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談判
李鴻章作為中國晚清時期外交第一人,多次代表清政府和其他國家進行談判,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甲午中日戰爭後李鴻章與日本的談判,當時甲午中日戰爭剛剛結束,中國作為戰敗國的身份前往日本談判商議《馬關條約》的相關內容。
在赴日本談判時,李鴻章作為戰敗國代表的身份,這個身份讓他在談判初期處於劣勢,但李鴻章因為是軍人出身,所以他有著一股子不服輸不妥協的氣節。談判還未開始李鴻章就遭到了日本民眾的襲擊導致他面部受傷,李鴻章很好的把握了日本民眾挑起事端的這件事,向日方提出條件要求減少賠銀數目,日本方面由於擔心中國民眾發難,所以同意了李鴻章的這個要求。在接下來的談判中李鴻章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在日本政府的威逼利誘下堅持不妥協,最終在他的努力下將中國的損失降到了最低。
後來李鴻章回憶起這次談判感慨道「和日本的談判等於是城下之盟,你已經敗給人家了還有什麼好談的,我去談判的時候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將國家的損失減到最小,我希望能通過我的努力讓國家的銀子能少一兩是一兩,土地能留一方是一方」。李鴻章雖然沒有改變《馬關條約》的實質,但是他的這次談判在晚清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
李鴻章只是一名臣子,縱然他再有抱負再擅長於談判,也改變不了清政府的命運。
李鴻章淮軍
淮軍又稱為淮勇,它是由李鴻章建立的一支軍隊,在晚清時期這支軍隊主要負責國家的保衛工作,而且這支軍隊多次參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和對列強的反侵略戰爭。
淮軍由李鴻章在1862年建立,建軍地點在清朝安慶。這支軍隊是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指示下,招募的一些勇猛壯士建立的。建立初期人數就多達多六千五百人。淮軍剛建立就被派往上海參與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這次鎮壓活動結束後,淮軍人數擴張高達六萬多人,隨後淮軍又被派往江蘇與湘軍配合對太平天國軍進行又一次的剿殺。
淮軍在李鴻章和曾國藩的帶領下進行擴張和補充武裝力量,逐漸發展中的淮軍成為了清朝政府的第一軍隊。淮軍除了人數眾多,而且他們的武裝力量也比其他清朝軍隊更好的,同時淮軍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支近現代軍隊。相比較於其他的傳統軍隊,淮軍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水師的軍隊,而且淮軍的武裝力量也是不容小覷的,淮軍不僅僅擁有普通的陸軍軍隊、水師軍隊,而且還有火炮隊和洋槍隊。由於李鴻章在成為曾國藩幕僚之前曾致力於團練,所以李鴻章為淮中挑選的大小將領,大部分都是來自於他自己的團練隊伍,這批將領後來成為了我國民國時期的軍閥。
除了參加過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淮軍參加的大小戰役也是很多的,比如1884年的中法戰爭,還有在歷史上較為著名的甲午中日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