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的歷史貢獻,從來都是公認的:登記之後大行仁政,休養生息,廢除苛政善待百姓,厲行重農抑商政策,強調無為而治。使歷經戰亂民生凋敝的中國,終於開始了重新爬坡。從此民生安定,經濟高速增長。堪稱中國封建社會第一個盛世的「文景之治」,正是他給打的底。套英國著名哲學家約翰湯恩比的評價說,劉邦就是「人類歷史上最有遠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政治人物。」
但如此牛氣的人物,放在中國民間老百姓的口耳相傳中,卻也經常充滿負面形象。最招後人非議的,就是他登基之後,對各路異姓諸侯王的殘酷清算。
僅看看幾位主要人物的命運,就知道劉邦這件事辦的,有多麼的過河拆橋:親手給他打下大半個江山的楚王韓信(先為齊王),先給他削了兵權,降成了淮陰侯,最後乾脆騙進未央宮殺掉。
梁山彭越先被流放勞改,路上碰上呂後,哭哭啼啼喊冤,卻被呂後回來沖劉邦添油加醋,立刻派人追殺。九江王英布把心一橫,乾脆扯旗造反,雖然被劉邦帶兵打的稀里嘩啦,卻也一箭把劉邦射了個窟窿,算是重重出了口惡氣。
這三位彪悍王爺的悲情結局,兩千年來在民間一直深得同情。以至於明朝偉大文學家馮夢龍,在其不朽著作《三言二拍》裡,還特意給這哥仨寫了篇穿越小說,說他們三個下到陰曹地府,還成天四百年喊冤上訪哭訴不止,最後把閻王喊的崩潰,玉帝氣的心煩,乾脆空降個幹部到地府判案,現場辦公做出處理意見:韓信投胎到陽間變成曹操,彭越投胎到陽間變成劉備,英布投胎到陽間變成孫權,不但割據一方吃香喝辣,而且大仇人劉邦,更要投胎變成慘兮兮的漢獻帝,供各路英雄拿著當招牌來回耍……
如此妙筆文章,在明末清初年間曾火爆一時,同期諸多文化精英紛紛點贊,可謂火爆爽文的先驅。此事也足以說明,劉邦這件事辦的,到底有多招怨。
但就漢朝後來發生的事情看,劉邦這件事,還是十分有遠見:後來的七國之亂說明,哪怕是自家親戚,造反也毫不猶豫。因此劉邦的殘酷清算,其標準也只有一個:實力。
在這個標準下,不但三大彪悍王爺沒跑掉,有些實力的臧荼和盧綰也被滅掉。實力弱點的韓王信(別看成韓信),更被打的跑去匈奴當漢奸。哪怕是自家實在親戚:女婿趙王張敖,劉邦也毫不留情,抓起來關了好些時候,差點死在牢裡。身為王爺且不姓劉,放在漢初的年月,不是被整死,就是被惡整。
當然也有一個例外。有一個王爺不姓劉,卻一直過得舒舒服服。在劉邦登基後的整頓風暴中,一直歡樂享受人生:長沙王吳芮。
而且說起這位王爺,可能還沒有他家姑爺有名氣:淮南王英布。哪怕英布後來悍然造反,一箭射掉劉邦半條命,這位老丈人,卻依舊過得太太平平,從未遭株連報復。這又是什麼緣故呢?
