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隱居南陽臥龍崗,躬耕垅畝,飲酒賦詩,逍遙自在,好像他的理想是做個真正的「隱士」似的。其實不然,依我看來,諸葛亮最不想做的恰恰就不是「隱士」,後來劉備為請他三顧茅廬,這正中諸葛亮的下懷。京劇《空城計》的唱詞正說明了諸葛亮的心曲:「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憑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南陽御駕三請,算就了漢家的業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戰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訪姜尚周室大振,俺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郭沫若同志於成都杜甫草堂撰書的一副對聯「志見出師表,好為梁父吟」也充分說明了諸葛亮的志向。
諸葛亮在南陽臥龍崗做了一些什麼事,表現出他的理想是最不想做「隱士」呢?
首先自命管仲、樂毅。諸葛亮在臥龍崗有很多好朋友,徐庶、博陵崔州平、穎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皆是,在評價他們的才能是,諸葛亮說:「公等仕進可至刺史、郡守」,眾問孔明之志若何,孔明但笑而不答,常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是誰,保春秋第一霸齊桓公稱雄的便是;樂毅是誰,為燕國攻下齊國七十餘城的便是。把別人比作市委書記、省長之類的官員,好像還抬舉了朋友,而把自己比做國務院總理、國防部長一類的高官,諸葛亮是否頗有點自負呢?諸葛亮所做比喻,正說明了他的遠大志向:不做「隱士」,要做就做一朝宰相或國防部長。事實上他後來輔佐劉備,確實實現了他的願望。
其次,諸葛亮好為「梁父呤」。天天沒事了,呤個小曲,故是消遣,但愛唱什麼歌卻大有深意。大家都知道,諸葛亮是個音樂家,既便是後來對敵司馬懿時,還在城頭譜上一曲,把司馬懿嚇跑了,可見音樂功力之高。諸葛亮不但能彈,而且善唱,唱的最拿手的就是「梁父呤」,歌詞是:「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裡中有三墳,纍纍正相似。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圮。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這是說的著名的晏嬰「二桃殺三士」的故事,主角是齊國相國晏嬰,晏嬰是歷史上著名的賢相,曾多以其智慧拯救國家於危難中,如最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就是說的他。
他為人正直,以敢於諫言而聞名,因此深為齊君信任,權傾朝野。晏子又為官清廉,家中餐餚常無肉可食,妻妾也從不穿絹布衣裳,連很少稱讚政客的孔子都對他頗有贊言,這正是諸葛亮將來的心中偶像。但晏嬰又是個政治家,為了國家的安全,不得不含淚設計,用兩個桃子殺了對國家安全形成威脅的三個壯士,凸顯了政治的殘酷性,使想未來進入政壇的諸葛亮痛心不已。後來諸葛亮實現了成為晏嬰的理想,不幸的是也含淚殺了著名的三士:馬謖,諸葛亮最信任的人;陳式,據說是《三國誌》作者陳壽的父親;魏延,與關張趙馬黃齊名的大將。諸葛亮在隆中哼著小曲唱著「梁父呤」這首歌,為以後出山做相埋下了伏筆。
第三,為早日出山受到重用,學起了姜太公釣魚那一招。諸葛亮為早日出山,先是讓老師司馬徽、名士龐德公封他為臥龍,並且大肆對外宣傳「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讖語,引得劉備上勾,然後以退為進,三次才肯露面。其實在這期間,他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力圖一擊得中,獲得劉備的信任和重用。所謂的「隆中對」,是他對全國政治、軍事、經濟、地理及各霸主人才分配形勢做好充分的調查並多日思考的結果,此話一出,使劉備如撥雲見日,難怪他對關張說「如魚得水」,當即重用了諸葛亮。諸葛亮「隱士」之名,不過是他盡快進入仕途的一種手段,為早日進入仕途,他不得不使出了姜太公釣魚這一招,終於在良師益友的配合下,巧妙地表演了一幕活劇,僅僅騙過了劉備而已。這幕活劇使諸葛亮當真變成了劉備的姜太公。
第四,諸葛亮為早日出山,大肆結交朝中權貴。諸葛亮雖身在隆中,但一會兒也沒有閒著,他除了拜名師鑽研學問外,拉攏朝中權貴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我曾寫了一篇《諸葛亮不可忽視的關係網》談論他的拉關係問題。他娶了黃承彥的醜閨女,卻使當朝太尉張溫成了他的丈人姥爺,荊州刺史劉表成了他的丈人姨夫,荊州大將軍蔡瑁成了他的丈人舅,諸葛亮的大姐嫁給了蒯琪,二姐嫁給了龐家的龐山民。蒯家和龐家在荊州都是名門望族,使諸葛亮又在荊州多了兩門硬親。另外,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孫權那裡很吃香,他的同學分佈天下大多為官,就這樣,從中央到地方,到處都是諸葛亮的親戚至己,他雖身在隆中小村,卻為將來的出山打下了深厚的關係基礎。諸葛亮此舉,並非「隱士」所為,都是為將來出山創業打埋伏呢!
綜上所述,諸葛亮最不甘心做得就是「隱士」。「隱士」之大名,只是他將來遇明主受重用的一個跳板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