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諸葛亮」楊永泰被暗殺之謎 楊永泰之死

1936年10月25日下午,在漢口江漢關省政府專用碼頭發生了一起令人震驚的刺殺案。死者叫楊永泰,在民國史上,他可不是一般人物,在蔣介石的眾多幕僚中,他是「首席智囊」,被稱之為「諸葛亮」式的謀略型人物。蔣介石對他幾乎做到了言聽計從,甚至蔣介石因他的建言,能夠改變已決定了的命令。北伐結束,他以「調虎離山」之計,將集團軍諸侯明升暗降,解除他們的兵權;他建議組建侍從室,讓蔣介石從繁重瑣碎的公文審批中騰出手來,集中力量思考處理軍國大事;他以「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剿共」策略,迫使中共工農紅軍北上長征。就是這樣一個呼風喚雨的人物卻突然被人刺殺,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什麼人如此大膽,敢於刺殺蔣介石的「諸葛亮」?

一、獻策蔣介石,瓦解擁兵自重的軍閥

楊永泰,字暢卿,廣東茂名人,生於1880年。楊永泰從小聰明過人,鄰居們稱他是「神童」。12歲應縣學試,以第一名補博士弟子員(秀才。也有說是17歲中秀才),西學興起,21歲的他考入廣州高等學堂,開始接受系統的西方近代教育,一年後,轉入北京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後,回到廣州任《廣東報》記者、編輯。他很快以文筆流暢、思維敏捷、立論深刻、思想活躍,聞名於珠江兩岸。

清末,立憲思想吹遍知識界,楊永泰為之搖旗吶喊,以鮮明的政治態度和立場,當選為廣東省諮議局議員。這一年他28歲。1912年,他32歲,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國會議員。1914年,他與黃興組織歐事研究會,後改名政學會。袁世凱時期這批人被稱之為政學系,楊是骨幹人物之一。這是日後國民黨內的一個重要派系新政學系的源頭。在與黃興等國民黨人的接觸中,他認為孫中山的學說更接近於解決中國問題。孫中山在日本成立中華革命黨,他率先加入。從此以後,他追隨孫中山,投身民主革命,受到孫中山的信任與器重。遺憾的是楊永泰雖然足智多謀,但缺乏遠大的政治眼光和堅定的信仰,他既追隨過孫中山,也投靠過北洋軍閥,還依靠過西南軍閥。他這種朝秦暮楚,很不為國民黨人看好。但作為政客,他又很有心機。在廣東護法軍政府時期,他就注意與各方保持融洽關係,如滇軍將領熊式輝,特別是同政學會成員保持良好關係。後來,正是這層關係使他成為新政學系重要骨幹,並通過黃郛、熊式輝的引薦,結識了蔣介石,有了用武之地。

在蔣介石執政時期,新政學系是國民黨內一個很重要的派系,其重要人物除楊永泰外有:黃郛、張群、吳鼎昌、熊式輝、吳鐵城、王世傑、翁文灝,甚至何應欽也一度被人目為準政學系。可見其勢力之盛。

其實,這些人並沒有一定的組織,也沒有政綱,只是一種鬆散的聯合。他們對蔣介石忠心耿耿,並大多學有所長,才華出眾,精於政務,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好手。所以,深為蔣介石器重。

1928年,黃郛就在蔣介石面前吹捧過楊永泰。蔣介石當時忙於北伐一時還顧不過來對楊永泰作瞭解。之後熊式輝又將楊永泰的「削藩」妙計貢獻給蔣介石,當時,蔣介石最頭痛的就是如何處理各地擁兵自重的軍閥,楊永泰的獻策正逢其時,這才引起蔣介石對他刮目相看。

楊永泰

由於楊永泰早年受過良好的教育,聰明過人,洞悉政治法律原理,又有豐富的官場經驗,很善於揣摸主事人的心理,所以,與蔣介石第一次晤談,便令蔣介石大為驚歎。當蔣問到他對當今天下大事有何看法之時,他是滔滔不絕。他把自己的「削藩策」主要概括為:以經濟方法瓦解馮玉祥的第二集團軍,以政治方法解決閻錫山的第三集團軍,以軍事方法解決李宗仁的第四集團軍,以外交方法對付張學良的東北軍。一席話,頓使蔣介石心明眼亮。

