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開發商,是一個現代名稱。但古人也有居住的問題,也需要「不動產」。漢唐首都長安和北宋都城開封,房地產業曾經很發達。宋人編著的《太平廣記》裡,記載有唐代人竇乂(yi)成功開發「房地產」的事。竇乂是陝西扶風縣人,家世顯赫,其伯父和舅父都是唐朝的高官,竇乂卻從小對經商有濃厚興趣,視子貢為自己的偶像。唐德宗建中元年,長安西南角有十幾畝荒地,成了傾倒垃圾污水的場所,竇乂卻從中發現了商機,掏三萬文錢買了下來,用破磚爛瓦填平後蓋起29間房子,租賃給商人做商舖。這裡很快熱鬧起來,變成一塊商業圈,人曰「竇家店」。竇乂日收租金幾千文,很快收回了成本,賺得盆滿缽滿。竇乂堪稱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之「鼻祖」。
北宋時期,開封商貿空前繁榮,人員往來密集,居住問題突出,一些達官貴人為了利益的最大化,紛紛在開封買地建房廣置產業,除了自家居住之外,多餘部分用來出租。《資治通鑒》裡披露,不少皇親國戚兼營房產開發,連權高位重的三朝元老夏竦,也投資建造商舖,其中的暴利可想而知了。古代的房地產開發不同於今日的是:一般只出租,不出售。但朝廷專屬的建設機構除外,他們在修建宮殿、城牆之後,就轉型為中央財政「搞創收」,由朝廷劃撥給他們大片地皮,蓋住宅建商舖,蓋好了賣給或賃給市民。寸土寸金的開封房價自然貴得出奇,連一些名人雅士都難以承受得起。
宋代大文豪蘇軾,當了多年的高級「京官」,卻無緣在京城擁有自己的「不動產」,更甭說花園別墅的「豪宅」了。他兒子在開封結婚時,東坡居士沒錢為他購置新房,最後借一位好友的房子才把喜事辦了。當然這也從側面證明了東坡先生是廉潔自律的「清官」。蘇軾胞弟蘇轍,也是從政多年的「官員作家」,也買不起房,有他的自嘲詩為證:「我生發半白,四海無尺椽」「我老未有宅,諸子以為言」。另一位大名人歐陽修,在朝廷為官久矣,他曾向友人致函訴苦:「嗟我來京師,庇身無弊廬,閒坊僦古屋,卑陋雜里閭」,可見他長年蟄居在一條小胡同裡,是個典型的租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