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國長城高長恭:一句話引發千古奇冤

人生在世,誰都想擁有嬌好的面容,現代科技發達,只要敢對自己「狠」一點,在臉上身上動兩刀讓自己變漂亮,這不是什麼難事。

不過有時漂亮的面容也要長在適合的人的臉上,否則就會有些麻煩。

南北朝時期北齊的蘭陵王,為了在戰場上能夠威懾敵人,就不得不用面目猙獰的面具把自己的英俊相貌藏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把美貌藏起來

美麗不是錯,可如果長在一位上戰場殺敵的將軍臉上,似乎就成為一種錯誤了。

蘭陵王高肅,字長恭,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王室成員,也是文襄帝的第四個兒子。雖然父親貴為皇帝,可他的母親卻無史可考。據史書上說,蘭陵王六個兄弟,連老五安德王的母親陳氏雖然身份低微,只是「廣陽王妓也」,卻也在史書中有個記載,而唯獨蘭陵王高肅的母親在歷史上沒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語,這說明蘭陵王的母親可能連宮妓都不如。

就算有個皇帝當老爹,可母親卑微的出身,使出生在那個講究血統與門第的士族時代的蘭陵王很尷尬,他甚至會被人恥笑。所以小時候的高肅,會遭人白眼,過得不會太開心。

可這位出身「有問題」的高肅,卻生就一副俊美的面容,很多史書都對此做出記載:《北齊書》《北史》中都說他「貌柔心壯,音容兼美」;《蘭陵忠武王碑》中說他「風調開爽,器彩韶澈」;《舊唐書?音樂志》中說他「才武而面美」;《隋唐嘉話》中說他是「白類美婦人」……

可見,蘭陵王確實很美,要是放在現代,他應該是個標準的花樣美男,沒準可以成為大明星。可在那個地方割據勢力強大、戰亂頻發的年代裡,作為經常要上戰場對敵作戰的王室成員,這副天生的好皮囊卻為他帶來了麻煩。試想,在戰場上,誰會怕一個長相俊美、聲音動聽的將官呢?

當年張飛三聲吼,嚇得夏侯傑當場斃命,一是因為張飛的確是頗有名氣,二也是張飛生得就嚇人,有那種威懾人的氣場。如果換成蘭陵王,就算他武功再高,三聲吼之後,換來的很可能就是一場廝殺,而不會有嚇死人的效果——因為敵人從外表上就會輕視這個對手。

沒有辦法,那個年代也沒有整容手術,誰也不能為了打仗去毀容,蘭陵王只好命人做了一些面目猙獰的面具。每當出戰的時候,蘭陵王都會戴在臉上,以此達到威懾敵人的目的。

這可不是後人杜撰,很多史書中就曾記載,比如《舊唐書?音樂志》就曾記載:「代面出於北齊。北齊蘭陵王長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對敵。嘗擊周師金墉城下,勇冠三軍,齊人壯之,為此舞以效其指揮擊刺之容,謂之《蘭陵王入陣曲》。」

雖然長相俊美,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代智勇雙全、文武兼備的將領。《樂府雜錄》中說他「以顏貌無威,每入陣即著面具」,也提到他「有膽勇,善戰鬥」,而且「百戰百勝」!由此看來,蘭陵王高肅可不是靠面具嚇唬人成功的。

驍勇而又受人愛戴的將軍

蘭陵王不只擁有美麗的容貌、能征善戰的能力,還有仁愛大度的胸襟。

蘭陵王活躍在戰場上,經歷過大大小小無數次戰役,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著名的「邙山大戰」。公元564年,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突厥人和佔據黃土高原的北周對北齊發動進攻,洛陽被北周十萬大軍團團圍困,守城部隊彈盡糧絕,形勢危急。如果洛陽失守,那麼北齊政權能否繼續存在就是個問題了。北齊武成帝急忙調集各地軍隊去解洛陽之圍。

可當北齊大軍趕到洛陽城外時,面對將洛陽城圍的像鐵桶一般的北周軍隊,北齊大軍有點束手無策——說什麼也攻不進去!

正在這時,一位身披鎧甲、手握利刃,臉上還帶了一個讓人恐懼的面具的將軍率領五百名士兵衝向了北周軍隊。這位將軍異常勇猛,北周的軍隊竟然攔不住他,他帶著這隊人馬殺出一條血路,直衝到洛陽城下。

洛陽城守城軍士被圍得已經絕望了,見有人前來,害怕有詐,不敢貿然打開城門。當這位將軍摘下面具時,守軍歡呼聲四起,因為他就是著名的蘭陵王高肅。

見高肅率援軍趕到,守城將士信心大增,打開城門與蘭陵王的軍隊一同殺向北周軍隊。結果北周軍隊「丟營棄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真可謂是潰不成軍!此次大捷,使蘭陵王威名遠播,北齊皇帝還加封他為尚書令。

