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四年(前203),韓信平定了齊國全境,派人向漢王劉邦上書,要求讓他做一個假齊王。劉邦此時正受困於項羽,看到韓信的書信勃然大怒。在張良、陳平等人的提醒下,劉邦改變了主意,派張良前往齊國,冊封韓信為齊王。這時候,楚漢兩國都在拉攏韓信,齊國內部也有人勸韓信自立為王,三分天下,形成楚、漢、齊鼎足而立的局面,韓信的地位一時間看起來十分重要。
張良勸說劉邦立韓信為王,說的是這樣的話:「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禁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封他為齊王,很好地待他,讓他自己鎮守齊國,不然可能發生變亂」。韓信打敗齊王田廣後,楚國曾經派出大將龍且救援,結果被韓信打敗,龍且被殺。項羽害怕韓信從側後攻擊,派出一個叫武涉的人規勸韓信。武涉說:「當前劉項爭奪天下的勝負,舉足輕重的是您。您向右邊站,那麼漢王勝,假如項王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該消滅您了。您向左邊站,那麼項王勝。您為什麼不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
齊國也有人勸說韓信自立為王。這個齊國人名叫蒯通。蒯通分析了當前形勢,楚漢兩家對峙已久,筋疲力盡,誰也沒有能力吃掉誰。然後說:「當今劉項二王的命運都懸掛在您的手裡。您協助漢王,漢王就勝利。您協助楚王,楚王就勝利。……不如讓楚漢雙方都不受損害,同時存在下去,您和他們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種局面,就沒有誰敢輕舉妄動。」武涉和蒯通都說韓信自立可以三分天下,那麼,假如韓信自立為齊王,中國歷史會更早出現一個三國分治的局面嗎?其實,這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的局面只是說客們的一種設想,用來遊說可以,真要拿來實行,卻要好好思量一番。韓信思慮的結果,就是不行。儘管他對武涉和蒯通說不能自立的理由是劉邦對他好,他不能背叛,實際上,政治家不會首先從感情上考慮問題,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天下大勢,假如形勢容許,韓信可以考慮自立為王,至於劉邦對他的恩情,他可以用其他方式報答。那麼,韓信為什麼沒有自立為王呢?或者說,當時的天下大勢,為什麼不容許出現一個三國分治的局面呢?
從韓信來說,受封為王可以立足,自立為王難以立國。
武涉規勸韓信背漢聯楚三分天下的時候說:「秦朝滅亡後,按照功勞裂土分封,各自為王,以便休兵罷戰。如今漢王又興師東進,侵犯他人的疆界,掠奪他人的封地,已經攻破三秦,率領軍隊開出函谷關,收集各路諸侯的軍隊向東進擊楚國,他的意圖是不吞併整個天下,不肯罷休。」在這兒,武涉話語中包含著兩個問題:滅亡秦朝以後,項羽將天下分為十八個諸侯國,為什麼半年不到就天下大亂了呢?最早挑起戰端的並不是漢王劉邦,而是燕、齊、趙、代這些地方的王國。表面看來,這些諸侯王為的是自己的地盤大小而爭鬥,實際上反映的正是天下不允許諸侯王國林立,那和戰國時代沒有什麼兩樣。關中地區一直是秦國經營的地方,劉邦採用「暗度陳倉」之計,很快打敗了項羽所封的三個王,將三秦改為漢的行政區域,秦地的老百姓不但沒有反抗,而且成了劉邦十分穩固的後方根據地。這除了劉邦曾經有個「約法三章」,讓人們看到了他的治國理念比秦朝寬厚,也說明了當時天下希望結束戰亂,而結束戰亂的最好辦法就是沒有那麼多的王國。韓信是跟從劉邦一路東進過來的,他很清楚這種形勢。再一個問題就是,劉邦打項羽,為什麼那麼多諸侯王擁護呢?難道除了武涉,諸侯王就不知道劉邦的意圖是「吞併整個天下」嗎?問題正是在於,這些所謂的「王國」的王本來就是項羽冊封的,必須聽從項羽號令,他們的王國不是「獨立王國」。因此,他們都要在楚漢之間做出一個抉擇,否則,有可能首先遭遇刀兵的正是他們。韓信應該能夠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受封為齊王可以立足,自立為齊王難以立國。
劉邦可以失利不會失敗。站在劉邦一邊可以勝利,站在項羽一邊不可能勝利。
武涉和蒯通都有一種說法:韓信站在劉邦一邊,則漢朝勝利,站在項羽一邊,則楚國勝利。實際上,這兩人的說法只說對了一半,韓信站在劉邦一邊,劉邦勝利,這是被歷史證明了的事實,不需多說。假如韓信站在項羽一邊,項羽會勝利嗎?答案是否定的。向前看,當劉邦僅僅只有巴蜀漢中之地的時候,項羽擁有十七個諸侯國,他為什麼沒有勝利?等到他眾叛親離,此時幾乎是一個孤家寡人的時候,有了一個齊國就會勝利嗎?答案肯定是不會!向後設想一下,劉邦暫時失利,退回到函谷關之內,項羽還能夠再一次攻破函谷關嗎?還是在四年以前,秦二世三年的時候,劉邦從南路韓地進入武關,項羽從北路趙地進入函谷關,秦朝滅亡。本來,按照楚懷王的約定,先入關者為王。可是,項羽自覺著功勞比劉邦大,依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硬是違反了協議,將劉邦封為漢王。假如項羽、韓信聯合攻打劉邦,韓信從北路趙地來到函谷關,項羽從南路韓地來到武關,在利益再分配面前,項羽和韓信還能齊心協力進入關中嗎?韓信顯然沒有這個信心,因此他強調劉邦對他的好處,沒有選擇自立。即便是能夠進入關中,劉邦還可以退到漢中巴蜀地區,項羽韓信卻必須做一個了斷。歷史不會重複出現一個鴻門宴,韓信不是當年的劉邦。
這就是說,韓信站在項羽一邊不一定勝利,更看不到未來利益所在,不可能選擇站在項羽一邊。那麼,按照蒯通的說法,讓楚漢雙方都不受損害,同時存在下去,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