決定終止婚姻,女方將獲得5000元贍養費。張幼儀在吳經熊、金岳霖等人見證下簽署離婚協議,然後以新婚之夜沒有用上的坦蕩目光正視著徐志摩:「你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
在巴黎投靠二哥張君勱期間,張幼儀給徐家二老寫信,告知自己已經懷孕並且想讀書求學,徐申如按月寄給她300大洋(相當於200美元)的支票。在德國,張幼儀用這筆錢支付房租學費,連同養育孩子、僱傭保姆的生活費用。40多歲的保姆朵拉,是一位親切溫柔的維也納女子,在她的幫助下,張幼儀申請進入裴斯塔洛齊學院,攻讀幼兒教育。
1925年2月10日晚上,繼追求林徽因失敗之後又陷入新一輪情愛糾葛的徐志摩,在陸小曼等人目送下登上火車,取道西伯利亞前往歐洲。他這次歐洲之行的第一目的地是德國柏林,二兒子彼得因腹膜炎正在住院搶救中。3月19日,離3歲生日不到1個月的彼得去世,從來沒有承擔過父親職責的徐志摩,一周後才趕到柏林。3月26日,連一名合格丈夫和合格父親都不願也不能做到的徐志摩,在寫給陸小曼的情書中,倒是難能可貴地表揚了被他絕情背叛的張幼儀:「C可是一個有志氣有膽量的女子,她這兩年來進步不少,獨立的步子已經站得穩,思想確有通道……」
1926年2月21日是農曆正月初九,回到浙江海寧硤石鎮陪同父母過春節的徐志摩,向陸小曼報喜說:「我們的家產差不多已經算分了,我們與大伯一家一半。但為家產都系營業,管理仍需統一。所謂分者即每年進出各歸各就是了,來源大都還是共同的。例如醬業、銀號、以及別種行業。然後在爸爸名下再作為三份開:老輩(爸媽)自己留開一份,幼儀及歡兒立開一份,我們得一份。這是產業的暫時支配法。」
徐蓉初、徐申如兄弟此前一直沒有分家,這次分家與其說是為了準備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事,不如說是為了給已經被徐志摩背叛拋棄的張幼儀安頓一個人身依附性質的合法地位:「幼儀仍居乾女兒名,在未出嫁前擔負歡兒教養責任,如終身不嫁,歡的一分家產即歸她管。」
在此之前,張幼儀應徐申如要求,與七弟景秋、八弟禹九一起經西伯利亞回國。她為了按照自己的方式教育兒子,說服徐家父母讓她帶阿歡到北京讀書,在她的內心深處,一直懷抱著與徐志摩復婚的個人夢想。1927年初,張母去世,張幼儀帶著阿歡回上海奔喪,從此定居在徐申如送給她的上海海格路125號(今華山路范園)的豪宅中。一度在東吳大學任德語教師的張幼儀,隨後在靜安寺路開辦以雲裳命名的上海第一家時裝公司。公司的第一大股東,顯然是她的公爹加養父徐申如。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徐志摩在1927年8月3日寫給周作人的書信中介紹說:「我新辦兩家店舖;新月書店想老兄有得聽到,還有一家雲裳時裝公司,專為小姐、娘兒們出主意的,老兄不笑話嗎?」
雲裳公司開辦不久,張幼儀接受坐鎮上海的中國銀行總行副總裁張公權的提議,出任上海女子商業銀行副總裁。1931年4月23日,徐志摩的母親錢慕英病故,陸小曼急忙趕到海寧硤石,徐申如堅決不讓她走進家門。被徐志摩背叛拋棄的張幼儀,此時已經通過對於徐氏家族的有限依附,在工商企業界逐漸創造了一曲自力更生、發奮自強的女權傳奇,從而贏得徐申如夫婦的充分尊重。在徐志摩不願意也不能夠承擔家庭責任充當合格丈夫,陸小曼不願意也不能夠承擔家庭責任充當合格妻子的情況下,張幼儀當仁不讓地充當著徐氏家族集傳統型大管家與現代型經理人於一身的代理掌門人的角色。婆婆錢慕英的葬禮,就是張幼儀以乾女兒名義全權處理的。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的郵政飛機在濟南黨家莊附近觸山爆炸,在合法妻子陸小曼無力操持的情況下,依然是代理掌門人張幼儀以她的冷靜果斷處理一切:讓八弟禹九帶領13歲的阿歡前往濟南認領遺體。在公祭儀式上,陸小曼想把徐志摩的衣服和棺材都換成西式的,被張幼儀堅決拒絕。
抗日戰爭期間,張幼儀囤積軍服染料,等到價錢漲到100倍而且再也沒法從德國進貨的時候,才高價出售。之後,她用賺來的巨款投資棉花和黃金,依舊是財星高照、一帆風順……
阿歡即徐積鍇長大後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上海)土木工程系,獲學士學位,後留學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獲得碩士學位。1947年,徐積鍇、張粹文夫婦移居美國。
1949年4月,張幼儀離開大陸移居香港。她的樓下鄰居蘇紀之醫生與妻子離婚,帶著一個女兒和三個兒子討生活。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蘇紀之向張幼儀求婚。1953年,53歲的張幼儀與蘇紀之在日本東京一家大酒店舉行婚禮。婚後兩人共同生活了20年。1972年,蘇紀之因為腸癌去世。安葬完丈夫後,張幼儀搬到美國紐約住在兒子附近,過著簡單而有規律的生活。
1988年,張幼儀以88歲的高齡去世,安葬在紐約市郊風景優美的Fernoeiff墓園裡,墓碑上刻著「蘇張幼儀」四字。關於張幼儀通過對於男權家族的有限依附在工商企業界創造的自力更生、發奮自強的女權傳奇,梁實秋在《談徐志摩》一文中表述得最為中肯:「她沉默地堅強地過她的歲月,她盡了她的責任,對丈夫的責任,對夫家的責任,對兒子的責任——凡是盡了責任的人,都值得令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