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戰屢敗的夏侯惇為何還能受到曹操的重用

夏侯惇簡介

夏侯惇(?-220年),字元讓,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曹魏開國元勳,漢朝開國功臣之一夏侯嬰的後代。

少年時以勇氣聞名於鄉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將領之一。多次為曹操鎮守後方,曾率軍民阻斷太壽河水,築陂塘灌溉農田,使百姓受益,功勳卓著。歷任折衝校尉、濟陰太守、建武將軍,官至大將軍,封高安鄉侯,死後謚為忠侯。

夏侯惇一生雖多在軍旅,但仍不忘治學。他常親自迎師,虛心求教。他為人儉樸,所得賞賜全部分給將士。一生不置產業,至死家無餘財。

在演義中,夏侯惇是一位驍勇善戰的悍將,拔矢啖睛讓讀者印象深刻。但是演義畢竟是演義,在正史當中,夏侯惇名位很高,可說是曹營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狠角色。可是,夏侯惇憑什麼享有高官厚祿呢?

大家都知道曹操的祖父曹騰是個太監。曹騰自然無後,其子曹嵩是過繼的夏侯家的孩子。夏侯惇就是曹操的親堂兄弟。但是曹操的兄弟很多,比如夏侯淵、曹洪、曹仁,都和曹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為何唯獨夏侯惇最受曹操尊重、信任呢?

夏侯惇也曾經率軍作戰,但是屢戰屢敗。

那一年,曹操為奪取徐州,解除後顧之憂,假借為父報仇,進攻徐州。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可沒想到好兄弟張邈勾結呂布從身後捅了曹操一刀。曹操急忙撤軍,大軍回歸需要時間。在兗州境內主持政事的有兩個人,文官以荀彧為首,武將以夏侯惇為首。

當時變亂突起,各位官員態度不明,許多人在徘徊觀望,準備背叛曹操投降呂布。呂布節節勝利,攻佔兗州絕大多數的城市。曹操的家人住在鄄城,隨時可能陷落,夏侯惇從濮陽出發,率領軍隊輕裝前進,沒想到半路上遇上呂布主力。夏侯惇下令死戰,勉強擊退呂布。可呂布攻佔鄄城只是虛晃一槍,真正的目的是奪取兗州重鎮濮陽。濮陽是曹軍儲存糧草鎧甲軍器的地方。濮陽一失,夏侯惇軍心大亂。混亂之中,堂堂一軍首領夏侯惇竟然被呂布手下的奸細綁架。正史當中用比較多的筆墨描繪了這次綁架。可惜主人公夏侯惇默默無言,整場秀中都沒有任何出彩的言行。反倒是夏侯惇部下韓浩挺身而出,斥責劫匪,表示絕對不會因為綁架的是將軍,就不抓捕敵軍奸細。幸好劫匪膽小,被韓浩一番恐嚇之後棄械投降。

後來,曹操聽說了這件事情,不但沒有安慰夏侯惇,反而對罔顧夏侯惇性命的韓浩多番表彰,認為「卿此可為萬世法」,規定以後凡是有被劫持的事件發生,大家不必顧忌人質的性命,盡力殺掉劫匪就好了。曹操對夏侯惇為將能力的不滿和輕視,從這件事中略微可以窺見。

之後,夏侯惇跟隨曹操出戰呂布,被流箭射傷了左眼,性命垂危。雖然後來夏侯惇終於康復,曹操心中卻多少有些愧疚,於是沒有追究夏侯惇戰敗的罪責,讓夏侯惇繼續擔任陳留、濟陰地區的長官,但從此之後就沒有讓夏侯惇領軍作戰了。

(關於夏侯惇的瞎眼,史書描述得非常生動。「拔矢啖睛」讓獨眼將軍夏侯惇名滿天下。可是,正史中的夏侯惇對於瞎眼,不像演義那樣坦然,更沒有吃掉自己眼睛那麼誇張。當時軍中有夏侯惇,夏侯淵兩位名將,大家為了好區別,就稱呼夏侯惇為「盲夏侯」。夏侯惇很不滿這個外號,心理壓力很大。每次照鏡子的時候就會生氣,夏侯惇一生氣就把鏡子摔在地上。幸虧那時候的鏡子是銅鏡,不然夏侯惇不知道要毀掉多少鏡子。)

