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三萬精兵被殺 諸葛亮為何不贊成立刻出兵

公元219年冬天,關羽在沒有劉備和諸葛亮的命令下,擅自調動荊州地區的主力部隊3萬餘人進攻北方的曹操。結果是大家都清楚的,雖然關羽取得了最初的勝利。但是隨後荊州被孫權偷襲成功,而他本人遭到了各路軍隊的夾攻。最後關羽兵敗被殺,從此成為了歷史。遠在成都的劉備聞訊之後,調動國內的精銳,準備馬上進攻東吳。但是此時的諸葛亮卻極力反對劉備此時出兵。

一、關羽的失敗致使劉備的計劃成為了泡影

早在劉備尚未起家時,諸葛亮就為劉備制定了一整套的戰略。劉備需要先佔領荊州、然後佔領益州,最後兩路夾擊中原的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劉備集團所有的戰役、戰術行動都是圍繞著諸葛亮制定的大戰略完成的。漢中大戰後,劉備戰勝了強大了的曹操,完成了戰略規劃中的第二步。接下來劉備只需要休養生息,然後兩路夾擊中原。劉備最少也能進入長安城,再做一個劉邦。但是他那弟弟太傲氣了,坐鎮荊州的關羽看到張飛、魏延等人立功以後,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小的功勞關羽又看不到眼裡,要玩就玩一把大的。就這樣,關羽調集了荊州地區的主力部隊一共3萬餘人。他的目標是曹操控制下的湖北北部,無論從兵力上還是局勢上,關羽都完全不佔優勢。從軍事的角度來看,關羽屬於孤軍深入。

戰役爆發的初期,關羽擊敗了曹操派出的援軍,但是對襄樊地區久攻不下。就在此時,關羽又犯了一個致命的外交錯誤。關羽部隊的軍糧數量不足,關羽竟命令部隊洗劫了屬於孫權的糧庫。一向小心眼的孫權當然不願意做冤大頭,孫權被徹底激怒。再加上之前關羽的一再挑釁,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孫權和曹操達成了默契,曹操負責拖住關羽,而孫權偷襲了關羽後方的荊州。經過完善的準備,孫權佔領荊州的行動十分成功。關羽遭到了孫權和曹操兩大集團的夾擊,最終關羽兵敗被俘。關羽兵敗被殺和荊州的失守使正處於巔峰期的劉備遭遇了重大挫折,劉備太命苦了,好不容易盼來的巔峰期就持續了半年。

二、諸葛亮贊成出兵,但不同意立刻就出兵

荊州失守就意味著諸葛亮苦心籌劃的大戰略徹底破產,所以諸葛亮也認為必須奪回荊州。但是諸葛亮不贊成立刻出兵,諸葛亮認為孫權方面肯定做好了準備。現在自己的一方只剩下了9萬多軍隊,很難一舉成功。所以諸葛亮建立一方面擴招訓練軍隊,另一方面尋找機會。諸葛亮的話不是沒有道理的,諸葛亮說的時機就是曹魏和東吳反目。當時曹操剛剛去世,他的兒子曹丕已經稱帝,而孫權還僅僅是一個侯爵(兩年後稱王)。在外交上,曹丕與孫權就很不對等。在利益劃分上更是分歧嚴重,曹丕沒有他老子曹操那麼好說話,在曹丕看來荊州不能沒有自己的份。雖然曹魏已經佔據了荊州的北部,但曹丕希望擴大自己的地盤,而孫權當然不會同意。

諸葛亮的計劃是等待孫權和曹丕大打出手時,劉備再出擊,這樣可以一舉收復荊州。如果情況允許,甚至可以順手再咬孫權一口。但是劉備等不了,劉備執意堅持立刻出兵。從後來的發展證明,諸葛亮的判斷是對的。在擊敗劉備之後,孫權和曹丕立刻大打出手。而剛剛兵敗的劉備已經再也沒有力量插足了,這就是劉備的無奈之處。但站在劉備的角度他也有自己的考慮,諸葛亮建議等待時機,可萬一時機一直不來,那東吳就徹底消化了荊州。江山畢竟是劉備的,諸葛亮有不負什麼責任。所以劉備決定冒一次險,自己集結了國中的精銳部隊共6萬多人進攻孫權。在劉備看來,自己最少可以奪回荊州,但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三、諸葛亮沒有料到劉備會敗的那麼慘

諸葛亮勸諫劉備不要馬上就出兵,但是盛怒之中的劉備根本聽不進去。最終劉備帶著6萬多軍隊開始了東征,而諸葛亮負責留守成都。諸葛亮認為讓劉備受一下挫折也好,最近幾年他太順了。本來認為劉備在遭受挫折之後就會返回蜀中,然後伺機再戰。但是很不惜,劉備把家底賠的是乾乾淨淨。在陸遜的打擊下,劉備大敗虧輸,6萬大軍全軍覆沒。等劉備逃至安全地帶時,身邊只剩下了幾百人。到了這個份上,諸葛亮也只能硬著頭皮頂著。其實從那時開始,蜀漢政權就喪失了與曹、孫爭霸天下的機會。蜀漢全國人口不到100萬,總兵力3萬多人(後期7萬多人),這麼點家當根本無法對曹、孫兩家構成什麼戰略威脅。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