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 諸葛亮最器重的人戎馬一生卻沒留下美名

諸葛亮臨死時曾說:「我死之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後來蔣琬、費禕都基本繼承了這個自守的國策,在姜維躍躍欲試的時候總是抑制其行動,每次都只給他不超過一萬的人馬。延熙十六年,執政的費禕不幸被魏國降將郭修刺殺。姜維繼任大將軍後,蜀國再次由守勢轉為攻勢。

姜維字伯約,本是魏國天水郡冀縣人,是遠近聞名的孝子,年少時就希望功成名就,做事不同於常人。後為州從事,參本郡軍事。公元228年他被第一次北伐的諸葛亮收服。姜維當時是被迫投蜀的,卻誰也不料後來對蜀漢最忠心的竟然是這個降將!姜維初投諸葛亮,諸葛亮即高度評價了他「其人,涼州上士也」,闢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糧谷是軍之最要,這個任命足見姜維在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和期望。姜維後迅速遷中監軍、征西將軍,可謂少年得志。與在魏國受到的冷遇和猜忌相比,諸葛亮如此厚待,怎麼不叫姜維肝腦塗地?諸葛亮很重視鍛煉姜維,幾度出兵,都把他帶在身邊言傳身教,教授平生所學,使姜維深切感受到了諸葛亮公忠體國、鞠躬盡瘁的高貴品質,也使他的能力迅速提高。可以說,諸葛亮之待姜維,有師生之誼,也有父子之情。

姜維參與北伐,共計有十一次以上。他最大成績是第七次,即延熙十八年(公元255年)魏國毋丘儉、文欽反叛,司馬師病死的那一次。姜維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經於洮西,王經眾死者數萬人。在諸葛亮手中,最好的也不過曾經是斬首數千人。次年的第八次北伐,是姜維遷大將軍後的第一次,這時他已經54歲了,這次他與鎮西大將軍胡濟約會於上邽。但胡濟失期不至,姜維被魏國大將鄧艾破於段谷,死者甚眾。姜維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景耀五年(公元262年)的第十次北伐,姜維率眾出漢、侯和,為以逸待勞的鄧艾所破,只得還住沓中。此時,蜀軍多次徒勞無功,實力削減;而且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只得在外屯兵,形勢轉為戰略防禦。但姜維的北伐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軍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而且決戰於魏地,蜀漢未受侵擾,就蜀漢弱小的綜合國力而言,成績也是優秀的。。

蜀國一旦停止進攻,魏軍就不請自來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早欲倣傚曹操當周文王,只是功業不顯,所以計劃滅蜀。但此時,唯獨沒有和蜀軍交過手,不知道蜀軍厲害的司隸校尉鍾會贊成攻蜀。司馬昭大怒,派主薄師纂威脅和蜀軍打了多年交道的征西將軍鄧艾,不願去的鄧艾無奈才不得不奉命。於是司馬昭派十八萬大軍,其中鄧艾率兵三萬自狄道攻沓中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兵三萬到武街絕姜維歸路,鎮西將軍鍾會十萬多自駱谷襲漢中,同時還虛張聲勢,假裝做出造船欲攻東吳的模樣。大軍出發時,還有將軍鄧敦說蜀不可討,被司馬昭殺了祭軍。

此時蜀國全國只有十萬人馬,在前線的不過五萬左右。姜維得知消息後,上表劉禪諸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橋頭,以防患於未然。但劉禪誤聽黃皓的胡言根本沒有防禦。鍾會自己率領大軍直撲漢中陽安關,守將是傅僉和蔣舒,蔣舒本為武興督,在位無功,被派去助傅僉守關,因此懷恨在心,見到魏軍前來,就出城投降。胡烈乘虛襲城,傅僉戰死。姜維一聽說鍾會大軍進入漢中,就率全軍向漢中轉移。諸葛緒的三萬魏軍早佔據咽喉要道——陰平橋頭,姜維歸路被斷。不料姜維不愧是諸葛亮的高足,他使用調虎離山之計,做出一副抄魏軍後路的樣子。諸葛緒果然上當,後退三十里。其實姜維只入北道三十餘里,一聞諸葛緒北上,就立刻還軍穿越陰平橋頭。等到諸葛緒知道上當,還師阻截,蜀漢已經通過陰平橋頭一天了。

姜維等退保劍閣,據險而守。此時魏軍發生了第一次內訌,諸葛緒不願聽鄧艾指揮而靠近鍾會,不料正中鍾會下懷,借口他畏懦不前用囚車送回,還兼併其軍。鍾會勸降姜維不成,就猛攻天險劍閣,但無法攻克,而糧食將盡,士卒疲憊,只好準備「高興而來,敗興而歸」打退堂鼓了。

但是,鄧艾偷度陰平景谷道成功!他自陰平道走無人之地七百多里,其地山高谷深,至為艱險,鄧艾帶頭以氈裹著自己滾下山谷,將士魚貫而進。此時江油關守將馬邈主動投降,蜀國令代理都護衛將軍諸葛瞻拒敵,可他不是佔據險要拒守,而是與得到休養的魏軍硬戰,先勝後敗,伏屍數萬,諸葛瞻等戰死沙場,其子諸葛尚歎曰:「父子荷國重恩,不早斬黃皓,以致傾敗,用生何為!」飛馬衝入敵陣戰死。鄧艾又一鼓作氣攻陷雒縣,「黑虎掏心」威脅成都,蜀國無險可守,劉禪在譙周等主降派勸導下決定請降,北地王劉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可貪生怕死的劉禪不納。是日,劉諶哭於劉備廟,殺妻、子後自殺,左右無不涕泣。

六神無主的劉禪派張紹(張紹,張飛次子)和譙周等帶著降書去請降。鄧艾見天上掉下了「餡餅」,很高興地接受了。鄧艾一到成都,劉禪就忙不迭地率太子劉璿及群臣六十多人面縛抬棺來到鄧艾的軍門投降,被鄧艾依東漢鄧禹故事,承製拜為代理驃騎將軍,蜀漢就此滅亡。蜀漢的滅亡,為晉的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論功,鄧艾是當之無愧的滅蜀第一功臣。劉禪又派人去廣漢郪縣命令姜維等投降,姜維等得到命令,「將士鹹怒,拔刀斫石」,但無奈只得到鍾會軍中投降。

《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