蘭陵王在戰場上屢立戰功、頗有威名,在北齊內部也因「為將躬勤細事,每得甘美,雖一瓜數果,必與將士共之」而美名遠揚。

有一次,蘭陵王在瀛州時被別人誣告他貪贓枉法(也有人稱蘭陵王確有此事,當時他功高蓋主,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不惜破壞自己的美名,故意收受賄賂),還丟了官位。等到他東山再起時,告發他的人非常害怕蘭陵王會藉機報復。

蘭陵王知道後還安慰他說,我沒那意思。可告發他的人還是不安心,一定要蘭陵王懲罰他一下。蘭陵王沒辦法,只好找了一個小毛病,打了那人二十大板。他的這種仁義之舉與那個瘋狂的時代形成巨大反差,不禁讓人敬佩不已。

無法改變的命運

縱然擁有顯赫的戰功與威望,卻無法改變他悲劇的命運。用「生不逢時」來形容蘭陵王應該是最為貼切的。

他出生的那個時代,瘋狂得有些變態。北齊在短短的28年間,走馬燈似的換了六位皇帝。皇族間相互殘殺,手段一個比一個殘忍,「變態」在那時似乎成了一種「常態」。

蘭陵王的二叔文宣帝整日瘋瘋癲癲,因為聽信讒言,把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高浚和高渙關在囚籠裡,並用長矛亂捅致死,之後還投火焚燒,並填上土石。

九叔武成帝高湛不但強姦了二哥的遺孀李氏,還當著李氏的面把她的兒子、自己的親侄子活活打死!

蘭陵王的兩個哥哥也慘死在這兩位瘋狂的皇叔手上。

生活在不講親情的家庭就已經很不幸,當這個家庭的最高統治者還擁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時,那生活在這個家庭的人的人生就充滿「杯具」了。蘭陵王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功高蓋主,禍必降之,所以小心翼翼一直伴隨著他的人生。

雖然能征善戰,可為免自己「威聲太重」,他不得不裝病在家,不問政事。一次,江淮地區遭受盜寇滋擾,且情況緊急,蘭陵王害怕再次拜將,竟然埋怨自己「去年面腫,今何不發」?深植於他心中的惶恐可見一斑。

可蘭陵王畢竟是人,就算再小心,在不講道理的皇帝面前,總有撞上「槍口」的時候。

有一天,北齊後主高緯與蘭陵王一同追憶邙山大捷。高緯說,當時蘭陵王「入陣太深,失利悔無所及」。聽皇上這樣關心、疼愛自己,蘭陵王激動不已,表忠心般的說了一句「家事親切,不覺遂然」。

蘭陵王覺得自己是表達了感激與親情,可高緯不覺得。他覺得,誰和你是一家?你就是一個臣子而已!進而還懷疑擁兵自重的蘭陵王高肅是不是想取而代之?蘭陵王事後也覺得這句話可能說的不妥,更加刻意淡化自己的存在,將低調進行到底,可高緯能放過他嗎?

武平四年(公元573年)的一天,北齊後主高緯派人來「看望」皇兄,可送來的禮物卻是一杯酒。蘭陵王望著那杯酒,心情慘然,他知道那是一杯毒酒!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忠以事上,何辜於天,而遭鴆也」!

他想起一年前,為北齊立下汗馬功勞的老臣斛律光,毫無徵兆地被高緯騙進宮中,被用弓弦殘忍地勒死了。所以就算自己想不明白,蘭陵王知道自己也沒必要去弄明白了,因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反正都是死,還不如這樣有尊嚴的死去!

蘭陵王扔下一句「天顏何由可見」,毅然喝下毒酒,結束了自己才33歲的生命。蘭陵王死之前,燒掉了所有的債券。由此可見,蘭陵王不是一個貪婪之人,他的仁義與後主宮中的奢華相比,實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失去了重要的軍事將領蘭陵王,北齊在四年後被北周皇帝宇文邕所滅,而高氏子孫幾乎「全族覆滅」。

良禽擇木而棲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裡,皇帝做出什麼非正常的舉動都是正常的,只是為什麼蘭陵王不反抗呢?也許當時的皇帝對於「忠義」的教育工作做的實在太出色了吧,為自己培養了一批愚忠的大臣,蘭陵王可謂其一。

其實,大到每個國家、民族,小到每個公司、家庭,忠誠對於作為社會成員的我們來說是如此重要,而且也被廣為提倡。

只是,這忠誠是否也該分對誰呢?這就像是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因為遇到了伯樂,千里馬才擁有發揮日行千里的才能。如果千里馬只因忠誠而盲目地為「駕車人」拉貨,那麼千里馬注定只能和一頭驢一樣的過一輩子。

《蘭陵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