一:霸王后代,厚道王爺
這位歷史上不出名的長沙王吳芮,在西漢當時的身世,卻也是不簡單。
吳芮,是江西余干縣人,他有一個曾經聲名顯赫的祖先——春秋霸主之一的吳王夫差。吳王夫差被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了以後,吳國從此滅亡,吳家子孫也因此四下調零。這以後吳家子孫又出了個傑出人物——戰國時代的軍神吳起。到吳芮出生的時候,已是戰國末期,但祖先的榮光,吳家並未忘記。
吳芮自小聰明伶俐,並深受家族遺風的熏陶,自幼即研習祖先留下的《吳起兵法》,且精通武藝,漸成江西一地吳氏的領袖。吳芮交友也甚為廣泛,其中的一個朋友,就是謎一樣的航海家徐福。
尤其是讓今天日本人也過來攀扯的是,吳家的後人,有一支很可能在日本。吳芮的弟弟跟隨徐福東渡大海,從此不知所終。
日本一些歷史學家甚至提出,今天日本西部的山口縣,就是吳芮弟弟隨徐福東渡後的定居地。
這個說法今天一直有爭議,但沒爭議的是,這是個很能折騰的家族。
有著傳奇家世的吳芮,從青年起就開始了他傳奇的經歷。這時期,是秦始皇滅六國的時代。江西地處楚地,此時戰亂頻繁,散兵游勇四下劫掠。青年時代的吳芮,就肩負起了保境安民的重任。雖然從小習武,但吳芮並非普通莽夫,相反常年研習兵法,造就了他沉穩冷靜的性格。他組織民團,教習武功,卻不輕易動武,對竄犯的散兵游勇,只要不主動找事,不但不會為難,相反還贈送路費,有願意留下來從軍的,也敞開大門歡迎。日久天長,吳芮的名聲傳遍了當地,說起他來,當地人幾乎眾口一聲讚歎:厚道人啊。
在那個不厚道的年頭,厚道就是最好的招牌,厚道的結果就是,吳芮組織的民團,各方勢力「歸附如流」,到了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候,吳芮的手上,也一下積累了近兩萬兵馬。畢竟面對的是統一天下的秦始皇,手頭有這麼多兵力,本人有這麼高威望,又兼地處抗秦最暴烈的楚地,招打是很容易的事。
但吳芮低調,雖然手裡擁有幾萬雄兵,但他「藏兵於民」,採用保甲法,大部分士兵都是兵農合一,脫了兵服就是老百姓。用來對外招搖的,長期以來不過幾千兵卒,一心一意地向當時的秦王朝示弱。
這番苦心總算有了回報,此時的秦始皇,志向在於混同南北,打擊的重點是中國華南、西南的百越各族,此時已擁有今天安徽、江西、福建諸省的吳芮,卻恰是他的拉攏對象。因此秦始皇登位後,隨即冊封吳芮為「番君」,授權他管理華中諸省。雖然「番君」這個稱號並無實際官職,只是中央的一種授權,但在「暴秦」大一統的羽翼下,能夠獲得割據一方的權力,著實不易。
藉著「番君」的招牌,憑著手中幾萬人馬,低調的吳芮,從此在秦王朝的眼皮底下走上了擴張之路。這時期的中國南方還處於蠻荒階段,經濟人口落後於北方,要想有穩定的根基,就必須要佔有農業發達的地區,吳芮的目標,是鄱陽湖。
從20歲開始,吳芮就率領麾下民團東渡,進入鄱陽湖地區,在掃平了當地的盜匪勢力之後,吳芮在鄱陽湖建造了第一座城池,也就是今天的鄱陽縣。之後的幾年,他在當地屯墾興農,發展生產,將這片原本的蠻荒之地,開發成了欣欣向榮的農莊樂土。此時正是暴秦肆虐的時期,大量農民紛紛南逃,吳芮在當地大力招撫流移,擴充實力。但這時候的吳芮還是小角色,秦王朝聞訊後,提升他為鄱陽縣令,比起之前模稜兩可的「番君」來,這次總算在中央政府的管制裡有了「編製」。
二:四面拉關係
