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末期王翦滅楚為什麼非向贏政要兵60萬?

戰國末期王翦的滅楚之戰是非常值得一提的,從此戰當中你完全可以看出王翦作為帥才的大格局眼光以及老將用兵的非凡謀略。

公前224年秦王贏政決定發動滅楚之戰,針對滅楚之戰秦王同時問李信和王翦需要多少兵力,李信回答「二十萬足矣」,而王翦回答則是「非六十萬不可」。在秦王看來,王翦應該真是老邁無能了吧,於是將二十萬秦軍交給李信,出征滅楚。

應該來說李信還是有兩把刷子的,率領二十萬大軍,兵分兩路,高歌猛進,很快就攻陷了郢都。但好景不長,被楚將項燕以誘敵深入的戰術擊敗,秦軍被迫退回秦國。

秦王無奈,只好重新讓王翦出征,並且同意了王翦堅持的六十萬大軍的兵力要求。

那麼一個問題就來了,王翦為什麼非要動用六十萬大軍出征滅楚呢?

站在王翦的立場和角度上,熟讀一下兵書,總結一下「長平之戰「的經驗教訓,再觀察一下楚國的國情你可能就明白了。

此戰的關鍵就在實現戰略目的——滅亡楚國,而滅亡楚國的先決條件就在於殲滅或者徹底擊潰楚軍。(欲滅其國者,先滅其軍)那麼楚軍在哪裡?楚軍因為封君制分散在楚國各地,所以滅亡楚軍的先決條件就是讓楚軍集中起來。那麼如何才能讓楚軍集中起來呢,辦法只有一個——重兵壓境,而且還是越多的軍隊越好,這樣自己在完成軍隊集結,重兵壓境的同時,楚軍也會完成集結前來應戰。為殲滅和擊潰楚軍創造有利條件。

果然,當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到達楚境之後,楚軍的四十萬大軍也完成集結同時到達,秦楚兩軍統帥的心理戰開始打響。

首先說秦軍,王翦的心理有必勝的信念,可沒有必勝的把握。(這很正常,戰場是一個動態化的過程,沒有人在未戰之前有必勝的把握,只能隨機應變)情況對於秦軍來說並不好。拜李信所賜,秦軍新敗,逃回的秦軍將失敗的陰影傳遞給全軍,所以王翦此時最重要的事是紮住陣腳,穩定軍心。想想對面士氣旺盛的楚軍,王翦希望對方最好此時不要發動進攻。

而楚軍這邊攜戰勝之威,正準備和秦軍放開手腳再次大戰一場,可惜主將項燕不通兵機,被秦軍的人數和氣勢所鎮懾,一時也不敢輕舉妄動。(項燕不知道如果他此時發動進攻楚軍至少有六成把握能夠戰勝,自古道,戰以士為主,士以氣為先,此時不打更待何時。)

戰場的態勢就在一年的對峙中發生了根本性轉變。

一年以後,當王翦問自己的部下士兵都在幹什麼時,他得到的回答時他們都在扔石頭玩,王翦明白,秦軍已經徹底走出失敗的陰影了,這樣的軍隊只要稍加整肅就可以使用了。

而楚軍這邊項燕的判斷完全失誤,一開始項燕為秦軍的人數和氣勢所懾,按兵不動,貽誤戰機。長達一年的對峙讓他對於秦軍重兵壓境的目的產生了懷疑,他判斷秦軍可能不是來和楚決戰的,而是戰敗之後,擔心楚軍報復,才重兵集結邊境,應該不會發生什麼戰事(這個判斷看似有道理,但在秦軍沒有主動撤退之前應該打起十二萬的警惕之心。)另外一方面楚軍的後勤供應可能也出了問題,所以項燕決定,全軍回撤。王翦趁著楚軍東撤之機,全軍出擊,楚軍戰敗。(避其鋒芒,擊其惰歸)

有了王翦成功的案例,我們回過頭來分析一下李信戰敗的原因。

第一,李信戰敗輸在器宇,格局上。

雖然有和王翦從軍征戰的戰功,但李信畢竟只是一員勇將出身,所有的經歷就是在前線領兵衝鋒,根本不明白他取勝的基礎都是在三軍統帥帷幄之間運籌的,只是戰爭全局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第二,李信敗在驕傲輕敵上。

在李信看來,只要兩路大軍奔襲突進,攻陷楚國都城郢都戰爭就結束了。孰不知,即便他兩路大軍攻陷郢都,只要楚國的貴族和楚軍主將逃出,他們一樣可以在異地完成軍隊集結,實力猶在。不但不能擊潰楚軍,反而激發楚軍復仇決戰之心(想想《亮劍》中的李雲龍你就明白了,他絕對是讓日本人頭痛的角色)。而楚軍的散兵游勇對秦軍漫長的後勤補給線將產生重大的現實威脅。秦軍的戰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原文來自歷史大學堂的頭條號)

《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