馮玉祥所佔之地,河南、陝西、甘肅、青海等省,那都是中國最貧窮的地方,難以養活部隊。馮玉祥最需要的就是錢,有了錢才能解決軍餉和發展,而其手下一些將領帶兵作戰不少是為了榮華富貴,有奶就是娘。以後蔣介石就是通過給錢,封官許願收買馮玉祥的部下,如石友三、韓復矩,再伴以武力威懾,終於將馮玉祥集團瓦解。所以,第二集團軍是被銀元打敗的軍隊。

閻錫山,最初是有問鼎中原的野心,北伐結束後,他自知沒有這種可能,自己的力量也不足以與蔣介石集團抗衡爭霸。所以,也就藏起了欲奪全局的野心,把精力放在經營山西,一心只把山西經營成他的「獨立王國」。楊永泰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才提出對閻錫山採用政治手段解決。

李宗仁的桂系。桂系比較早就歸附國民黨了。北伐時桂系編為第七軍,是蔣介石屬下的主力軍。但他們不滿蔣介石在給養方面明顯偏向第一軍(黃埔系),桂系隨著軍事實力的不斷增強,擴張的野心,也隨之膨脹。1927年8月,蔣介石第一次下野,與桂系的逼宮不無關係。楊永泰認為對桂系必須從軍事上才能徹底解決。此後,一直到1949年,20多年間,蔣桂矛盾時緩時激,成為地方實力派中對蔣介石打擊最大、鬥爭時間最長的軍事集團。蔣桂矛盾直到共產黨取得勝利,蔣介石敗走台灣,才告終結。可見那時的楊永泰對問題判斷的準確性。

張學良據有東北,對南京政權的核心統治區域威脅不大,可以徐而圖之。所以使用外交手段即可。

在上述大方針下,楊永泰分別提出遠交近攻、調虎離山、借刀殺人、釜底抽薪等具體方法予以各個擊破,在日後都取得了成功。

二、排擠CC系,培植政學系勢力

1931年,蔣介石破格任命楊永泰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對於蔣介石給予的信任,使他感恩不盡。楊永泰集知識分子的才識與處理行政公務的經驗於一身,很受蔣介石倚重。他是大權在握,就把令來行。特別是他提出「攘外必先安內」作為這一時期的執政方針,協助蔣介石「圍剿」中共工農紅軍有功,而當選為國民黨第五屆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北伐勝利,蔣介石名義上完成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到1935年前這一階段,蔣介石既要「削藩」,又要解決國民黨內部政令不出南京的現狀,還要對付共產黨,對共產黨的根據地進行「圍剿」,疲於奔命,搞得焦頭爛額。楊永泰經過琢磨後,向蔣介石提出,設立一個侍從室,專門幫助處理公文。蔣介石批准了。侍從室建立後,蔣介石頓時感到方便多了。從此以後,全國各地來的報告、信件、建議、請示等各類公文,都彙集到侍從室,由侍從室送蔣介石批閱。但文件太多,牽扯蔣介石的時間仍舊很多。楊永泰見狀,又想出了一個辦法:先把收到的文電,經過一番整理,摘出文件要點,提出處理意見,並設計出一種公文呈送表格。表格中分印:來文(電)機關或姓名、文別、日期、內容摘要,以及擬辦、批示等各欄,由機要人員用端正的小楷填寫好,表的上面印上「呈閱」二字,然後區分輕重緩急,送蔣批閱。這一招果然奏效,蔣介石一下子覺得一目瞭然,批閱起來又快又方便。此後不斷改進,效力大為提高。侍從室的權力也不斷擴張,幾成蔣介石的軍機處。楊永泰也益發受到蔣介石的青睞。蔣介石的青睞讓楊永泰的權力放大。作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國民黨的重要軍政文電,都須經楊永泰過目後才能送呈蔣介石;可以說楊永泰已經成為蔣介石的首席軍機大臣了。許多軍政要員要見蔣介石,也得經過楊永泰。再加上集權政治的一大特點就是爭寵,如此一來,楊永泰勢必成為眾矢之的。

同時,由於蔣介石長期駐南昌主持「剿共」,遙控南京政務,南昌的行營秘書處成了實際上的行政院。所以這一階段,楊永泰是權傾朝野,高朋滿座,賓客盈門。蔣對楊永泰信任有加,這一時期是政學系急劇膨脹階段。如在封疆大吏這一級別中的官員,政學系佔了幾乎三分之一。如江西省主席熊式輝、福建省主席陳儀、貴州省主席吳鼎昌、四川省主席張群、廣東省主席吳鐵城,等等。在行政院,有副院長兼外交部長張群、鐵道交通部長張家璈、糧食部長徐堪、秘書長翁文灝等。那時對政學系曾有「省府主席十有九,行營主任五占三」之說,可見楊永泰能量之大。在楊永泰任蔣介石秘書長期間,政學系主政不僅是眾人皆知的事,而且還搶奪了CC系的黨務大權。這就激化了兩者之間的矛盾。