夏侯惇指揮軍隊不行,管理百姓倒是一把好手。

在擔任地方官的幾年,夏侯惇政績出色。有一年大旱,大旱之後蝗蟲四起,莊稼幾乎顆粒無收。糧食一斷,前方作戰的軍隊就無以為繼。夏侯惇就截斷大壽河水,建造了一個大型水庫。夏侯惇親自到工地上挖土背泥,讓老百姓很是感動。水庫建好之後,夏侯惇督促百姓栽種粟米,讓老百姓又有了活路。夏侯惇的水庫修建的很牢固,直到魏國滅亡的時候依然還在使用。老百姓都很感念夏侯惇。

因為管理地方有功,在曹操奪取洛陽等地之後,夏侯惇被任命為河南尹。洛陽本是東漢國都,富庶繁華,可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早就殘破不堪。夏侯惇招撫流民,安排就業,鼓勵耕作,幾年下來,洛陽地區又恢復了勃勃生機。後來,曹操和袁紹在官渡對峙,夏侯惇負責後勤工作,從牙齒縫中給曹操調配到了足夠的糧食,成功渡過了軍糧匱乏全軍敗退的危機。也因為這個功勞,在袁紹被攻破之後,夏侯惇以河南尹的身份被任命為伏波將軍,在曹軍眾將領之中第一個擁有了便宜從事的權力。

在楚漢爭霸之時,劉備和項羽在前線作戰,屢戰屢敗。可是每次敗歸關中,蕭何總能夠為劉邦重新組建一隻部隊,給劉邦提供足夠的錢糧支持,讓劉邦能夠放手作戰,沒有後顧之憂。於是,當劉備評定功臣的時候,認為蕭何功勞第一。

正史中的夏侯惇作戰能力平平,沒有拿的出手的戰績,唯一的一次獨立領兵作戰還以失敗告終。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夏侯惇沒有為將之才,卻有治民之才。曹操在兗州之時,夏侯惇管理陳留、濟陰,為曹軍提供軍糧,成績斐然。曹操對陣袁紹之時,又是夏侯惇負責後方調度,解除曹操後顧之憂。曹營之中,夏侯惇堪比劉邦手下的蕭何,是個很好的管家。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上表朝廷,前後加封夏侯惇一共兩千五百戶,為曹營眾將第一人。建安二十一年,夏侯惇跟隨曹操征討孫權,被任命督全軍二十六支部隊。大戰結束之後,為了表彰夏侯惇的功勞,曹操特意賞賜給夏侯惇歌姬和樂器。曹操在命令中說,當年春秋時代的魏絳因為提出和「和戎」之策,和晉國附近的一些少數民族結盟,雙方停戰,就能夠接受歌姬樂器的賞賜,何況是將軍您呢!

當然,曹操此舉還有深意。曹操一方面很信任夏侯惇,畢竟兩人是兄弟關係,夏侯惇為人也穩重謹慎,另一方面是曹操瞭解夏侯惇將才不足,雖然擔任全軍都督,但並不適合率軍出戰,只要穩住後方就好。

這一年的五月,曹操被封為魏王。魏國建立之後,軍中眾將都接受了曹操任命的職務,唯獨夏侯惇依然是東漢的官職。夏侯惇心中不安,雖然說曹操對夏侯惇非常好,經常在百官面前,和夏侯惇同乘一輛車,讓夏侯惇可以隨意出入曹操的臥室,但是君臣關係一定要明確。

當時,夏侯惇是漢獻帝任命的前將軍,曹操是漢獻帝任命的丞相,二者同為漢獻帝的臣子,兩人官階相差不大。多年之前,曹操需要有尊崇漢室這樣一件外衣,可現在曹操羽翼豐滿,已經獨立建國,諸位將領都已經在曹操手下擔任官職了。唯獨一個夏侯惇依然還是漢朝官職,自然顯得格外另類。

夏侯惇是個聰明人,自然看得懂朝局。如坐針氈的夏侯惇主動求情出任魏國官職。接到夏侯惇的請求,曹操開始還不同意,曹操說:「我聽說最優秀的君王是把臣子做老師,次一等的君王是和臣子做朋友。將軍您是尊貴而有德行的人啊。像我這個小小的魏國,怎麼能夠委屈您,讓您來做臣子呢?」曹操的回復中滿是對夏侯惇的敬意,不過仔細品味卻也有弦外之音,畢竟夏侯惇再怎麼優秀,曹操再怎麼謙遜,依然是君臣關係。

當夏侯惇再次請求之後,曹操答應了夏侯惇,任命夏侯惇為魏國的前將軍(當時軍中的最高將領)。等到曹操去世之後,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夏侯惇更被任命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成為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夏侯惇和曹操有兄弟關係,有治民之才,又懂得謙遜退讓,明白臣子的本份,夏侯惇才能成為曹營眾將第一人。

《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