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亂世,敵友難辨,到底哪些朋友與他經常互相點贊,哪些朋友給他點讚過後又取消關注,甚至拉入黑名單?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叱吒風雲的人物,袁世凱備受爭議。當人們將目光更多聚焦在袁世凱本人的時候,我們不妨將視角轉向袁世凱的朋友圈,或許能為我們提供一個不同的答案。袁世凱是怎樣的一個人,看看他周圍的朋友圈。生逢亂世,敵友難辨,到底哪些朋友與他經常互相點贊,哪些朋友給他點讚過後又取消關注,甚至拉入黑名單?
恩師組:李鴻章
應該說,袁世凱能有後來的成就,最大的貴人非李鴻章莫屬。李鴻章比袁世凱大36歲,當李鴻章是大清重臣時,袁世凱還是毛頭小伙。一片暮氣沉沉的晚清讓李鴻章心力憔悴,此時,朝氣蓬勃、闖勁十足的袁世凱似乎給李鴻章內心重新注入了活力,讓李鴻章看到了大清的希望。
1879年,一心想通過科舉考試博取功名的袁世凱卻屢試不第,這讓已經20歲的袁世凱鬱悶到了極點。仲秋的某個夜晚,皓月當空,越想越氣的袁世凱將家中各種備考書籍全部付之一炬。火光映紅了袁世凱稚嫩的臉龐,袁世凱指天怒吼:「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隨後,袁世凱到養父朋友那裡去參軍,成為了一名兵哥哥。
1882年,朝鮮突發事變,清政府出兵朝鮮平亂。年輕的袁世凱帶隊一馬當先,衝鋒在前,殺敵無數。上司一個勁給他點贊,誇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簡直就是「大清好將領」。袁世凱因此獲得一等功,並一戰成名。袁世凱的先進事跡引起了「附近的人」李鴻章的注意,在李看來,一個高考名落孫山,工作僅三年的年輕後生,能有如此非凡能力很不簡單,將來定有一番作為。從那時起,李鴻章加了袁世凱為好友。
在李鴻章的保薦下,袁世凱順理成章成為大清在朝鮮的代言人。也許是朝鮮的泡菜與冷面很合袁世凱的口味,他在朝鮮發展得順風順水,不僅可以統管朝鮮的大清三軍,還成為了朝鮮政府離不開的顧問,甚至左右著朝鮮的政局。此時的日本多次試圖騷擾朝鮮,全被袁世凱打敗,確保朝鮮繼續「哈清」而不「哈日」。李鴻章對袁大讚,欣然給其題詞:血性忠誠,才識英敏,支持大局,獨為其難。李憐惜愛將,袁感恩伯樂,至此,兩人關係達到最高點,各種私信不斷。
袁世凱這小子很聰明,在甲午戰爭前夕就逃回了國內,避免了一世英名被毀於一旦。看到大清被日本打得落花流水,袁世凱決心以西法操練新軍,振興大清。但此時的袁世凱也不過35歲,必須尋求朝廷高層的支持,李鴻章因為甲午的慘敗備受冷落而愛莫能助。無奈袁世凱只能另尋高人,誰知,沒長眼的袁世凱卻投到了李鴻章死敵翁同龢的門下,這讓李鴻章大為惱火,差點將袁世凱從好友里拉黑。
李鴻章曾兩次當面教訓袁世凱,一方面讓其不要自大,一方面也是想警告袁世凱不要忘恩。其實,李鴻章的核心意思就是:小袁,且行且珍惜。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李鴻章先於奄奄一息的大清去世,袁世凱接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頭像在袁世凱的心裡變成了灰色,永遠不會再閃動,這讓袁世凱很是痛心。他堅持親自為恩師撰寫祭文,稱讚恩師為「中興偉業,青史奇功」。
同盟組:金允植
都說「出門靠朋友」,國內有李鴻章的提攜,國外也要有知音。袁世凱遠赴朝鮮,能取得如此光輝的業績,這絕對離不開朝鮮事大黨領袖金允植的支持。金允植是一個地道的朝鮮人,袁世凱與金允植的相知相遇,不是添加「附近的人」那樣有意為之,完全是「搖一搖」式的偶遇。
有意思的是,兩人初識不是在朝鮮,而是從天津去往朝鮮的船上。就在袁世凱入朝的前一年,1881年,金允植受朝鮮國王李熙之托,帶領一干人馬到天津取經,學習大清的洋務改革。金允植本來就是「哈清」一派,熱愛中國文化,推崇儒教思想,考察了大清的洋務改革後,更是對中國崇拜有加。
