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怎麼死的?漢高祖劉邦是漢朝開國皇帝,高祖十二年,劉邦因討伐英布叛亂,被流矢射中,其後病重不起,公元前195去世。歷史上的劉邦真的是這樣死的嗎?還是另有他因?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高祖擊布時,為流失所中,行道病。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 病可治。」於是高祖謾罵曰: 「吾以布衣持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而罷之。
這裡醫生說劉邦的病可以治好,而劉邦卻破口大罵,說我一個窮人,能夠憑著一雙手就取得天下,這都是命。我是生是死都是由上天決定的,不是你醫生說了算的,結果不讓醫生給人治病,給了醫生出診費,把醫生趕走。
這一席話乍聽之一似乎頗有道理,而實際上卻有悖常理,能治好而不治的確蹊蹺。難道劉邦如此看的開生死嗎?還是這其中有什麼奧妙呢?有人猜測事實的真相是:劉邦之所以這麼做是害怕被醫生毒死,而這個醫生是呂後找來的良醫,也就是說,劉邦是害怕呂後下毒手!
細細回讀史書,越來越發現很多端倪,下面結合史記中的史實和人之長情略作推斷之。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的是呂後是具備取代劉邦的能力和勢力的,這是劉邦之所以害怕的原因之一。呂後的兩個兄弟皆在軍隊中擔任要職,在軍事上呂後有支持和保證。
而劉邦之諸多重臣對呂後也頗敬畏,我們可以從陳平、周昌、彭越等人和呂後打交道時候的表現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呂後沒有這樣的勢力,劉邦或許根本不需要害怕。事實上,從太子之爭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出呂後勢力之大,已經不是劉邦所能撼動的了的。
而太子之爭,卻是劉邦之所以害怕的根本原因和呂後最主要的殺人動機,劉邦對戚姬和其子趙王如意的喜歡是眾人皆知的。雖然現在暫時確立了孝惠的太子之位,但是隨著趙王如意逐漸長大,在劉邦的支持之下,難保不會對孝惠產生威脅,這一點劉邦和呂後都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說呂後第一個殺人動機是怕的話,那麼第二個就是恨,呂後對劉邦的恨可以從劉邦死後其對戚姬的處理上看出來,沒有對劉邦的愛,就不會對戚姬如此的恨。斷手足,去眼,煇耳,飲啞藥,置之於廁所中,號曰人彘,每每讀此段,都令人心痛,不知戚夫人此時何感何想。
既然呂後對劉邦既恨且怕,又有很大的政治和軍事實力,為何卻一直沒有動手呢?答案就是彭越、韓信、黥布還活著,這三個貨是劉邦滅項羽的頂樑柱,哪一個都不是善茬。除了劉邦,誰也鎮不住,其實,與其說劉邦害怕他們,不如說呂後更忌憚這三個手握重兵、能征善戰的主,我們且看史記中記載的這三個人是如何死的。
彭越被劉邦找了個謀反的借口,囚禁在洛陽,但是劉邦還是寬赦了他,只不過貶為庶人,發配到四川。結果發配途中遇到呂後,彭越向呂後求情,呂後假裝答應,帶他回到洛陽。卻對劉邦說:「彭越是個人物,你把他發配到四川,恐怕將來會有麻煩啊,還是早點殺了的好!」史記原文如下:
於是呂後乃令舍人告彭越復謀反。廷尉王恬開奏請族之。上乃可,遂夷彭越宗族,國除。現在重新讀來,更覺得是呂後在逼迫劉邦除掉彭越,劉邦雖想放彭越一馬,卻在呂後的壓力下不得已把彭越處死。
至於韓信,更不用說了,更是被呂後直接騙到宮中,不加審訊,即時棒殺之,我們注意到這時候劉邦並不在宮中,而正在巨鹿平叛,做主的還是呂後。史記記載,高祖平叛歸來,「見信死,且喜且憐之」,這個「憐之」如此看來實在值得玩味啊。
黥布比較狡猾,遠離中央朝廷,但是最後還是被逼反叛,劉邦親征剿滅之,這一次總算不是呂後親自動手,但是黥布一死,呂後就沒有什麼顧忌了,劉邦的死期就到了。
而劉邦在彌留之際,呂後問他死後人事的安排:「 蕭相國死後,由誰來接替呢?」劉邦說曹參。呂後問曹參之後是誰,劉邦說:「王陵可以在曹參之後接任,但王陵智謀不足,可以由陳平輔佐。陳平雖然有智謀,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雖然不擅言談,但為人忠厚,日後安定劉氏江山肯定是他,用他做太尉吧。」呂後又追問以後怎麼辦,劉邦有氣無力地說:「以後的事你不會知道了。」
在這裡可以看出呂後此時關係的不是劉邦而是朝政,至於呂後的作案時間,我們且再看看《史記·高祖本紀》中的記載就很明瞭了,自從病甚之後,呂後就應該朝夕在劉邦身邊,其治病求醫,後事交待(所謂政治遺囑),以及何時發喪,都是呂後說了算,因此有人斷定呂後謀殺親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