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韓信的遭遇 隨意一吼擺脫死刑又得到重用

諸侯間的內亂並不令人意外,項羽的盲目封王,產生了惡劣的後果。被貶到漢中的劉邦很鬱悶,沒有受封的田榮更鬱悶!兩件事使田榮對項羽恨之入骨。第一件事,秦國將領章邯竟然被封為雍王。當初,田榮與堂哥田儋起兵反秦,被章邯打得大敗,堂哥田儋被殺,他自己也險遭毒手。現在秦國完蛋了,可是仇敵竟然搖身一變為諸侯王,這口氣他怎麼吃得消?第二件事,田榮是齊國的宰相,他其實有機會自立為王,可是田儋死後,他立了田儋的兒子田市為王。如今田市被封膠東王,齊國將領田安被封濟北王,田都被封齊王,可是他田榮呢?什麼都沒有,就是因為他以前拒絕與項羽合作,項羽給他小鞋穿。

如今項羽以霸主的身份,把齊國一分為三,架空田榮,田榮不幹!田榮要讓項羽瞧瞧,在三齊之地,是老子說了算的。田榮對田市說,項羽要把你趕到膠東去,你不要聽他的,你繼續當你的齊王,看他能奈你何。田市心裡害怕,想到項羽的強大與暴戾,他不敢不從,於是偷偷跑到膠東了。田榮大怒,索性把田市抓起來殺死,又發兵攻打田都與田安,結果田都被趕跑了,田安被殺死了。田榮乾脆自立為齊王,跟項羽對著幹。

因為沒有受封而對項羽十分不滿的還有彭越、陳余。彭越這時有一萬多人,是一支獨立力量。田榮便乘機封彭越為將軍,讓他率領軍隊進攻項羽的西楚。陳余也跑來找田榮,自告奮勇帶一支軍隊攻打張耳的常山國。

反秦戰崙的帷幕剛落下,諸侯戰爭的烽火便點燃了。

這就是項羽自負所帶來的後果。

田榮率先挑起反對項羽的戰爭,有一個人偷著笑了。

這個人就是漢王劉邦。

當項羽宣佈將關中之地封給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位秦國降將時,劉邦氣瘋了。在劉邦眼裡,自己才是關中王,這不是當時的約定嗎?當他得知自己被封中偏遠的漢中、巴蜀時,劉邦心頭之火噌的就冒起來了。當時巴蜀是什麼地方呢,在秦帝國時犯人們的流放地,道路艱險難行,正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所以,劉邦的第一反應,我不是封王,是被發配流放了。他娘的,老子要豁?去跟項羽拚命了!

這時,蕭何站出來,不緊不慢地說:「在漢中稱王,再糟糕也總比去送死好吧。」劉邦怒斥道:「何以見得會死呢?」蕭何不慌不忙地答道:「我們憑這點實力,與項羽作戰,百戰百敗,不是送死是什麼呢?您還是先到漢中稱王,安撫百姓,招納賢才,憑借巴蜀的資源,我們還是有機會殺回三秦,到時就可以奪取關中,窺視天下了。」

經蕭何這麼一說,劉邦也冷靜下來了。要是自己真有實力,也不用在鴻門宴上向項羽屈膝了,如今還不是與西楚霸王爭奪天下的時候,只能先忍辱負重,耐心等待時機了。

劉邦率數萬人馬,?始轉移到封國,一路上地形崎嶇,翻山越嶺,在一些陡峻的懸崖峭壁上,只有棧道可行。棧道是一種很特殊的路,是在懸崖上鑿出一排孔穴,然後插入木棒,鋪上木板,成為一條在絕壁上懸空的道路。不僅是人要行走在其上,馬匹、輜重也要通過這種高危道路,一路上必須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摔下深淵,粉身碎骨。這對所有人是意志的巨大考驗,一路上充滿了驚心動魄的凶險,也使士氣跌落到冰點。

