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上的血海深仇?關羽一族被滅門的真相

263年8月,曹魏權臣司馬昭調集十八萬大軍,兵分三路大舉伐蜀。10月,魏將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大敗蜀軍,蜀將諸葛瞻、諸葛尚父子為蜀漢流盡最後一滴血。不久蜀主劉禪開城投降,歷時42年的蜀漢政權滅亡。蜀漢雖亡,但以劉禪為首的亡國君臣並受到刁難,他本人被封為安樂公,最終得以善終,但蜀漢大將關羽的後代卻遭受了災難。

根據《蜀記》的記載,戰後關羽一族慘遭滅門。那麼是誰跟關羽以及他的家族有如此深仇大恨呢?這件事是否屬實呢?這事還得從公元219年的一段恩怨說起,這一年關羽率軍進軍襄樊一帶,魏將曹仁無法招架,曹操便派遣「五子良將」之一的於禁督率七軍以及猛將龐德馳援。因龐德的兄長龐柔在劉備麾下,所以魏軍將領對龐德頗有猜疑。於是龐德表明心跡:「我身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親身自擊關羽。今年我不殺他,他亦必殺我。」後來龐德與關羽交戰,他引箭射中關羽前額,勇冠三軍。因龐德常乘白馬,關羽麾下軍隊全稱呼他白馬將軍,對龐德甚為忌憚。

後來曹仁讓龐德在樊城北邊十里屯紮,此時正值天降大雨十餘日,漢水暴溢,樊城下平地積水五六丈之深,於是龐德與諸將皆避水上堤。此時關羽乘船攻擊龐德軍,以大船四面發箭射向堤上。龐德被甲持弓,箭不虛發。魏軍一些將領欲降關羽,盡被龐德斬殺。龐德率軍奮戰,自平旦力戰至日過中,關羽軍隊攻勢愈急,雙方短兵接戰。最終龐德因不諳水性,被關羽所擒。在關羽的大營內,龐德立而不跪。關羽勸降道:「卿兄在漢中,我欲以卿為將,不早降何為?」龐德大罵道:「豎子,何謂降也!魏王帶甲百萬,威振天下。汝劉備庸才耳,豈能敵邪!我寧為國家鬼,不為賊將也。」這可能是史書中唯一一次記載,關羽被人當眾辱罵,最終龐德為關羽所殺。

龐德的死訊傳到許昌,曹操甚為傷悲,為之流涕,封龐德的二個兒子為列侯。關羽擒於禁、斬龐德,威震華夏,但好景不長,孫權派呂蒙偷襲荊州,關羽被曹操、孫權夾攻,最終失敗。220年,關羽與其子關平在臨沮被吳將馬忠擒殺。40多年後,將關羽一族幾乎滅門的正是龐德之子龐會。原來自從龐德死後,龐會一直立志報仇,此後作為將門之子,他跟隨魏將鍾會討伐蜀漢。蜀漢滅亡後,姜維圖謀復國,但宣告失敗,成都一片戰亂。鍾會、鄧艾等先後被殺,魏軍將領在成都大肆燒殺搶掠,龐德的兒子龐會趁機為報父仇乘機衝進漢壽亭侯府將關家一門殺盡,關彝死於亂兵之中。

這段歷史是否屬實呢?按《三國誌》的記載,關羽只有兩個兒子出現,關平、關興,並無演義中的關索。關平在臨沮被殺,關興也英年早逝。此後關興的兒子關統承襲了爵位,還娶了公主,但不久也英年早逝,而且無子,只得由關興的庶子關彝續封。如果關彝被殺,那麼關羽很可能子嗣遂絕了。但在2008年,在河南鄧州發現《關羽族譜》,這部族譜始修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其中詳細記載了關羽後裔由山西遷往鄧州的歷史。書中記載「關羽,字雲長,河東解州人,妣胡氏生三子:平、興、索」,也就是說關羽還有還有大量後人存在。不過關羽族譜的真實性恐怕還有待考證。無論關羽是否真的被滅門,但編者認為他的形象已經世世代代活在人們的心中了。

《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