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無論是誰。只要維護兩岸統一,就會名垂青史,受到中華民族的愛戴。
談到海峽兩岸的英雄人物,人們會對驅除荷蘭殖民侵略者、收復台灣的鄭成功油然而生敬意,而對於平定台灣的傳奇人物施琅大將軍則知之不多、不深。讀完安然所著《施琅大將軍——平定台灣傳奇》,掩卷而思,一個完整、真實和高大的施琅形象在我的腦海裡浮現。
施琅,生長在明清之際,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這使當時各種人物的抉擇頗傷腦筋,同時,也使得後人研究這段歷史時感到撲朔迷離,難以準確把握。安然擺脫了所謂正統觀念。對施琅反覆多變的前半生,給予了恰如其分的定位。
施琅的多變,是應時而變。一變:1646年(順治三年),鄭芝龍見清兵席捲中原,南明政權大勢已去,率心腹部將500人,分乘5艘戰船抵達福州投清。其中包括施琅。二變:1649年(順治六年),擔任清朝總兵的施琅在廣東陷入絕境之際,出人意料地得到鄭成功的禮遇。於是,他就跟隨鄭成功走上了反清復明的道路。他的部將數千人成為鄭成功的重要力量。施琅為鄭成功獻計獻策,並親身參與襲取廈門,立下卓著戰功。三變:由於鄭成功與施琅個性反差、矛盾激化,造成施琅的父兄被殺。施琅遂離開鄭成功,第二次降清。安然的評價是公允的:施琅第二次降清,屬於被逼上梁山,談不上個人品質問題。主要原因在於鄭成功盛怒之下,輕率地錯殺施琅的父親弟弟,才導致施琅這樣一位傑出的海軍將領投入清軍的懷抱。
評判一位歷史人物的功過,是不能夾帶個人感情色彩的。事實證明,施琅正是由於降清,才擔當重任,充分地施展才能,成就豐功偉業。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清政府提拔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領官兵一萬人左右。從此,清朝組建了第一支水師部隊。施琅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水師提督。
施琅的首步妙棋是一舉攻下鄭氏集團經營多年的廈門、金門二島。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施琅率快艇20多艘,從海門突襲鄭軍,打死打傷200餘人,活捉參將黃九等20餘人,鼓舞了將士的士氣。施琅善於準確地判斷形勢,及時調整戰略戰術。十月,施琅率軍先後攻下鄭軍苦心經營多年的廈門和金門。同時,他注重分化瓦解鄭軍,並收到了奇效。先是,鄭軍都督杜輝率領將領102名、兵丁1096名、戰船62艘,向清軍投降。接著,威遠將軍翁求多率領6萬多兵民降清,成為鄭軍投降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一次。然後,留守銅山的黃廷臣率家屬及官兵3萬多人降清。
鄭軍只剩下台灣及周邊的澎湖等若干島嶼。鄭經全力經營台灣,進入「明鄭時代」的繁榮。康熙三年(1664年),鄭經把鄭成功命名為東都的台灣,改名為東寧,以台南為行政中心。引進大陸的坊裡制,建立地方行政系統。台灣自為一體,形成割據形勢。
在割據、還是統一問題上,施琅表現出非凡的遠見。康熙三年(1664年)六月,水師提督施琅認為:「鄭經遁台灣,若不早為撲滅,使其生聚教訓,而兩島必復為竊據。當乘其民心未固,軍情尚虛,進攻澎湖,直搗台灣。庶四海歸一,邊民無患。」在清朝,施琅成為提出進攻台灣、徹底解決台灣問題第一人。
施琅的見解得到清政府的認同,施琅得到清政府的器重。康熙三年(1664年)七月十八日,清政府授施琅為右都督,並任命他為靖海將軍。進攻台灣的統帥,授予專征大權,領兵進攻台灣的鄭軍。然而,不久清政府改變了對台灣鄭氏政權的策略,改武力征戰為招撫,沒有收到任何效果。再加上平定「三藩之亂」,清政府不得不把台灣問題擱置下來。