張良建議,通過棧道後,就放一把火把這些通道燒掉,其目的有兩個:第一,是預防章邯、司馬欣、董翳這三位秦王的突襲;其二,擺樣子給項羽看,說?我劉邦就準備心甘情願當漢王了,進了漢中巴蜀,不想東返了。

這一年是公元前206年,也是西漢紀年的開始。

劉邦接受了分封,他自己沒有想到,一個偉大的王朝已初見雛形了。日後他奪取天下後,王朝延續了「漢」的名稱。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強大的一個王朝,而且「漢」還成為世界上最龐大的民族的名稱。這個結果,當然西楚霸王項羽也是想不到的。

就在劉邦進入漢中時,有一個人前來投奔。

他原本是項羽麾下的一名軍官,但得不到重用。心灰意懶之下,他聽說漢王劉邦心胸寬廣,便?著僥倖的心理,萬里迢迢?來到這偏遠之地。但是他很快又失望了,因為在這裡,他仍然默默無聞。在長吁短歎之中,一場災難從天而降,他被捲入一個案件中,被判處死刑。

在刑場上,同時被處斬的還有其他十三人,他是最後一個。一顆顆的人頭被鋒利的大刀砍下,從項上跌落到地上,鮮血四濺,很快就要輪到他了。當劊子手舉起大刀時,他內心扎掙著:我不能這樣死去,天生我材,就是要成就一番事業的。

突然間,他爆發出一聲大吼,衝著監斬官夏侯嬰喊道:「主上不是想要得到天下嗎?為何要殺壯士?」

這聲反抗命運的一吼,把他?死神面前拉了回來。

夏侯嬰以驚奇的目光看著他,見他相貌堂堂、氣宇軒昂,暫停行刑,將他釋放,經交談後發現他有一腔才學,非尋常之輩,便立即向劉邦報告。劉邦著實有容人雅量,見夏侯嬰為此人求情,便赦免其罪,並且毫不吝嗇地讓他擔任治粟都尉。

這位以一聲猛吼改變人生的壯士,就是未來叱吒風雲的一代名將韓信。

這位軍事奇才的早年,卻沒有多少值得稱道的事跡。

韓信是淮陰人氏,他人生的第一個挑戰就是貧窮,因為他不幸出生在一個貧苦之家。艱苦的生活,令早年的韓信備嘗辛酸。他厭惡貧窮的日子,發誓總有一天扭轉人生的命運,可是夢想離現實很遙遠。俗話說:「倉廩實而知禮節。」在食不果腹的韓信眼中,什麼仁義禮信這些道德觀念統統跟他無關,吃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從小開始,他便沾染上一些壞毛病,有點無賴,臉皮厚。在時人眼裡,這是個沒有品行的小青年。地方政府在選擇官吏時,根本不會考慮他這種品行有虧的人。

當然,韓信想改變自己的人生,他很刻苦,鑽研軍事,研究兵法,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國家棟樑。可是天才也怕入錯行,他有經天緯地的抱負,卻沒有解決生計的本領,既不會耕田種地,也不會經營生意。一句話,他什麼也不會。

可是日子還是要過,怎麼辦??只能死皮賴臉了,賴在親戚家,賴在朋友家,吃他們的,住他們的。不用說,很快他就遭到大家的唾棄了,幾乎所有人都非常討厭他,當他是喪門星。實在混不下去時,甚至淪落到向人乞討的地步。

有一個人與韓信還算要好,欣賞他的才能,這個人是南昌亭長,韓信就跑到他家中寄食,一住又是幾個月。可是亭長夫人卻氣死了。你想想,一個七尺男兒,不幹活,天天白吃白喝的,誰家的家庭主婦受得了?剛開始,亭長夫人還能勉強忍受,時間越長,越覺得一肚子氣。後來,她乾脆想了一個辦法,清晨一大早就起來做飯,然後?飯端進內屋吃。到了早餐時間,韓信又像往日一樣,厚著臉皮前來吃飯,可他等了很久,也沒見女主人把飯端出來。不要看韓信是個落魄得一無所有的浪子,作為人最起碼的自尊心還是有的,他明白女主人的用意了,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此後再也沒有走進過亭長的家裡。

