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差點讓闖王李自成進不了北京城的人是誰?

周遇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滅亡。佔領北京城後,李自成的兵將們除了忙著到處抓人找錢外,經常會說一句話:「要是明朝還有一個周總兵,我們怎麼可能進得了北京城!」拿著李自成的工資,誇著老朱家的人,這是典型的吃裡扒外。然而李自成知道後,卻沒有責罰任何人。因為他明白,他們說的是一個他永遠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兵將們口中的這位「周總兵」,本名周遇吉,遼東錦州衛人。

錦州,位於東北入關要道,是明朝遼東防禦體系的重要據點,換句話說,這裡是軍事前線。據史料分析,周總兵小時候應該經常參加打架鬥毆之類的活動,因為錦州地處前線,所以一幫人打架也不用什麼板磚啤酒瓶,而是直接用大刀長矛弓箭,真刀真槍地幹。周遇吉就是在這血與火的激情歲月中成長起來的。史書說周遇吉「少有勇力,好射生」,其箭法到底如何,史未詳載,但從他後來的成就來看,即便不能百步穿楊,穿個把人應該還是可以的。轉眼間,周遇吉長大了,來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面臨著就業這一人生抉擇。幾經思考,他選擇了一個當時很不好的職業-士兵。

和現在不同,那時候當兵既不是應盡的義務,也不怎麼光榮,參軍打仗無非是混碗飯吃。而且在當時,士兵就是粗人的代名詞,高級軍官還備受歧視,何況基層小兵!還好,當兵後的周遇吉憑著超人的膽識和小時候練出來的高超武藝,"戰輒先登",在部隊混得相當湊合,不久就當上了京營游擊。

所謂京營,就是明朝的禁衛軍,專門保護皇帝,成員基本上都是靠家庭背景和裙帶關係取得職位的官宦子弟。和有錢人的孩子一起上班,周遇吉顯得很激動,但他還是和以前一樣,按時出操訓練。旁人都笑他傻,他也不惱,只是淡淡地說:「公等皆紈褲子,豈足當大敵?何不於無事時練膽勇為異日用,而坐糜廩祿為?」

就這樣,周遇吉每天都認真訓練,從不缺勤,日子過得很平淡,但很充實,直到崇禎九年(1636年)。這一年,皇太極來了,把北京城給圍了,大明經過這麼一番折騰,國勢日衰。而周遇吉則因為戰鬥勇敢,打了幾個勝仗,連升兩級,做到了前鋒營副將。

此後的數年間,周遇吉一發不可收,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打了無數勝仗,殺了無數敵人,在崇禎十五年榮升山西總兵官(相當於山西軍區司令)。這是明軍中的高級將領,位高權重,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能做到這個份上,已經是相當成功了。可當周遇吉累得半死爬到人生的巔峰的時候,他卻發現這裡一片廢墟,遍地垃圾,而這個亂丟垃圾的人就是李自成。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李自成佔領整個陝西,並準備進攻山西。山、陝之間的黃河,就成了阻擋李自成進入山西的最後一道屏障。得知李自成即將進攻山西的消息後,周遇吉一面積極佈防,一面向朝廷打報告,請求支援。朝廷接到報告後當即命令副將熊通領兵馳援。雖然朝廷的效率很高,援兵很快就來了,但周遇吉依然很有意見-援兵的數量不足。需要佈防的區域大約有一千多里地,最少也得好幾萬人防守,而熊副將帶來的只有2000人。2000人守一千多里地,平均兩個人一里?

其實朝廷也是沒辦法。他們也知道山西一丟,京城就危險了,但十幾萬精銳在兩年前全讓皇太極在關外的松錦大戰中給包了餃子,實在是派不出兵了。有2000總比一個沒有強,湊合著用吧。所謂人生處處有「驚喜」,令周遇吉意想不到的是,就連這區區2000人他也沒得到,因為他們投降了。特別是熊副將,連敵人的面都沒見著就投降了,其對形勢的敏銳判斷力和行動的迅速程度著實令人歎為觀止。

投降的人為了取得新主子的信任,一般都會做出一些對不住老主子的事,以顯示自己與舊勢力決裂的決心,俗稱「投名狀」。熊副將當然也不例外,他的投名狀就是要勸降周遇吉。儘管事後證明,這是個比較缺心眼的舉動,但從當時的情形看,卻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的-李自成領兵百萬進攻山西,銳不可當,明軍則勢單力薄,節節敗退,所以熊通對勸降周遇吉信心爆棚。

