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老婆同時掉進河裡,你先救誰?前段時間,安徽肥東縣小伙郭某用實際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的選擇是先救老婆。有人說他做的不對,因為媽媽養育了你,是給了你生命的人,應該先救媽媽,也有人說,當時的情況,他與妻子的距離最近,應該先救老婆。儘管各有各的道理,但依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其實這個問題無需爭論,爭到老死都不會有最佳答案,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換個角度,讓不同的人群作出自己的選擇:
一、兒子和兒媳同時掉進河裡,你先救誰?
二、婆婆和老公同時掉進河裡,你先救誰?
許多人一直糾結,這個讓人頭痛的難題到底是誰先提出來的,怎麼如此無聊?是的,這個題目就是在無聊的時候提出來,出題的不是凡人,而是一個帝王級的人物——魏文帝曹丕。
《三國誌》援引《邴原別傳》的一段記載說,曹丕做五官將的時候,天下士人慕曹丕之名雲集麾下,曹操擔心兒子不走正道,派邴原擔任曹丕的長史,這邴原是個清高耿直的人,也很有威望,曹操任用邴原主要用意是輔佐和匡正曹丕。
一次,曹丕大宴賓客,來賓有一百多人,邴原自然也在其中,席間喝的高興,曹丕忽然來了興趣,非要出一道題目讓來賓選擇,以助酒興。眾人舉目以待,曹丕說:「君父各有篤疾,有藥一丸,可救一人,當救君邪,父邪?」國君與父親都有病,救藥只有一粒,是救君呢?還是救父呢?題目一出,眾說紛紜,朝堂內唧唧喳喳什麼樣的選擇都有,唯獨邴原一人不予理會。曹丕見他只顧喝酒根本不附和自己,於是拍拍桌子,大家安靜下來,曹丕詢問說,邴長史如何選擇呢?哪知邴原勃然而起大聲說道:「父也。」義正嚴詞之狀令曹丕正色。
曹丕在無聊的時候出了一道無聊的題目,本以為可以助興,結果弄得不歡而散,他也沒有想到,後人在他的創意上換了一種提法,令無數人糾結不已,更讓他沒想到的是,在他的前人和後世之中竟然都遇到過這樣的現實問題,而且前人和後世所給出的答案卻是兩種截然不同版本。安徽肥東的郭某算是今人的一個版本,我們再看看兩千多年前古人的一個版本。
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帶領吳國軍隊打敗了楚國,佔領了楚都郢城,楚國大臣紛紛逃命,楚昭王逃亡隨國,突然一條大河擋住去路,正惶惶然不知所措之際,楚國一個叫藍尹亹的大臣撐起一葉小舟載著自己的妻兒準備渡河,這時昭王趕到大聲呼喊:「載我過河。」一道選擇題擺在了藍尹亹的面前,不過,這道題在藍尹亹眼裡似乎非常簡單,他一邊駕舟而去一邊回答說:歷代先王沒有一個失掉國家的,您使國家蒙難,這是您的過錯,關我屁事。於是他載著妻兒駛向對岸。後來,在秦國的幫助下楚昭王復國,封賞有功之臣,藍尹亹求見,昭王要殺他,藍尹亹說:我故意不載大王,是為了懲誡大王,希望大王能有所改變。現在看來大王仍然沒有吸取教訓,既然如此,我這條命又有什麼值得顧惜的呢?藍尹亹的話先是讓昭王為之一驚,沉思過後,昭王將他官復原職,用來作為自己的一面鏡子,警誡自己也警戒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