沒有地方吃飯了,怎麼辦呢?飢腸轆轆的韓信只好拿了根魚竿,到城下的小溪裡釣魚,可是釣了半天,沒有釣上一隻。此時,溪邊有一些老婦人正在那漂洗衣服,有一位漂母見到韓信窘迫不堪的樣子,於心不忍,便給了他一些米飯吃。韓信實在餓壞肚子了,他接過米飯,狼吞虎嚥便吃起來?接下來一連數十日,韓信天天?城下釣魚,多數時候是釣不著,但每次這位善良的漂母都給他米飯。韓信心懷感激地說:「將來我一定要重重報答漂母。」漂母一聽,非常生氣地答道:「你是一個男子漢大丈夫,卻不能自食其力,我只是因為可憐你才給你飯吃,哪裡想要你的什麼報答!」

看來韓信的早年,混得真是夠慘的,或者是老天爺要讓他在苦難中磨煉吧。當時,淮陰城中很多人都認得這個被視為爛人的韓信,他居然淪落到了靠漂母餵食的地步,真是全無人格的傢伙。大家更氣憤、更看不順眼的是,這個爛人居然還以武人自居,雖然窮困潦倒,可是還?常佩帶一柄劍。有一回,韓信正佩著劍在路上走,遇到一個殺豬的流氓。他帶著一群嘍囉,攔住了韓信,當眾侮辱道:「你這小子雖然長得人高馬大的,還喜歡帶著刀劍,其實你就是個膽小鬼罷了。」

韓信不打算理睬他,準備繼續往前走,可是被這夥人圍住了。這時,這個流氓更得意了,放話道:「韓信你要是有種的話,就拿劍刺我;要是沒種的話,就從我胯下爬過去吧。」韓信一聽勃然大怒,他下意識地一按腰間劍,想拔劍結果這傢伙的性命,可是這個念頭一閃而過——不行,我要宰了他,勢必也要枉送自己的性命。人經常會在衝動的時候,做出出格的?情,甚至是一失足成千古恨。韓?在剎那之間,想著自己忍受了這麼多的白眼與辛酸,就是一直在等待能有飛黃騰達的一天,今天豈能因為一念之差,殺死潑皮,然後自己也掉腦袋,讓自己的雄心壯志付諸流水呢?因為一個潑皮而死,不值得!

想到這裡,韓信緩緩地鬆開握劍的手,將衣袍一撩,把心一橫,他娘的,好漢不吃眼前虧,竟然俯身從那個潑皮流氓的胯下鑽過去了。這是他一生?最難堪的時候。當時整個集市裡的圍觀者都轟然大笑,然後搖搖頭,真是大爛人一個啊,不可救藥了。

韓信學習兵家之學有些不合時宜。秦始皇一統中國後,諸侯戰爭結束了,在一個和平的年代裡,兵家之學沒有用武之地。可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事情發生了,秦始皇一死,秦帝國的大廈就開始搖搖欲墜了,陳勝與吳廣率先發難,很快,反叛的烈火熊熊燃燒了。韓信的機會來了。

可是韓信的霉運還沒結束,他投靠項羽卻不受重要,投靠劉邦險些在刑場上掉了腦袋。在生死關頭,韓信以一聲大吼,不僅起死回生,還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在很多人看來?韓信太幸運了,不僅躲過一死,而且因禍得福,還升了官。可是治粟都尉這種後勤官,對韓信來說,真是太沒有誘惑力了。他是個自信力超強的人,自己胸中有萬卷兵書,可是為什麼英雄卻無用武之地呢?有一個人開始賞識他,這就是宰相蕭何,他實際上也是軍隊後勤的總負責人,跟韓信來往多了,兩人常談論軍事政治,韓信見解深刻,對天下形勢的分析令人信服。蕭何心裡暗暗稱奇,對韓信很是佩服,多次在劉邦面前舉薦,可是劉邦並沒有在意。