雖然事業蒸蒸日上,但吳縣令卻很有危機意識。這時期已經是秦末農民戰爭如火如荼的年頭,吳芮知道,以他的實力,不足以和中原任何派系抗衡,在本地安心發展,同時選擇一個最強大的派系作為靠山,才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而說到這條,才堪稱吳家最牛氣之處,就像蜘蛛一樣,在這個紛亂的年代裡四處結網,各路的強大力量,竟都能和他攀扯上關係交情。不管爭霸戰爭誰贏誰輸,他都能準確抓准靠山,攀上新台階。這強大情商,直叫人不服不行。
他找到的第一個靠山,就是項羽。
吳芮和項羽搭上關係,主要通過英布。早在吳芮立足鄱陽湖的時候,就與英布有了往來,此時的英布,是項羽麾下的重要戰將,不過早年兩人的相識,是以英布率部投奔開始的。當時的英布率領7000人流落到鄱陽湖地區,得到吳芮的收留,甚至將女兒嫁給了他,並提供兵馬錢糧支持。
有了這層親戚關係,以後的事情就好辦了。項家爭天下時期,吳芮的屬地,是項家重要的「後勤基地」,每年皆提供大量的錢糧供應,助項羽一次次在中原「力拔山兮氣蓋世」。作為回報,吳芮的屬地,成了中原難民們避難的樂土,勢力也進一步南擴,不但鄱陽湖地區發展穩定,更擴充到了長沙地區,修築了長沙城。長沙,這座中國南方名城的歷史,就是從此開始。
到了項羽進入關中,分封諸侯的時候,終於沒忘了此時盤踞南方的吳芮,正式冊封他為「衡山王」。而就在此之前,另一路崛起的新勢力——劉邦,也和吳芮搭上了關係。這次搭橋的,是劉邦麾下的謀士張良。張良早年游洞庭湖的時候,就與吳芮結交,二人成為好友。也正因這層關係,在後來的楚漢相爭時,吳芮一度保持中立,在項羽反擊彭城之戰得勝,但兵力稀缺的時候,他婉拒了項羽調兵的命令,對中原地區的混戰,採取了謹慎的觀望。
到了楚漢戰爭的最後一年,在勝負大局基本已定的時候,吳芮終於向中原戰場投下了自己的賭注。他毅然宣佈自己的「衡山國」背叛項羽,投身劉邦,調動數萬大軍北進,從項羽的後面發動進攻。
「賭一把」的結果,就是吳芮的軍隊,成為韓信「十面埋伏」中的一份子,也把天下無敵的項羽,徹底逼上了烏江自刎的絕路。
對於劉邦最後的勝利來說,吳芮的態度具有重要意義,如果在楚漢戰爭的最後關頭,吳芮倒向的是項羽,把他的衡山國作為接納項羽的基地,那麼這時候的中國,恐怕就不是天下一統,相反會提前進入南北朝了。以江東楚地子弟兵的英勇善戰,外加未遭戰爭破壞的長沙地區的錢糧支援,是足夠與此時經濟嚴重疲敝的西漢王朝周旋的。因為他的抉擇,成了壓垮楚霸王的最後一根稻草。
所以對於吳芮的貢獻,劉邦也是認賬的,得勝後的分封中,吳芮是8個受封的異姓王之一。劉邦的詔書中對吳芮也大為稱讚,說他「從百粵之兵,佐諸侯,誅暴秦,有大功」,封為「長沙王」。而以地盤論,此時吳芮的地盤,包括了今天的湖南省以及湖北南部,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區,他也是8個異姓諸侯中佔地域較大的一位。
但這番封賞,卻再次把吳芮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劉邦對異姓王本身就不信任,對出生入死為他打天下的韓信尚且如此,何況是打交道很少的吳芮?更讓劉邦忌憚的,是吳芮「吳王后代」身份的公開。西漢初年的吳地,即江淮和蘇南地區,已漸成西漢王朝的經濟重地。臥榻之側,又豈容他人酣睡?
