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聯軍討伐董卓之戰 為什麼要共同討伐董卓

董卓討伐戰是東漢末年,各地群雄組織地方軍對抗董卓的戰役。189年,掌政的董卓廢少帝劉辯,擁立其弟陳留王劉協為帝,實行恐怖統治。關東各地方群雄見此,以討董為名起兵,推舉袁紹為盟主。雖然曹操出兵,及後到的孫堅奪戰,但其他軍隊只駐軍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棄洛陽,挾天子遷都長安,關東軍起了內訌,盟軍決裂,形成群雄割據的局面。

一、起因

東漢末年,朝綱腐敗透頂,宦官和外戚之間政權奪勢幾近白熱化。漢靈帝病危欲立太子。長子劉辯,為何皇后所生,年14歲。靈帝認為他軟弱毫無威儀,而不立。幼子劉協,年方9歲,為王美人所生,董太后收養。因其天資聰慧,深得靈帝喜愛,欲立其為太子,便將此事囑托於上軍校尉宦官蹇碩。而與此同時,何皇后與其兄大將軍何進也為了自身利益千方百計爭取劉辯即位。

漢靈帝於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死去。蹇碩為了以除後患,欲先殺掉大將軍何進,然後再立劉協為帝。於是召集常侍宦官密謀,假稱商議大事為名,派人請何進入宮。蹇碩的司馬潘隱在迎接何進時,向其暗示危險,引起何進驚恐,急忙返回官府,稱病拒不入宮。

劉辯在何進的幫助下即位,由其母何太后聽政,改元為元熹。大將軍何進掌握了大權,就策劃殺掉蹇碩,校尉袁紹建議何進殺掉所有的宦官。何進也同意袁紹的建議,發兵收捕了蹇碩,將其殺掉。何進正準備進一步除掉所有宦官的時候,何太后從中袒護。何進一時猶豫不決,袁紹便建議何進召集天下將領率兵至京,以迫使何太后批准誅殺宦官。何進欣然同意,但主簿陳琳、尚書盧植等力勸何進不要徵召地方兵將,以免造成大亂,不可收拾。何進聽不進眾人的勸阻,遂召駐軍於河東的董卓率兵入京。

何進召兵入京誅殺宦官的消息已為宦官所知。為先下手為強,宦官中常侍張讓、段圭等人以太后的名義召何進入宮。何進對此召深信不疑,不顧袁紹、曹操等人的勸阻,隻身入宮,遭常侍們圍殺,身死。史稱十常侍之亂。司隸校尉袁紹、後將軍袁術及何進部將得知何進遭到毒手,急忙率兵圍攻皇宮,誅殺了所有宦官。張讓、段圭挾持皇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逃出京城後,被盧植率兵追至,張讓、段圭投河身亡。這時董卓以率軍趕到,將皇帝和劉協迎回京城。董卓入京時只有3000兵馬,他乘機吞併了何進的部隊,又命執金吾丁原部將呂布刺殺了丁原,也吞併了他的部隊。由此,董卓的部隊大增,控制了朝中大權,除掉了一批反對他的大臣。

少帝昭寧元年(公元189年)九月,董卓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為漢獻帝,自任太尉兼前將軍,十一月又自任相國,總攬朝綱為一身,漢室已成董卓之漢室。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因反對董卓,於是逃出京師,聯絡各地方諸侯,準備起兵討伐董卓。

公元190年一月,袁紹從渤海起兵,關東各州郡也相繼而起,共推袁紹為盟主,袁紹自號車騎將軍。

二、交戰雙方的戰前準備

以袁紹為盟主的討董卓之各軍,雖對董卓挾持天子,把持朝綱義憤填膺,但是真心征討者很少。就連袁紹本人也無心作戰,因而,袁紹只率部分軍隊屯駐於河內,大部分兵力部署在酸棗地區,似在擺出一副威逼洛陽的架勢,但並未進行任何戰略上的策劃,所以基本上是一群貌合神離的烏合之眾。只有從南陽方向進軍的孫堅進兵比較堅決。

而董卓對袁紹集團的起兵十分重視。他一方面以河南尹朱俊守衛洛陽,將主要兵力配置於洛陽附近,以防袁紹突襲京城;以中郎將徐榮率重兵防守戰略要地榮陽(今河南榮陽東北)、成皋(今河南榮陽西北),沿黃河一線設防,阻止袁紹大軍渡河;以東郡太守胡軫防守伊闕等重要山隘關口。另一方面則針對袁紹集團互不統屬各懷異志的情況,採取離間袁紹諸軍的策略,以瓦解袁紹集團。