韓信對前途徹底悲觀了。有一天晚上,他下定決心,離開漢營,拉了一匹馬上路了。有人向蕭何匯報說,韓信跑了。蕭何一聽,二話沒話,也拉了一匹馬,快馬加鞭,就跑去追韓信了。

蕭何走得匆忙,沒來得及通知漢王,劉邦還以為宰相也逃走了,失魂落魄,惶惶不安。可是兩天後,蕭何回來了,而且把韓信也帶回來了。

當劉邦得知蕭何離開兩天,只是為了追一個治粟都尉,他氣歪了鼻子,大罵道:「逃跑的將領都已經有十幾人了,你都沒去追,現在你說去追韓信,這不是在蒙我嗎?」蕭何不急不徐地回答說:「其他那些逃跑的將領都平常得很,可是韓信不同,他是個人才,國士無雙。如果您只想蝸居在漢中也就算了,如果想爭奪天下,那一定要重用韓信?」

對於蕭何,劉邦是信得過的。他心裡想,既然蕭何快馬月下追韓信,想必韓信必定有過人之處,於是便對蕭何說:「行,看在您的面子上,我就讓韓信當將軍吧。」蕭何搖搖頭說:「如果只是普通將軍,也是留不住韓信的。」劉邦聽蕭何這麼一說,索性回答道:「那就讓他擔任大將吧。」蕭何拜謝道:「這樣最好了。」

此時的韓信,既沒有赫赫戰功,也不為人所熟悉,在軍隊中的地位也很一般。劉邦有個優點,用人不疑,雖然他並不瞭解韓信究竟有什麼本領,但他深知蕭何的為人,一心為公、不愛出風頭、做事踏實,能如此舉薦韓信,必定有其?理。

劉邦打算召韓信前來,拜為大將。蕭何又說道:「拜將是個大事,不能這樣招來呼去的,應該要選定良辰吉日,齋戒設壇,在禮節上要周全,在眾將士面前,拜韓信為大將。」劉邦一聽,好吧,你蕭相國怎麼說,我就怎做吧。

登壇拜將的事,在軍隊中傳開了。可是什麼人來擔任大將,誰也不清楚,像周勃、曹參、樊噲等將領都盤算著,這大將的頭銜捨我其誰呢?誰料最後走上將壇的,居然是差點被砍了腦袋、名不見經傳的治粟都尉韓信。這個結果,是所有人都想不到了,難道是漢王瘋了?

事實證明,劉邦的這一決定,對他最後贏得天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韓信很快便向劉邦證明了自己的價值。他首先分析了項羽的種種?點所在:剛愎自用、妒賢忌能、任人惟親,在分封諸侯一事上嚴重不公,又流放義帝,軍隊殘暴,荼毒生靈。韓信建議漢王劉邦先取關中,平定三秦。他分析說:被分封為王的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本是秦國將領,投降項羽後其部下二十萬人遭到坑殺,這二十萬人都是關中子弟。他們雖然被分封關中稱王,但完全喪失民心,所屬軍隊都是烏合之眾。而漢王當年入關中後,廢除秦國苛法,與百姓約法三章,深得秦人的擁護。只要果斷出擊關中,勢必一呼百應,三秦之地,定可指日而收。

這一番分析,透徹明晰,一針見血,劉邦聽後不禁拍手稱好,大喜過?,只恨自己與韓信相見太晚了。劉邦的性格中,有一點相當重要,就是有決斷力,他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做出決定,並付諸實行,從不拖泥帶水,貽誤時機。他馬上下令全軍總動員,準備重新奪回關中。這距離他入漢中的時間,僅僅過了四個月。

《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