當金允植在天津樂不思朝鮮的時候,國內突發壬午兵變。事變導致反對金允植的大院君上台執政,同時因為有日本的介入,形勢變得更加複雜,對朝鮮、對自己都很不利。一時慌了手腳的他匆忙求援大清出兵,很快,袁世凱兵發朝鮮。在一條大船上,二人偶遇,一見如故。雖然金允植大袁世凱24歲,但二人完全沒有代溝,彼此「相寫甚歡」。因為二人語言交流有障礙,金允植只能聽懂很少的中文,而袁世凱對金允植的「思密達」更是聽得雲裡霧裡。但金允植會寫漢字,而且還能熟練書寫文言文,所以二人大多用文字交流。袁世凱給金允植的印象是「英達夙成,志氣軒豁」。
當袁世凱在朝鮮聲望日漸高昇之際,與金允植的關係也越來越密切。二人互動頻繁,完全成了互相幫扶結對子的政治同盟。金允植有難處,袁世凱必出手相助。金允植對袁世凱也是力捧有加,即使袁世凱有時對朝鮮內政指手畫腳,金允植也從未批評過他。
1884年,朝鮮再發事端。開化黨劫持國王,殺死多名大臣,成功奪權。新政府改「哈清」為「哈日」。金允植實在看不下去了,便向袁世凱求助。袁世凱相當爽快,親自帶著清兵攻入昌德宮,迅速平息了事態。金允植大讚袁世凱「純爺們」。
袁世凱為金允植「打架」,金允植則為袁世凱擋「刀子」。由於袁世凱的勢力不斷壯大,不管是清政府還是朝鮮政府內,對袁世凱的非議一直不斷。金允植在不同場合,以各種理由為袁世凱辯解,力撐好友,為袁世凱贏得了更大更高的發展空間。可見,二人彼此互為對方的「暖男」。
1885年,袁世凱欲發動朝鮮政變,廢黜高宗,立大院君。如此高度機密的計劃,袁世凱第一時間與金允植商議,二人多次私信密談。但最終計劃沒有成功,金允植一度被排擠,袁世凱則力保好友。袁世凱的仗義讓金允植對大清增添了更多好感,即使在甲午戰爭期間,時任外務大臣的金允植,面對身邊日本勢力的包圍,仍然冒著巨大風險,向大清輸送日方情報,儼然大清的一個「余則成」。
自從甲午戰爭起,金允植與袁世凱便呈「兩地書、兄弟情」的狀態,再無會面。即使金允植後來逐漸「哈日」後,仍然沒有影響二人的友誼。
基友組:徐世昌
如果說金允植與袁世凱是因官場利益而相識相知,那麼,袁世凱與徐世昌則有點患難之交的意思。徐世昌比袁大4歲,雖然是天津人,但生在河南,與袁世凱也算老鄉。徐世昌擅文、袁世凱擅武,二人組合,文武雙全,雙雙從晚清的封疆大吏躍升為民國大總統。情投意合的二人堪稱一對「好基友」。
1878年夏,華北大旱。19歲的袁世凱與叔父袁寶恆在賑災中遭遇變故,叔父病死。袁世凱回到河南陳州,成為一個社會閒散人員。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徐世昌,23歲的徐此時在縣政府做文秘工作。男人呆在一起,最多的話題便是聊政治,二位也不例外。每次聊天聚會,都是袁世凱請客。袁世凱佩服徐世昌的博才多學,徐世昌欣賞袁世凱的仗義疏財。
躊躇滿志的徐世昌不滿足於在地方當個小差,極力要去應天府參加應試,想進中央機關做公務員。但一摸自己的口袋,心裡涼了半截。就在徐世昌一籌莫展之際,袁世凱看出了朋友的難處,立即贈送100兩銀子,徐世昌感激涕零。二人分別後,徐世昌金榜題名,得中舉人,四年後再考,又中進士,徐世昌直接進了翰林院。
科舉順利,官是不愁了,但徐世昌一直不被領導欣賞。上司李鴻藻給他的評價是「虛矯過人」。被冷落的徐只混得一個黑翰林,除了年薪45兩銀子以外,啥油水都沒得撈。此時的袁世凱已遠赴朝鮮駐外,正春風得意。
1895年,甲午戰敗後,袁世凱開始在天津小站操練新軍。此時,他看到兄弟徐世昌終日鬱鬱寡歡的樣子心裡很不是滋味,決定幫兄弟一把。為兄弟工作調動一事,袁世凱親自面奏光緒。朝廷批准徐世昌停薪留職,保留翰林的同時兼管袁軍營務處,其實就是給袁世凱兼職當軍師,袁世凱給他年薪2000兩。徐世昌樂大了,人生命運從此發生逆轉。上任那天,從北京到天津,徐世昌恨不得能坐高鐵飛馳過去。
