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秦帝國的第一代領導人,秦始皇是不是未曾想過換一口氣,改變秦歷來奉行的暴力統治措施。然而,“暴”在某個歷史階段其實是一種合理的管理制度,秦始皇作為統一王朝的第一代管理者,六國剛剛滅亡,而秦對於他們而言,完全是一個外來的武裝政權,民間反抗情緒持續發酵,反抗武裝也相當活躍,在這個坐穩江山的關鍵階段,對異己力量實施暴力打擊,實施暴力管制,是每一個想要立足的新生政權都不得不去做的,雖然暴力可能導致統治危機,但沒有適度的暴力更會連統治都談不上。
問題在於,維繫一個政權的可持續發展,在穩固下來之後,就得實行管理轉型,要換一口氣,第一代國家元首嬴政,有沒有這個打算?從歷史的記載來看,是找不到蛛絲馬跡的。但有一點跡象表明,秦帝國內部對於秦的暴力政策,並非鐵板一塊,而是有分歧的,而這個分歧的代表就是公子扶蘇。始皇三十五年,即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坑殺術士,也就是史上所傳說的坑儒,管理層內部就出現不同的聲音,公子扶蘇向父親提出抗議:“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這是秦管理層內部對暴政管理制度發出的第一個反對的聲音。秦始皇對這種政治訴求的態度是:“怒”。
扶蘇姑且算是一個改良派,秦始皇對這一派人的代表實施了政治流放,扶蘇被派遣去北部軍區當“政委”,輔助總司令蒙恬開展守邊工作。秦始皇的這種安排應該是頗具用心的,他可能意識到秦一貫實行的暴力政策還有很大的慣性,而且在他手上還會達到巔峰,不可能在他任上結束,嬴政必須利用這股政策的力度和慣性,奠定一個國家的法制基礎,打造好政治框架,乃至一切的經濟基礎。而當時執行暴力高壓政策的,不止是秦始皇一人,還有一個集團,這類人佔據政權的高地,覆蓋全國的行政司法軍事領域,扶蘇在他們眼裡無非是一個異類。秦始皇也許覺得有必要將扶蘇保護起來,而最好的保護就是邊緣化,安排到邊疆地區去,而且在流放扶蘇後,一直沒有確定新的接班人,這其實是秦始皇為實行管理轉型而下的重要一步棋。
還有重要的一點,扶蘇到邊疆地區不是純粹的文職人員,而是和秦帝國最強大的軍團結合,等於給了他一個利器,方便他適當的時候操作。而在完成這個政治小動作的同時,秦始皇的政策似乎沒有鬆動,但他的心態似乎在改變,有一個這樣的細節:就在流放扶蘇的第二年,秦始皇收到一塊玉璧,同時還收到一條信息:“祖龍明年死”,這是民間對暴力政策的一種情緒反彈,希望管理者第二年就死。奇怪的是,秦始皇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組織各種力量在民間實施搜索和屠殺,他的反應是“默然良久”,他可能是在反思現有政策了。一代暴君的非暴力反應,說明當時的暴力政策在疲軟,執行人的心態也在疲軟。
對於扶蘇的保護和重視,不是筆者的猜測,歷史上還是揭示了答案,秦始皇死於視察工作的專列上,最後指令就是:長子扶蘇回咸陽主持喪事。這點睛一筆把所有謎團都解釋清楚了,在秦始皇心裡,扶蘇其實就是真正的接班人。而趙高對此的解讀也說明了問題:喪事主持人當然是新的國家領導人。以趙高為首的官僚,是暴政政策既得利益者,從他們的恐慌反應來看,秦始皇確實想更換管理作風了。因為扶蘇是當時眾所矚目的仁義政治路線執行人,是政治路線的轉換者,民間對扶蘇將來改變管理路線有著相當的期待,以至於後來的陳勝吳廣還要打著他的旗幟。
政治政策將會大變,對於原有的班子,有著發展眼光的先帝,是沒有興趣去保護的,先帝注重的是發展規律,而不是老友情誼,該犧牲的就犧牲吧,也許先帝早就做好讓原有班子陪葬的打算,這引起了舊有官僚機構的恐慌。扶蘇一旦回歸,出於自保,他們必須出手,因此導致靈位前矯詔,拉攏立場不穩的李斯,撲殺前一代元首指定的接班人。老臣李斯的心態極其複雜,在先帝的眼裡,他應該是新班子的成員,然而,老李在某個時候是個很不聰明的人,他把自己和舊有班子捆綁得太緊了,缺乏一點超然的姿態。在關鍵的時候只想到自保,而不是想到開創政治新局面,他居然屈從了,一個政治人物自私到這個地步,充分暴露了他是政客而非政治家的面目。老李的格局還是沒有跳出倉庫老鼠的境界。
有人可能奇怪,秦始皇指定一個政策風格完全和自己相左的人繼位,為什麼呢?政治這玩意很奇妙,上一代元首眼中的接班人,不一定是忠實執行他路線的人,有智慧的元首不一定注重自己政策的順延,而是注重政策的自然轉換,他可能會找一個能改變的人,而不是找一個堅定繼承的人。因為有些事情在先帝任上不方便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務,要給後來人空間。瞧瞧葉利欽指定普金,你就明白了。
趙高的得逞,秦帝國沒有及時完成轉型,一者因為秦皇的猝死,還來不及動手給扶蘇開路;二者因為缺乏溝通,無法斷定扶蘇有沒有領悟父親流放他的政治動機。倒是北部軍區司令蒙恬點明了,當朝廷賜死扶蘇的矯詔到來時,蒙恬制止說:“皇上讓你監管一支三十萬人的精銳軍隊,肯定不偶然,再等等看。”話講得很明白,扶蘇為什麼還選擇聽命自殺呢?這說明始皇父子處於一種信息未能溝通的狀態,從公元前212年流放到公元前210年的三年當中,帝國的管理者和接班人:嬴政扶蘇父子,可能沒有進行過任何交流,扶蘇沒有從父親那裡得到任何有效的指示或暗示。因此,扶蘇也就沒有任何信心去確認這是一次假命令。很可惜,如狼似虎的數十萬北部軍團,秦始皇給兒子扶蘇的一手好牌,卻因為其仁義懦弱的個性給浪費了,這是怎樣的坑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