對吳芮,劉邦先是以試探為主。比如劉邦曾探過吳芮的口風,問道:「吳,古之建國也。昔荊王兼有其地,今死亡後。朕欲復立吳王,其議可者。」這番話其實飽含了殺機,吳芮怎能聽不出來,連忙表態說:「您的侄兒劉濞可以立為吳王。」劉邦的疑慮因此漸消。
當然說句題外話,吳芮這番大度退讓,劉邦放心了,若干年後劉邦的好孫兒漢景帝劉啟,卻是極度抓狂了。正是這位吳王劉濞,憋屈了大半輩子後,悍然糾集六十萬人馬,鬧出震驚天下的七國之亂。追根溯源,還是這場對話給挖的坑。
而情商極高的吳芮也知道,想讓劉邦放心是不夠的,必須要讓他安心。那就得看表現:
吳芮又多方行動,主動向劉邦檢舉揭發女婿英布的反意,表達「大義滅親」的態度,同時極力拉攏劉邦的兄長劉賈,將自己手中的精兵交給劉賈節制,最後為了讓劉邦放心,他乾脆讓兒子吳元帶著部分族人歸鄉生活,這樣,等於就把家族安置在劉邦的監管之下。
這幾個高姿態完成,劉邦也徹底安心。吳芮也就可以快快樂樂享受人生了。他主動遣散了原有的軍隊,僅留下幾千人的護衛,在長沙地區大力發展農業,恢復生產,與民休息。人生最後時期的吳芮,將大多數精力放在了吟詩弄月上,與妻子毛蘋恩愛度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吳芮妻子的毛蘋,在歷史上也大大有名,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才女之一,相傳也是湖南民樂的創始者。
吳芮的去世,也分外有傳奇色彩:相傳公元前201年,他和妻子毛蘋泛舟於湘江之上,奏樂頌歌,悠悠歌聲中,夫妻二人就消失在了茫茫江水間。事實是,正是這一年,這對執子之手的恩愛夫妻雙雙英年早逝。
三,關鍵是價值
吳芮能夠在劉邦漢初大肆誅殺異姓王的血雨腥風中得到保全,原因不止在於他的「低調」與不爭,更重要的,是他對於當時西漢帝國的利用價值。
吳芮統治的吳氏長沙國,在西漢時期,都是蠻荒之地,長沙國的南邊,更存在著大大小小的越族政權。長沙國的存在,既是保證漢帝國領土不受越族侵擾的屏障,又是漢帝國掌控長江以南中國土地的一顆重要棋子。
吳芮統治長沙國的早期,當地還處於「漢蠻各半」的狀態下,存在著大量原始部落,經過吳家5代人在當地的經營,農耕成為了當地的主要經濟方式,大量漢族人口不斷遷入,民族融合日益加深。到了西漢文景之治時期,長沙國已經擁有了人口12萬戶,60多萬人。後來漢武帝的招撫百越,以及西南經濟的騰飛,漢文明的南渡,長沙國都具有承前啟後的意義。
吳芮死後,吳氏長沙國的麻煩,並沒有因此結束,隨著劉邦的過世,吳氏長沙國很快又迎來了新一輪的危機。
在呂後當政時期,對長沙國這個唯一存在的異姓王政權,同樣是頗為忌憚。對長沙國,呂後採取的是「借刀殺人」的策略。長沙國的南面,是接受了漢帝國冊封,成為漢帝國藩屬國的南越國。呂後在位時期,故意取消了南越國的王號,惹怒了南越國國王趙佗,使趙佗悍然發兵攻漢,兵鋒的首要矛頭,就是吳氏長沙國。
此時吳芮已死,擔任長沙國國王的,是吳芮的長子吳回。結果,南越與長沙的戰爭,雙方兩敗俱傷。長沙國戰敗,大量人口遭到擄掠,而南越也蒙受了慘重的損失。
後來還是長沙國的大臣陸賈等人出使南越,成功勸說雙方罷兵和解。
這以後,長沙與南越的交流日益頻繁,漢族先進的農業和水利技術,源源不斷輸入進了廣西、雲南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往來日益密切。而南越的戰爭也讓呂後明白,長沙國的存在,是此時西南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砝碼,因此也打消了除掉吳家的念頭。
這以後吳家王位代代傳承,到吳家五世孫吳差的時候,因其無後,王位隨之撤除。此後漢帝國冊封漢景帝第十子劉發為長沙王,又傳王位九代,直至西漢帝國滅亡。劉發的後代中,更出了一位再造漢王朝社稷的英主——東漢光武帝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