1928年後,以陳果夫、陳立夫兄弟為首的CC系就掌控了國民黨的黨權,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說。在第五次「圍剿」中,楊永泰建議蔣介石集中黨、政、軍力量於「剿匪總部」,以便於指揮,蔣接受了。當時就把國民黨主要活動的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的國民黨組織變更,省市黨部設主任委員,由當地軍政大員兼任。主任之下設書記長,書記長不用說了,基本都是主任委員的心腹。

楊永泰的這一招,把四省原來的各級黨部的執行委員和監督委員一起取消了,由書記長負全責,工作報告直送「剿匪總部」黨政委員會。黨政委員會集各地黨務於一處,顯得十分重要,於是黨內各派系都爭奪黨政委員會中的職務。但在楊永泰的運作操縱下,該委員會六個處,五個處長是政學系的人,CC系僅爭得一個處的處長位置。下面各區分會委員會和附屬機構的負責人也是政學系的人為多。

這樣一來,鄂豫皖贛四省各級國民黨組織就由CC繫手中轉到了政學系手中,CC系成為當地軍政首腦的附庸,地位一落千丈。陳果夫兄弟會怎麼想?當時是敢怒不敢言,可怨恨積蓄到一定程度,必然會以某種形式爆發出來。隨著後來「剿共」形勢的嚴峻,省政府主席又兼任全省保安司令,有權指揮地方武裝。可謂是黨政軍一把抓。

最初,CC系與楊永泰的矛盾還只是在暗裡博弈。CC系為了對付楊永泰的這一招,提出「融政於黨」。所謂「融政於黨」,就是從今以後,CC系要重視往政府和教育部門安插自己的同志。同時,陳果夫陳立夫兄弟還發起「護黨」行動,尋找政學系的失誤,唆使各級黨部向國民黨中常委告狀,指責政學系的所作所為是毀黨。CC系的大將張道藩、張厲生等人還積極奔走於國民黨元老張繼、鄒魯之間,攻擊楊永泰是「投機分子」,鼓動他們向蔣介石進言,黨政大權不能由地方大員一人獨掌,以免形成獨立王國,不能過分寵信楊永泰。而楊永泰也不是吃素的,與之針鋒相對,利用蔣介石對他信任的優勢四處排擠、壓制CC系。

三、政學系四面楚歌,終遭「清君側」

CC系長期以來控制黨務,陳果夫擔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利用職務之便安排本系統的人進入政府任職。楊永泰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秘書長後,情況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了微妙變化。楊永泰利用秘書長的職務,仗著蔣介石的信任,開始插手從中央到地方大大小小官員的安置,發展政學系,CC系的勢力無形之中變得是在逐步退卻,陣地萎縮。1933年陳果夫代替顧祝同,出任江蘇省政府主席,民政廳廳長一職決定派自己的心腹余井塘擔任,可沒想到省政府組閣名單報上來時,楊永泰將其壓住未報。陳果夫知道又是楊永泰使的壞,立刻發來一封措辭強硬的電報:「如有更適當者,請鈞座指定。」見到這封電文後,楊永泰不敢拖延了,遂將前後兩封電報一起呈蔣介石過目。

這本來只是陳果夫的一個姿態,不料這正中楊永泰的圈套。楊永泰即向蔣介石推薦與自己私交甚好的唐肯和辜仁發,蔣介石遂電告陳果夫從二人中選一人。在一省之中,除省主席和秘書長外,最重要的莫過於民政廳廳長一職了。陳果夫見到蔣介石的決定後,氣昏了頭。勉強選了辜仁發。辜仁發最後成了兩派矛盾鬥爭的犧牲品。類似的這種情形時有發生,使CC系感到極大威脅。

1934年8月,杭州機場發生大火,機場燒燬,蔣介石剛從意大利購買的霞飛式轟炸機被燒燬10多架。蔣介石大為震怒,下令復興社「十三太保」之一的行營調查科長鄧文儀徹查。CC包庇主犯,鄧文儀出身黃埔一期,可謂老資格。可他在接受了案件中與之的利害關係人10萬美金賄賂後,便宣佈大火為無意事故。

