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楊良瑤比鄭和早620年 曾到伊拉克

六百多年前,鄭和作為明朝外交使節七次下西洋,加強了與亞非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聯繫,而鄭和也一直被認為是下西洋的第一人。近日,陝西省文物保護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員在對涇陽縣的一座神道碑研究時發現,早在唐代就有外交使節楊良瑤通過航海下西洋,這比鄭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

這座唐楊良瑤神道碑,80年代出土於涇陽縣雲陽鎮的小戶楊村。一千多字的碑文主要記載了楊氏家族的起源,侍奉皇帝、內平禍亂、外撫異邦等史實。最重要的是記載了楊良瑤作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節,航海下西洋,抵達遠在中東地區的黑衣大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等國家和地區。

楊良瑤,字良瑤,原籍弘農郡人,後落籍唐京兆府雲陽縣龍雲鄉,即今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

楊良瑤神道碑

據碑文記載,其先祖為周宣王之子尚父,因受封諸陽,寔稱楊侯。楊良瑤「少以節義為志行,長以忠勇為己任」,是個很有抱負、作為的人。唐肅宗至德年中(756年至758年),楊良瑤21歲至23歲時,入為內養,也就是成為服侍皇帝的近身宦官。

楊良瑤多次受命出使各地,久歷疆場,功勞突出。他一生多次南北跋涉,東西奉使,但最為重要的一次重大出使活動,還是他作為唐王朝的外交使節航海下西洋,抵達遠在中東地區的黑衣大食。碑文中記載:

貞元初,既清寇難,天下乂安,四海無波,九譯入覲。昔使絕域,西漢難其選;今通區外,皇上思其人。比才類能,非公莫可。以貞元元年(785年)四月,賜緋魚袋,充聘國使於黑衣大食,備判官、內傔,受國信、詔書。奉命遂行,不畏於遠。屆乎南海,捨陸登舟。邈爾無憚險之容,凜然有必濟之色。義激左右,忠感鬼神。公於是剪髮祭波(至今廣東沿海一帶漁民出洋捕魚時,仍有剪下頭髮,祭奠海神的習俗。宋代以後,逐步演變為媽祖朝拜),指日誓眾,遂得陽侯斂浪,屏翳調風,掛帆凌汗漫之空,舉棹乘顥淼之氣,黑夜則神燈表路(可能指阿拉伯人在印度洋海岸上所建的航海燈塔),白晝乃仙獸前驅(當指海豚之類海洋生物,常在船前飛泳跳躍)。星霜再周,經過萬國,播皇風於異俗,被聲教於無垠。往返如期,成命不墜,斯又我公扙忠信之明效也。

據碑文載,「(貞元)四年(788年)六月,轉中大夫。七月,封弘農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短期內連續封轉,當是對其出使成功的褒獎。

在涇陽縣雲陽鎮羅家村發掘的龜形神道碑基座

大食國與唐王朝長期保持著通使外交關係,所以海洋上的絲路貿易空前頻繁。可以說,從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八月大食國遣使節朝貢開始,至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九月最後一次外交使節離唐回國,前後148年間進入唐都長安的大食使節便有39次之多。但現存的唐代正史文獻中,尚未發現唐王朝正式派遣使節航海下西洋的確切記錄,故而該碑有關派遣楊良瑤一行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記載顯得彌足珍貴。其時,年滿50歲的楊良瑤親率使團,以聘國使身份攜帶判官和國信、詔書,經過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的南亞、中東國家,其政治目的顯然是為了開闢與阿拉伯、印度列國之間建立的「國際統一戰線」,以便共同對抗新崛起的吐蕃王朝。其出使結果,正如《新唐書 大食傳》所記載的:「貞元中,(黑衣大食)與吐蕃為勁敵,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鮮為邊患,其力不足也。」可見這次下西洋的外交活動還是頗見成效的。

據與楊良瑤同時期的著名地理學家賈耽(730年至805年)的有關記載,經由海路前往黑衣大食國首都縛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路線,應當先從廣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國海向南行,先至門毒國(今東西竺崑崙洋),再至古笪國(一說真臘),經海峽(今新加坡海峽),北岸為邏越(即暹羅,今柬埔寨國),南岸為佛逝(今蘇門答臘島南部),路過天竺(今印度國一帶)等多個國家,抵達大食國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內幼發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羅國(今伊拉克巴斯拉鎮),再向西北陸行千里,便可到達茂門王所都縛達城(詳見《新唐書 地理志》)。與此相近,公元9世紀中後葉阿拉伯地理學家依賓庫達特拔(約820年或830年至912年)所著的《省道記》,亦詳記了從大食國到廣州(康府)的航程及貿易景況(參考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出版)。

應當指出的是,賈耽曾任鴻臚寺卿,負責接待蕃人賓客事務,稍後又擔任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官職。據悉他十分喜歡國家地理知識,晚年常向四夷來使及出訪四夷的使節詢問道裡民俗,並寫入自家著作。其所記廣州至大食一段海上路程十分詳細,所取原始資料當來自楊良瑤一行的親身經歷。據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彙編》考證,賈耽所記通往大食海道的不少國名、水名,多與阿拉伯人的記載頗相一致,「足見其所見者,聞自阿拉伯人也。」依筆者拙見,阿拉伯人固然熟悉由大食至中國的海上航路,但賈耽在這裡所記錄的從南海通過印度洋抵達黑衣大食首都縛達的海上航行路線,更當來自楊良瑤作為聘國使西行黑衣大食的海上日誌。照常例,楊良瑤歸國後,應當向朝廷做出詳盡的出使報告,賈耽因職務之便,獲悉這一信息並寫入著作,亦屬情理中事。故而賈耽之於楊良瑤,恰如邏斯梯謝奴之於旅行家馬可 波羅一樣。

楊良瑤回國後,因功勳卓著,恩寵更渥,頗受德宗皇帝的器重。楊良瑤「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經制,惜費省勞。」舉凡唐德宗聖情眷顧的貴主親王,其喪葬事宜一律交委他籌劃辦理,因其功勞巨大,受賜「金帛紛綸,不可備紀矣。」

貞元十五年(799年),淮西吳少誠擁兵叛亂,楊良瑤於是奉命主持軍事。他安撫民心,派人偵察敵情,「復請完城聚谷,繕甲理兵,用簡易而漸謀,不日月而功就,化怯懦為勇健,變藩籬為金湯」。用了較短的時間,當即平息了藩鎮叛亂。至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取得了平藩戰役的最後勝利。他因素積威望,久著功勳,已經成為唐順宗非常倚重的掖庭重臣。

唐代中後期,特別是德宗、憲宗時期,佛教信仰日益興盛。楊良瑤年邁退養後,仍崇信佛教。據碑文記載,「及乎晚途,歸信釋氏,修建塔廟,繕寫藏經,布金買田,捨衣救病,可謂竭臣子人間之禮,盡生死區外之因,孜孜善心,沒齒無倦矣。」這個時期,距唐武宗「會昌滅佛」已為時不久,更足以說明當時社會上佛教信仰的極端興盛。

楊良瑤雕像

歲月滄桑,但歷史不容忘卻。楊良瑤身為唐朝宦官,率領使團航海出使黑衣大食,對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其時距今已有1220多年了。這一時間,較之永樂三年(1504年)明成祖派遣太監鄭和七次率船隊遠航印度洋西岸,整整早了620年。現在,我們既要為鄭和下西洋給予世界航海事業的偉大貢獻而驕傲,更要為楊良瑤早在公元8世紀後期就遠航中東的歷史壯舉而自豪!

《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