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軍閥如何辦教育?張作霖創辦了東北大學

張作霖創辦的東北大學理工樓

從關於民國的史料中發現,過去一向被我們視為不顧人民死活、只顧靠武力爭奪地盤的軍閥,竟也會不遺餘力地興辦教育。無論是在軍閥割據時期,還是在戰亂時期,許多軍閥都十分重視教育。幾乎個個尊師重教,他們的某些做法,讓我們感到汗顏和感動。

陳炯明勸學手段獨特

民國十年,陳炯明為了推動廣東教育,成立了廣東省教育委員會,聘請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陳獨秀當委員長,將義務教育和社會教育同時推進。

那時候,民間比較守舊,沒文化的人不重視教育,有文化的遺老反對新式教育,政府花大力氣建成了國民小學和高等小學,大多數家長卻不願意把孩子送進學校。家長們認為讀四書五經比讀數理化有前途,更看不慣男女同校。

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時任廣東省省長的陳炯明聽取陳獨秀的建議,成立「巡迴教員」制度,給新式學校的老師發補貼,讓他們在課餘時間輪流到附近的私塾授課,給裡面的學生講新知識。半年之後,家長終於明白了新式教育的好處,終於把孩子送到新式學校就讀了。

陳獨秀還建議陳炯明大搞社會教育,提高成年人的文化修養,陳炯明悉數採納。當時社會教育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辦市民大學,請文化名人辦固定講座,市民免費入場聽講;二、搞通俗講演,在全省宣講新思想和新式知識;三、設流動圖書館,當時叫做「巡迴文庫」,由省政府出資購買一大批圖書,每天搖著鈴巡迴於各個街道,讓市民免費借閱。

經過一系列的努力,廣東的教育終於走在全國前列。

張作霖:「寧可少養五萬陸軍,也要辦東北大學!」

民國五年,張作霖出任奉天省長,剛上任就說:「學務為造就人才之所,振興國家之基,關係最重,而奉天又處特別地位,若不從整頓教育入手,更無以希望。」他還訓令東北各縣縣長,要求每個縣每年的教育經費務必佔到全縣年度總經費的40%,哪個縣達不到這個標準,把縣長開除公職。他規定的這個教育經費比例,比廣東、浙江、江蘇等省份都要高。

民國七年,奉天國立師範學校成立,在該校就讀,學雜費一律免收。當時師資力量嚴重短缺,為了多培養教學人才,不但免收學雜費,而且還給在師範學校讀書的學生免費提供食宿,而且伙食相當不錯,有菜有湯,週末還有豬肉和海參打牙祭。

民國九年,由於北洋政府經費欠缺,在日本留學的幾千名公費留學生沒有了經濟來源,張作霖聽說後,自己掏腰包,給他們匯去10萬大洋。

民國十二年,東北大學正式成立,張作霖每年批給這所大學的經費是大洋160萬元,而當時南開大學常年經費是40萬元,北京大學常年經費是90萬元,清華大學每年經費也只有120萬元。張作霖有句名言:「寧可少養五萬陸軍,也要辦東北大學!」

平心而論,張作霖給留學生匯款,用的也不全是他自己的合法收入。不過那時候各省督軍、省長無一不貪,貪來的錢用到教育上,總比買豪宅包小蜜要強得多。

齊燮元

齊燮元自辦「希望小學」

民國十年前後,駐守江蘇的軍閥叫齊燮元,他是吳佩孚的部下,後來在日軍侵華期間當了漢奸,在歷史上名聲很臭。但他也幹過一件好,主要就是在江蘇建立希望小學。

齊燮元在南京創辦過一所很大的貧兒院,說是貧兒院,其實跟現在的希望小學沒有區別,也是專收那些家庭困難沒條件讀書的孩子入學。在民國十年,齊燮元辦的這所貧兒院招收了430個男生,320個女生,規模比當時南京最大的國民小學都要大。這些學生不用交學費,不用交住宿費,學校還發給他們衣服和零花錢。經費從哪兒來呢?剛開始是齊燮元自己掏腰包,後來是財政撥款,學生在手工課上學會木工、刺繡之後,週末時拿到夫子廟去賣,賣的錢也能補貼一部分學校的開支。

齊燮元還在江蘇督軍府辦過一所規模較小的學校,專收智力發展有缺陷的孩子,也是學費全免,他和他的妻子親自去教。

齊燮元推崇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他教學生語文、數學,不用備課,唯獨教品德課時,需要把教材上的內容一句一句標上記號,凡是自己覺得很難做到的道德標準,他只問學生那些道德對與不對,而不要求大家按照那些道德去做。單從教學上看,這倒是個很可愛的老師。