楊永泰看了鄧文儀的調查報告後,懷疑調查結論,當即請示蔣介石,建議由戴笠去秘密調查。結果真相大白,這乃是一場人為的縱火案。主犯是軍政部航空處處長兼杭州航空學校校長徐培根。徐培根乃是陳果夫陳立夫的親信。他盜用公款套購黃金,虧空300萬無法彌補,遂指使人放火燒燬庫房,以銷毀賬目。不料天氣炎熱,大火蔓延開來,致使飛機被燒。

機場大火案弄清後,徐培根以「通匪」罪槍斃。鄧文儀被免去行營調查科長。楊永泰的做法再次極大地觸動了CC系的利益,也引起黃埔系中一些人的不滿,因為鄧文儀乃黃埔一期的,遭整飭,其引發的後續反映是連鎖的。無形之中,不滿楊永泰的力量開始聚集,逐漸形成群起攻之的局面,楊永泰成為國民黨內的眾矢之的。政學系與CC系的暗鬥也逐漸表面化。

楊永泰攬權,培植政學系勢力,形成政學系在民國政權中一股獨大。而一些黨內元老級人物也不願楊永泰獨控中樞大權,最先起來抨擊楊永泰的是國民黨元老胡漢民,他說:「楊永泰是政學系首腦,和國民黨勢不兩立(指過去老政學系支持袁世凱)。總理在世時受他們的氣很大。」指責蔣介石重用政學系,「把他 (楊永泰)作為親信,是認賊作父」。再加上黃埔系中上層的不滿,他們不斷遊說,之後是CC系的主動攻勢。蔣介石聽多了,不免聯繫一些事情來看,也隱隱感到楊永泰似乎有暗中弄權的跡象。1935年12月17日,張群調任外交部部長,蔣介石命楊永泰接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次年1月兼省保安司令。當時,國民黨內許多人認為這是楊永泰失寵的信號;其實,蔣介石還是信任楊永泰的,對楊的才能也是欣賞的,發配楊為湖北省政府主席,只不過是讓楊暫時避避風頭,以平息各派的不滿情緒而已。

四、到底是何方力量刺殺了楊永泰

1936年10月25日下午,楊永泰在漢口江漢關省政府專用碼頭被刺。究竟是什麼人刺殺了楊永泰?當年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中國共產黨,因為楊永泰足智多謀,為蔣介石出了不少可行的「圍剿」共產黨的計謀,被迫退出根據地,進行戰略大轉移。但77年過去了,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表明是中國共產黨所為。

第二種說法是「復興社」鄧文儀因報復而派人所為。

第三種說法是愛國青年自發組織「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根據審訊的確是他們所為。

「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的發起人叫陳有光,曾參加過「中華革命青年同志會」。上個世紀30年代,面臨日本的侵略野心,他集合了一批「憤青」,組織了「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眾所周知,政學系是親日的。「攘外必先安內」就是楊永泰提出來的。所以,楊永泰就成為「中華青年抗日鋤奸團」的暗殺對象。楊永泰在蔣介石身邊時,警衛森嚴,無法接近,離開了蔣介石,到了地方主政,終於給了這批「憤青」們機會。執行刺殺任務的是陳夔超(化名譚戎軒)和龔柏舟。在逃跑過程中陳夔超為一名殺豬的屠戶攔腰抱住,龔柏舟逃到南京後被抓獲。陳有光後來輾轉逃到貴州山區躲藏起來。陳夔超和龔柏舟被判死刑。還未執行,碰上日機對武漢大轟炸。在解往重慶的途中,龔柏舟跳江得以逃生,陳夔超在押至重慶後被槍斃。

除上述三種說法外,還有第四種說法,說楊永泰是被胡漢民親信國民黨中宣部部長劉蘆隱指使人刺殺。這一說法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

在當時之所以流傳這種說法,個中緣由,也是派系鬥爭所致。劉蘆隱是胡漢民的得力助手,在胡漢民與蔣介石的矛盾衝突中,劉蘆隱時常為胡漢民出謀劃策。這是忠於蔣介石的復興社和CC都不滿的,有了楊永泰被刺一案,他們就想藉機除掉劉蘆隱。於是在審理楊案過程中,CC和復興社聯手,對案情做了手腳,嫁禍於胡漢民派的劉蘆隱。劉蘆隱被捕,宣傳部部長一職由CC骨幹方治長期「代理」。CC達到了一箭雙鵰的目的。

楊永泰被刺,是政學系的一大損失,也是國民黨政權的一大損失。楊永泰死後,蔣介石還經常念叨,對侍從室的人說「楊永泰不死,我們都可以省力不少。」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