說客到後,周遇吉並未拒絕,而是親自接見。由於雙方都是武將,大家也不玩虛的,簡單寒暄之後就進入正題。一時間,熊通唾沫橫飛,滔滔不絕,大談投降以後的光明前景和美好藍圖,周遇吉則一直不答話,只是閉著眼睛,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熊通發言完畢,現場陷入死一般的寂靜。周遇吉等的就是此刻。他大喝一聲:把熊通拉出去砍了!聽見周遇吉要砍自己,熊通立刻傻了眼:大哥您變得也忒快了吧!熊通不懂周遇吉。周遇吉之所以讓他進來,讓他把話說完,不是想投降,而是想向他借一樣東西-他的人頭。因為他要用這個人的腦袋告訴所有人:敢投降者,死!

在熊通人頭落地的那一刻,周遇吉明白,他不僅是處死一個小小的副將,更是將自己的後路給堵死了。破釜沉舟。來吧,李自成,我等著你!得知熊通被殺的消息後,李自成大怒,當即率領大軍包圍了周遇吉駐防的寧武城,發誓要用鐵和血來教訓一下這個不識時務的周總兵。不過李自成雖然惱怒,但畢竟久經戰陣,十分清楚寧武城的防禦能力,因此他並未立即發動進攻,而是派人圍城喊話,搞勸降。

雖說李自成態度很友好,但周遇吉明顯不好客。面對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的李自成,周遇吉接待他的只有一大坨鐵蛋子-炮彈。自打李自成一來,周遇吉就開始用大炮轟,連著轟了好幾天,轟死了近萬敵軍。儘管損失慘重,但李自成並不著急,因為炮彈總有用完的時候,所以他一直在靜靜地等待著。果然,周遇吉的這種打法造成了火藥的大量消耗,庫存火藥很快告罄。李自成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在寧武城炮聲停止的那一刻,李自成當即命令縮小包圍圈,加緊攻城。

面對大順軍潮水般的強大攻勢,有人害怕了,就勸周遇吉不妨學學姜維,先假意投降,以後再找機會反正。周遇吉雖然不算聰明,卻並不傻,他很清楚這個部下的真正意思,當即斥責道:「若輩何怯邪!今能勝,一軍皆忠義。即不支,縛我予賊!」雖然喝止了部下,但周遇吉明白,他是該採取點措施了。一天,寧武城久閉的城門終於打開了,隨即衝出了一隊衣甲不整的老兵弱卒。見明軍出城,早已心焦氣躁的李自成手下意識到這是個攻城的好機會,趕緊發力猛攻。明軍哪禁得起這樣的打法,紛紛敗退入城,李自成的大順軍迅速攻進城中。

那一刻,李自成和周遇吉的嘴角都露出一絲笑容。就在數千大順士兵都已入城的時候,他們身後的城門突然關閉,那些老兵弱卒也不見了蹤影。大順軍頓時意識到上當了,趕緊組織突圍,但為時已晚。原來,這是周遇吉的策略:引狼入室,關門打狗。寧武城久攻不下,李自成大怒,下令調集大炮轟擊。寧武城牆大面積坍塌,大順軍趁機進攻,寧武城眼看就要被攻破。在這危急時刻,周遇吉來不及多想,立刻派人修復城牆,哪裡壞了修哪裡,隨壞隨修。

在明軍這種不要命的做法面前,李自成害怕了。造反十幾年,什麼樣的人都見過,什麼樣的仗都打過,卻從未見過這樣不怕死的兵,沒打過這樣硬的仗。「這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啊!」李自成發出一聲感慨。就在李自成考慮放棄的時候,有人獻計:咱們人多,十個打一個,輪番進攻,一定能打下來!這就是人海戰術,很有效,不過很無恥。這個獻計的人的名字沒有留下來,但他無疑是個狠人。

寧武城就這樣被攻破了。周遇吉拔刀奮戰,力竭被擒時大罵不止。吃夠了苦頭的大順士兵惱恨不已,亂箭齊發,射死了他。周遇吉走了,走得很慘,很爺們兒。後來的南明朝廷為表彰他,特地在南京為他建了所旌忠祠,四時祭拜。不知當年那些嘲笑他的紈褲同事是否還在,若在,不知他們看到周遇吉的祠廟後會是什麼樣的感受。

《李自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