董卓鑒於袁紹軍人多勢眾,怕洛陽難以守住,遂決定遷都長安,以避其鋒芒。這一決定遭到朝中大臣的普遍反對,董卓為此斬了城門校尉伍琮、督軍校尉周毖。

董卓為保證遷居長安後的安全,召京兆尹蓋勳做議郎。此時左將軍皇甫嵩領3萬人馬屯於扶風,蓋勳便秘密與皇甫嵩商議討伐董卓之事。剛好此時皇甫嵩也應召入京作城門校尉。但忠厚的皇甫嵩並未採納蓋勳等人共討董卓的意見,而回到京師。

初平元年二月,漢獻帝開始遷都長安。董卓趁機將洛陽的大家富戶統統治罪處死,受沒家產。將數百萬人逼迫西遷,一路上飢寒交迫、互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董卓待朝中官吏全部撤離後,便放火焚燒了洛陽的宮廟、官府、民宅「二百里內,家屋蕩盡,無復雞犬。」董卓還命義子呂布挖掘個帝王、公卿以下的墳墓,盡收其珍寶,京都洛陽毀於一旦。

三、作戰經過

(一)董卓燒完洛陽

袁紹軍中無一支人馬敢於進擊董卓,曹操對眾將說道:「我們興義兵來誅滅暴亂,大軍已齊集於此,大家不應再有任何遲疑,假使董卓現在仍然挾持皇帝在洛陽而不遷都,即是他再暴虐,那我們發兵攻打京城,在道義上確實值得考慮。現在他焚燬了宮室,劫持皇帝遷都,全國為之震驚,人民不知所歸,這是天亡他的時候,只要我們一戰就可以取勝,而安定天下了。」

眾將無人響應曹操的倡議,曹操便單獨率本部5000人馬象 西進軍,將要進至成皋時,太守張邈派其部將衛茲帶一些兵馬援助曹操。當曹軍進到榮陽西南的汴水,恰與董卓之中郎將徐榮軍和遇,雙方經過激烈戰鬥後,曹軍被徐榮軍擊敗。曹操本人為流矢射中,乘騎也受了仿。其堂弟急忙把自己的馬讓給曹操騎,乘夜敗回酸棗。徐榮見曹操以如此少量的軍隊,尚且與自己激戰一天,才將其擊敗,酸棗10多萬大軍將更難以戰勝,於是便引軍而歸,未去攻擊袁紹軍。

曹操敗回酸棗後,見10多萬大軍停止不進,各路將領每日置酒作樂,無心征討董卓,便向眾人建議說:「請諸位能夠聽聽我的計劃,以袁紹率領河內諸軍進至孟津,酸棗地區的各路犬軍進至成皋,佔據敖倉,阻塞軒轅、太谷,全部控制這些險要地區。再以袁術率領南陽的軍隊進駐丹(今河南浙川西35公里)、析(今河南西峽),然後入武關,威逼三輔。這樣,各地屯兵深溝高壘,不一定和敵人直接交鋒,只做好疑兵,就可以顯示出天下的形勢,已全為我們控制,我們以正義擊叛逆,可功至垂成。現在我們以正義之師已經發兵至此,反而猶疑不前,失去天下人心,我甚為各位慚愧,張邈等人聽不進曹操的建議。於是,曹操便與夏侯敦等去揚州募兵,以壯大自己的力量。但只募到1000餘人,遂率兵進駐河內。

不久,酸棗各路軍的糧食用盡,諸軍便各自率軍而去了,表面上其勢洶洶的討董卓諸軍,便由此宣告瓦解。

當年六月,董卓派朝中大臣犬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毋班、將作大將吳修`越騎校尉王壞等去遊說袁紹、袁術等,結果除陰修外,全被袁氏兄弟殺死。

(二)董卓率軍襲擊孫堅軍

初平五年冬,董卓見各地討伐軍已經瓦解,為削弱二袁勢力,便決定率步騎兵數萬人前去攻擊孫堅。當時孫堅正率軍駐於魯陽(今河南魯山),在董卓軍突然進至魯陽時,恰值孫堅與眾將校於城東飲宴。孫堅聽到董卓軍突至,便停止飲宴從容率眾將校入城。當董卓軍看到孫堅軍防守嚴密,軍容齊整,未敢向其進攻,便率軍而返。

