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史上孫權 甘當「第三者」坐收「漁翁利」

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到底有什麼本事,讓這位大奸雄刮目相看呢?其實,是孫權採取了正確的策略,不但保住了江東,還成了三分天下的主人。孫權給自己的定位就是「第三者」,他一般不主動攻擊別人,但一旦有油水,決不放過。所以,三國之中,他用力最少,受益最大。建安五年,18歲的孫權剛剛繼位,見到魯肅,詢問方略大計。魯肅道:「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守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祖之業也。」

魯肅這番話,提出了孫吳在江東立國和發展的總戰略決策。他認為「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具體步驟分為四步:第一,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變。這在赤壁之戰後實現了。第二,相機攻取荊州,盡佔長江中下游地區。這在建安二十四年呂蒙襲殺關羽後也實現了。第三,建號稱帝。公元229年,孫權稱帝,這也實現了。第四,統一天下。最後一步,沒有實現。孫權採用了魯肅的建議,作為基本國策。在孫劉聯盟之下,終於擊敗了曹操,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但是此後,主要是劉備和曹操兩人鬥來鬥去,孫權一般都在旁邊觀看,形勢有利的時候,他再動一下手。收復荊州,就是一個大手筆。

在荊州問題上,孫劉兩家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赤壁之戰後,兩家在荊州問題上的矛盾日益突出。後來劉備全力和曹操周旋,關羽也從荊州進攻曹操。孫權見形勢大好,就派呂蒙進攻荊州。糜芳、傅士仁叛降,關羽敗走麥城,被俘遇害,荊州遂為孫權奪去。殺了關羽後,孫權意識到將面臨一場重大危機。為了防止蜀、魏夾擊的危險,孫權首先力求避免和劉備的生死相拼,不惜屈尊下就,向劉備求和,並做出一些重大讓步:將孫夫人送回成都,縛還糜芳、傅士仁,歸還荊州,希望重新與劉備「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但劉備傷關羽被殺之痛,斷然拒絕。孫權看到與劉備的決戰已不可避免,就立即向曹丕寫表稱臣。曹丕於是派使者到東吳,封孫權為吳王,加九錫。當時許多大臣反對這樣做,但孫權不顧眾人阻撓,親率百官出城迎接魏國使者,恭順地接受了曹丕的封爵。

孫權這種策略,根本上扭轉了三國鼎立格局將被打破所帶來的嚴重後果,避免了曹蜀聯手攻來的滅頂之災。以策略的靈活性為軍事上的勝利贏得了時間和條件。後來吳蜀彝陵之戰,陸遜大敗劉備,使蜀軍元氣大傷。而曹丕始終保持中立,未來趁火打劫攻擊吳國,都是他善於應變的結果。劉備死後,諸葛亮恢復了孫劉聯盟,孫權重新當了「第三者」,坐觀諸葛亮和司馬懿鬥法。當蜀國和魏國在戰爭中逐漸削弱的時候,吳國則保持了發展和強大,乘機向遼東和海上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說得容易,做起來太難了。很多人都沉不住氣,見別人爭得你死我活,也忍不住要伸手。一旦時機不對,就可能使自己成為鬥爭的焦點,反而弄巧成拙。要吃這頓美味,也得下一番功夫。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