曹錕:誰敢對教授不禮貌,就要誰的腦袋

布販子出身、外號「曹三傻子」的曹錕,在做直隸督軍時,也在原保定農業專門學校的基礎上,辦了一所綜合大學——河北大學。可貴的是曹錕沒用軍隊的那套來辦大學、管大學,儘管他也在大學裡安排了一些昔日的副官馬弁,但是這些人都成了伺候教授的跑腿的。曹錕知道自己沒文化,他經常說,自彝是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辦大學還得靠教授。只要他在學校,就經常在教授休息室候著,對下課的教授噓寒問暖。大暑天,曹錕在教室外面看見教授講課滿面流汗,就命令校工送毛巾到課堂上給教授們擦汗,後來乾脆在教室裡裝了鐵櫃,裡面放上冰塊用來降溫。每逢發工資的時候,曹錕都囑咐行政人員把大洋用紅紙包好,用托盤托著,恭恭敬敬地送給教授。當時河北大學的教授的工資雖然比北京的一些大學稍低,但對於物價比北京低得多的保定,一個月兩三百塊大洋的工資已屬天價。曹錕沒有文化,卻偏愛給學生訓話,每次訓話必強調尊重教授。他說:「這些教授都是我辛辛苦苦請來的,如果誰敢對教授不禮貌,我就要誰的腦袋。」當然,也沒有哪個教授把所謂的學生不禮貌行為告訴曹錕,也沒有誰真的掉了腦袋。

閻錫山:下指標包村辦「強迫教育」

閻錫山在山西推廣義務教育,具有「強迫」的味道,挺符合民國前期稱義務教育為「強迫教育」的特色。

閻錫山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山西省城太原推行義務教育,然後在其他城市推行,然後在縣城推行,然後在三百戶以上的村落推行,最後在小村莊推行。

閻錫山曾留學日本,深受現代文化的影響。他統治山西達38年之久,在教育方面頗有建樹。山西當年的教育被稱為中國教育的典範。閻錫山率先在全省實行中小學免費義務教育,他要求全省從省會到村莊,幾年內統統建起國民小學。然而各地由於財力所限,無法全部新建校舍,不少地方就佔用孔廟、土地廟、關帝廟、龍王廟等原有的公共建築作為校舍,而佔用孔廟必然遭到遺老的反對,佔用其他廟宇也會遭到善男信女的反對。閻錫山就派兵辦「強迫教育」,為了使建校更順利,閻錫山直接讓軍官去辦學,他給手下的旅長團長營長連長都下了硬指標:每人包定幾個村,在兩年內把學校建起來。建成以後,直接擔任該學校的校長。自1942年開始,山西全境適齡兒童入學率,每年都能達到80%以上。這麼高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即使是在當時的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何況中國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韓復矩:從不拖欠教育經費

韓復矩以大老粗著稱,也是搞笑大王。他說的話雖然難聽,但卻也頗有幾分道理。比如說用人問題,韓復矩就有個大前提,用正人不用歪人。他走馬上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後,便把一些術士、僧道類人物,統統請出了衙門,取而代之的是新派文人,如大名鼎鼎的何思源、梁漱溟等等。

何思源他本是蔣介石的人,能出任山東省教育廳廳長,乃出於蔣介石的一手安排。但這並不等於說,何思源出任該職,完全靠人際關係,他本人是有真才實學的。

韓復矩是由河南省政府主席平調山東的,新省府班底,基本上都是他從河南帶來的,只有何思源來自南京方面。韓復矩也許是為了給何思源這位欽定的人物一個下馬威,就聲言要省財政削減教育經費。何思源聞之,怒氣沖沖地找到韓復矩,說教育經費不但不能減少,以後每年還要增加,否則他就要走人。身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的韓復矩,不僅沒有被觸怒,反倒不斷安慰何思源,並保證決不拖欠教育經費。

韓復矩在山東主政七年,山東的教育事業不僅不落人後,且發展迅猛。就是教育工作本身,韓復矩也總是放手讓何思源去做,他從不橫加干涉,更未向教育界安排過一個親信。

劉文輝:如果縣政府大樓比學校好,把縣長就地處決

1935年,四十歲的劉文輝被侄子劉湘逐出成都,落草雅安,出任西康建省委員會主任。1939年1月1日,國民政府正式任命劉文輝為西康省主席。

主政西康期間,他十分重視教育。1939年,在一次演講中,他對國立康定師範專科學校的學生們說:「你們這些學生,很有希望,很有前途,我們國家很需要你們,你們是我們國家的後起之秀。特別是我們這個康定、康巴地區文化素質比較差,希望你們,好好地學習,把你們的文化程度提高,把你們的知識提高,將來為這個康巴做點貢獻。」

1930年代,攝影師孫明經在西康省考察時發現,當地的學校校舍大都寬敞明亮,學生衣著整齊,令人耳目一新,而一些縣政府卻破爛不堪。好奇的孫明經就問一位縣長:「為什麼縣政府的房子總是不如學校?」縣長回答:「劉主席說了,如果縣政府的房子比學校好,縣長就地正法!」劉文輝的話是有些不中聽,但話粗理不糙:教育不興,焉能把西康「變邊地為腹地」?

為了表示對劉文輝的響應,當時的巴安縣縣長趙國泰就曾放下繁忙的公務,親自到當地小學代課教書,當起了國語老師。他的行動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劉文輝治下的西康省,重視教育早已成為自上而下、實實在在的行動。

《張作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