(三)董卓襲去王匡軍

河內(今河南武陟西南)太守王匡,以其新徵募的泰山兵駐屯於河陽津(今河南孟縣西南),原來準備渡河配合袁紹等軍進擊董卓。袁紹命部將趙浮、陳渙率兵1萬多人,戰船100多只,配備了1萬多張強弩,在孟津河中(令河南孟津南)戒備,防止董卓軍渡河襲擊河內。董卓在率軍襲擊孫堅的同時,也派出一部兵力去襲擊王匡軍。董卓軍以部分人馬在平陰津(河南孟縣東)佯渡,吸引袁紹軍的注意力,而另以精銳部隊從小平津(河南孟津西北)渝渡,騎兵突然出現於泰山兵的背後,進行猛擊。泰山兵倉促應戰,河中的水軍來不及支援,王匡軍遂被董卓軍去敗,大部兵力為董卓軍殲滅。

(四)孫堅率軍迸去董卓軍

漢獻帝初平二年二月,孫堅率領豫州等郡軍,向梁(令河南臨汝)東移兵,途中與董卓之中郎將徐榮相遇,被徐榮軍擊敗。孫堅最後率少數輕騎突圍時,與護衛將領祖茂換了帽子,才混過敵人,得以逃脫。穎川太守李晏被卓軍生俘。卓軍將俘獲的孫堅士卒以布纏裹,倒立於地,以滾熱的油灌殺之,非常殘忍。

孫堅雖又遭失敗,但不畏懼,立即收集餘部,進至粱縣陽人(今河南臨汝南),準備再戰。董卓得知消息,即派胡軫為大督護與呂布前往攻去。胡軫等率軍進至陽人時,天色已晚,人困馬乏,便就地宿營,欲於天明時再行攻擊陽人城。呂布原與胡軫不和,想藉機破壞這次作戰行動,於是呂佈於深夜突然命人大喊孫堅來襲,胡軫軍由於宿營時未加戒備,全軍驚亂,孫堅此時正巧乘勢攻來,將胡軫軍打敗,斬了胡軫的都督華雄。

孫堅軍取勝後,旋即乘勝追擊,進至太谷,董卓對孫堅的英勇作戰精神有些畏懼,便派其部將李炅至孫堅處求和親,並答應朝廷保證用孫堅的子弟為刺史、郡守。孫堅拒絕了來使的請求,怒斥了董卓,並決心消滅董卓三族。

董卓求和親不成,便親率犬軍與孫堅軍戰於洛陽郊外之陵墓地區,董卓戰敗,率軍退保澠池(今河南澠池西)、陝縣(今河南三門峽)。孫堅率軍直趨洛陽,進入宣陽城門與呂布軍大戰,呂布軍敗去,孫堅遂佔據了洛陽。隨後派出一部兵力尾追董卓,出函谷關(今河南新安),進抵新安(今河南澠池東)、澠池之間地區。當孫堅攻克洛陽後,袁紹因懼怕袁術、孫堅得勢,便以其部將周昂為豫州刺史,率軍渡河襲擊孫堅之豫州刺史治所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以斷絕孫堅軍的後方供應,致使孫堅不敢再向西進,撤軍回擊周昂後,還屯於魯陽。

董卓為了防備孫堅再度西進,便以中郎將董越率軍駐守澠池,以中郎將段煨屯守華陰(今陝西華陰),以其女婿中郎將牛輔守安邑。

(五)朱俊聯兵討董卓之戰

董卓撒離洛陽時,留下朱俊守衛洛陽。朱俊憎惡奸臣董卓,便暗中與山東諸軍將領聯絡討伐董卓。朱俊怕被董卓襲擊,便率軍出奔至荊州,董卓於是派楊懿為河南尹。朱俊隨後又率軍回歸洛陽,攻打楊懿軍,將楊懿趕跑。朱俊鑒於洛陽已殘破不堪,無法防守,便率軍東去,駐屯於中牟,,並致書各州郡,呼籲各州郡派兵前來攻討董卓。但只有徐州刺吏陶謙派--了3000兵馬,其餘州郡只派了一點人馬,均無真心討伐董卓之意。

漢獻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正月,董卓得知朱俊起兵反叛,便派牛輔之部將郭汜、張濟等率領步騎兵數萬人前往中牟攻打朱俊軍,結果將朱浚軍擊敗。

至此,各地征討董卓之作戰,遂告--段落。

《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