徐世昌不愧為袁世凱的鐵桿弟兄,在很多關鍵時刻,都為袁世凱化解了危機。如戊戌變法時,袁世凱左右為難,徐世昌積極為兄弟出謀劃策,讓袁世凱成功躲避掉了殺身之禍。在辛亥革命時,徐世昌為了讓袁世凱的利益最大化,不惜與袁世凱演起雙簧,欺騙朝廷,直到最終讓兄弟功德圓滿。後來,袁世凱成為了總統,徐世昌當上了國務卿,成為名符其實的民國「二人轉」。
好兄弟當然也會有分歧,在袁世凱稱帝這件事上,徐世昌的表現很夠意思。袁世凱稱帝前,也曾徵求徐的意見,徐苦口相勸並極力反對,但無奈袁已被沖昏了頭,徐世昌一氣之下打報告辭職回老家。當袁世凱稱帝遭全國上下一片討伐時,兄弟散盡,唯有徐世昌對袁不離不棄,為兄弟力挽頹勢。無奈,袁世凱在一片紛亂中死去,徐世昌為兄弟一路扶靈至河南老家安葬。兩個老夥伴從此再也不能一起玩耍了。
冤家組:康有為
像徐世昌與袁世凱這樣情投意合幾十年的朋友非常難得,人生中更多的則是在某個時段交集後又分道揚鑣、甚至反目成仇的朋友。比袁只大1歲的康有為與袁世凱就是這樣因為政治主張相同彼此吸引,最後因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懷疑袁世凱出賣朋友而與其反目。雖然袁世凱一直寬容大度,反覆示好,但康有為視這種朋友關係如同水火。
世人都知道康有為是進步人士,其實袁世凱同樣也是,甚至比康有為還進步。甲午戰爭後,袁世凱積極支持維新,呼籲變法。其實,對於西方君主立憲那一套,袁世凱比康有為還熟悉呢,因為袁世凱在朝鮮沒少和美國使團打交道。
1895年8月,以變法強國為使命的「強學會」在京城河南會館組織聚會,多名太子黨赴會。康有為與袁世凱正是在此聚會上相識,二人對西方憲政的認識都頗有見地。讓康有為刮目相看的是,在會議後的捐款中,袁世凱表現很土豪,一下子拿出500兩銀子。要知道,當時袁世凱的每月工資才只有20兩,一下子拿出兩年的工資支持維新改革,康有為異常感動,大讚袁世凱給力。
對於變法,袁世凱是又出錢又出力。即使在天津練兵,如果自己抽不出時間也要派徐世昌到北京與康有為等人一起聚會。袁世凱始終是一個變法的積極推動者,與康有為等人的紙上談兵不同,袁世凱曾向光緒提出過1.3萬字的可行性建議。無奈最後戊戌變法失敗,而康有為等人為了發洩不滿,將責任推給了袁世凱,說袁世凱向後黨告密出賣朋友。其實,這完全是對袁世凱的誤解,如今很多專家已經對此提出了質疑,甚至否定了袁主動告密一說。
變法的失敗,讓流亡日本的康有為與袁世凱徹底翻臉,形同水火,勢不兩立,徹底將袁世凱拉進了黑名單。康有為怒火難消,一有機會就不斷申討袁世凱不仁不義的行為。其實,袁世凱在變法失敗後也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但袁堅持改革維新的想法一直沒有變,依然在努力推動著憲政在中國的落地。可以說,袁是當時中國憲政第一人,憲政夢不僅是袁世凱的中國夢,也是眾多有識之士的中國夢。
清帝遜位後,袁世凱登上最高權力舞台。此時,康有為回國奔喪,袁世凱認為機會難得,三次致電康有為,言辭懇切,希望康有為與自己聯手,一同施展政治抱負。沒想到,康有為仍耿耿於懷,對袁的邀請一概拒絕。當袁世凱稱帝時,康有為對袁的恨徹底爆發,諷刺挖苦加大罵,甚至不惜賣掉香港的房產,籌措資金,動員蔡鍔等人武力討伐袁世凱。康有為對袁似有不共戴天之仇。
康有為與袁世凱相識21年,但互為好友只有3年,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鬥爭。但袁世凱並沒有將康有為治罪,說起來,這對冤家也算是奇葩了。
當然,袁世凱的朋友圈中遠不止這四位朋友,肯定還有酒肉朋友,紅顏知己等,但作為政治強人,以上四位應是對袁世凱一生影響最大的朋友,也是另一種「中國合夥人」。從袁世凱的這四位朋友中,既可以管窺到袁本人的品性與人格,也可以從側面細觀中國晚清與民國的政局之變。
風雲際會的大時代,朋友圈影響著袁世凱的一生,也左右著世紀中國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