康熙二十年(1681年)正月,鄭經病逝,由鄭經的次子鄭克塽繼位。此後,台灣鄭氏集團日益腐敗,軍心渙散,政局動盪不安,民不聊生,餓殍遍地。這個割據政權已經喪盡民心,成為台灣和大陸沿海地區人民災難的禍根。鄭氏集團中掌握實權的侍衛大臣馮錫范從私利出發,拒絕清政府的招撫政策,勾結日本對抗清政府,企圖成立所謂「台灣國」,實際上把台灣鄭氏集團推向了滅亡的深淵。
台灣鄭氏集團的錯誤決策,促使清政府堅定了出兵台灣的決心。康熙二十年(1681年)七月二十八日,康熙任命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加封太子少保銜,命令他「到日即與將軍、總督、巡撫、提督商酌,剋期統領舟師進取澎湖、台灣」。施琅啟程離京前,康熙專門設宴為他餞行,叮囑道:「爾至地方,當與文武各官同心協力,以靖海疆。海氛一日不靖,則民生一日不寧,爾當相機進取,以副朕委任之至意。」施琅肩負清朝的重托。
經過精心籌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四日,施琅率清朝水師2萬多人,各種戰船236艘,駛出銅山港,向澎湖進發。六月二十二日,施琅下令,清朝水師排成「五點梅花陣」,對澎湖發起總攻。經過激戰,清軍擊沉和俘獲鄭軍大小戰船近200艘,打死鄭軍將領300多名,打死鄭軍12000多名。澎湖鄭軍官兵5000多人投降。63歲高齡的施琅揮師渡海作戰,指揮有方,獎懲嚴明,以較小的代價,全殲鄭軍主力,展現出非凡的毅力和智謀。
更難能可貴的是,施琅對於台灣,採取了與廈、澎截然不同的方針。為了實現平定台灣鄭氏集團的計劃,他決定採取攻心策略。他主動探望俘虜的鄭軍,優待降軍和俘虜,積極瓦解鄭軍。他向鄭軍將士宣佈:我率兵出征,乃為朝廷收復所失之地,非為圖報私仇也。殺我父弟的仇人鄭成功早已死去,我施琅斷不會報復。我不僅不會殺台灣人,如果鄭氏肯投降,我也不殺,而且要保奏他們繼續為官……各自決定去留,絕不為難;願意留在清軍中效力的,表示歡迎,並與清軍士兵同等的餉糧;不願投軍的,即發給銀米,派船送走。施琅的政策,得到鄭軍將士的歡迎。鄭軍將士到處宣傳,「施琅不會妄殺一人,只要投降,即可受到優待。」這種宣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台灣民眾莫不解體,惟恐王師之不早來」。
施琅的攻心策略果然奏效。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閏六月初八,鄭克塽派遣鄭平英等人赴澎湖施琅軍中獻表請降。鄭氏集團決定放棄抵抗,歸降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終於踏上寶島台灣鹿耳門,受到台灣軍民的熱烈歡迎,實現了畢生的願望。施琅的招撫獲得成功,兵不血刃,完成大陸台灣的一統。康熙欣喜地賦詩日:
萬里扶桑早掛弓,水犀軍指島門空。
來庭豈為修文德,柔遠殊非黷武功。
牙帳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從今九壤同。
施琅在台灣開墾土地,興修水利。開展貿易,舉辦教育,減輕賦稅,「十年生聚,十年教誨,市井鄉都詩書振響,少習長成,甲科輩出;而武職戎功。又指不勝屈」。
正如安然在《施琅大將軍——平定台灣傳奇》所說:施琅兵不血刃進據台灣,不僅節省了大量物力和財力,而且使台灣民眾免於兵火的蹂躪,廣大百姓的生命財產免受損害,有利於清政府對台灣的治理及台灣的經濟發展。還應當補充的是,施琅不僅完成了祖國統一,而且開闢了一種全新的統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