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2年(漢五年),劉邦打敗項羽當了皇帝,一些在楚漢之爭中站在劉邦一邊的人也得到了王的封號。他先是把齊王韓信改封為楚王,後封彭越為梁王,確認當皇帝之前所封的韓王信仍為韓王。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趙王張敖封號不變,改封衡山王吳芮為長沙王。燕王臧荼造反被殺,又封了太尉盧綰為燕王。隨著天下的逐步平定,劉邦開始了有計劃的剷除異姓王的行動,改由劉姓宗室為王。到劉邦死的時候,幾乎所有的異姓王都被消滅,並留下遺囑,以後凡不是劉姓為王者,天下共誅之。那麼,劉邦留下的唯一異姓王是誰呢?
燕王臧荼曾經跟隨項羽入關。項羽封王時,借口臧荼功勞大,封臧荼為燕王,將原來的燕王韓廣遷為遼東王。韓廣不服,被臧荼打敗。劉邦打敗項羽後,臧荼因擁立劉邦為皇帝仍被封為燕王。劉邦對項羽的部屬進行追查和清洗,臧荼心生畏懼,起兵造反,被劉邦擒獲並斬首示眾。劉邦改封跟隨自己起事的部將盧綰為燕王。
韓信是劉邦奪取天下最大的功臣之一,他在漢中被拜為大將以後,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很快就平定了三秦,由此拉開了楚漢對峙的局面。進入中原以後,韓信帶著很少一部分部隊經營趙地,不但解除了劉邦的側翼威脅,還為劉邦輸送了大量的兵員,使劉邦能夠在失敗之後迅速恢復元氣,再和項羽爭戰。從趙入齊,韓信迅速佔有了齊國,成為了項羽極大的後顧之憂,形成了楚、漢、齊三方同重的局面,在他要求一個假齊王的時候,劉邦不得不封他為真齊王。在當了皇帝分封諸王的時候,劉邦以韓信熟悉楚地風俗為由,改封韓信為楚王。然而,劉邦深知,若論帶兵打仗,天下沒有人是韓信的對手。因此,劉邦在當皇帝的第二年,只是根據有人說是韓信造反,就以出巡為由,騙得韓信前來拜見,在雲夢將其擒獲。韓信被降為淮陰侯,楚國一分為二,東部為荊國,封堂兄劉賈為王,西部為楚國,封弟弟劉交為王。韓信沒有了地盤,劉邦稍微放心了一點,但這個人畢竟是能力太過強大,留著他總是心頭之患,於是在劉邦當皇帝的第七年(前196)上,被呂後殺了。
韓王信曾經跟隨劉邦進入漢中,楚漢相爭時站在劉邦一邊,劉邦當皇帝後,被封為韓王,封國在穎川一帶,國都為陽翟(今河南禹州市)。穎川處於中原腹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劉邦擔心韓王信日後會構成威脅,便以防禦北方胡人的名義,把韓王信遷到太原郡,都城是晉陽。韓王信請求以馬邑為都城,得到了劉邦的同意。漢七年(前200),匈奴攻打馬邑,漢朝廷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劉邦便致書責備,韓王信擔心被殺,便投降了匈奴。劉邦親自帶兵征討,打敗了韓王信,韓王信逃到匈奴,封國被廢。漢十年(前197),韓王信遊說駐守代地的趙國相陳豨起兵造反。十一年,韓王信又和匈奴侵漢,被漢軍打敗,韓王信戰死。
彭越原來是鉅野湖中的一個漁民,後來做了強盜。陳勝起義後,他也聚集了一千多人的隊伍反秦。劉邦起兵反秦的初期,彭越曾經援助過他。楚漢相爭時,彭越率領部將三萬多人歸附了劉邦。劉邦任命彭越為魏國國相,總攬兵權。在此後的兩年裡,彭越經常游擊進攻,騷擾楚軍,斷其糧道,史稱「彭越擾楚」。為了最後打敗項羽,劉邦按照張良的建議,答應戰勝楚國以後,將睢陽以北的土地封給彭越為王,以換取他的出兵。彭越於是帶領全部人馬來到垓下,協助劉邦徹底打敗了項羽。彭越因此而被封為梁王,建都定陶(今山東境內)。
漢十年(前197),陳豨造反,劉邦親自出征討伐。在向彭越徵兵的時候,彭越推說有病沒有出征,只派出了將領前去。劉邦很生氣,派人責備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親自前往謝罪。部將扈輒勸他說去了肯定被殺,並勸他造反。彭越雖然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可是因為他和太僕有矛盾,還是被告發了謀反。劉邦派出使臣出其不意地襲擊彭越,彭越不曾防備,被逮捕後囚禁在洛陽。劉邦赦免了他,廢為平民,將其流放到蜀地。流放途中,正好遇見呂後,彭越哭著說自己沒有罪,並希望回到自己的家鄉昌邑。呂後答應給他向皇上求情,卻對劉邦說留下這樣豪壯勇敢的人是給自己留下禍患,於是就讓彭越的門客再次告發他謀反。彭越被滅族,封國被廢除。
英布是陳勝以後較早起事反秦的義士之一,歸順項梁後共同擁立了楚懷王,被封為當陽君。項梁死後,英布歸屬項羽。在項羽的部將當中,英布功勞最大,滅秦後被封為九江王。楚漢戰爭期間,英布和項羽產生了矛盾,在劉邦手下謀士隨何的遊說下投降了劉邦。劉邦當皇帝後,改封英布為淮南王,封地還是在原來的地方,比項羽時略有擴大。漢十一年(前196),劉邦殺了彭越,把他剁成了肉醬,分別賜給諸侯。英布看到肉醬,心裡非常害怕,就暗中部署集結軍隊。手下有個叫賁赫的人告發英布造反,劉邦派出使者調查,英布更加害怕,真的就造反了。劉邦親自出兵征討,英布最終戰敗逃到了江南,在長沙王境內被殺。
張敖是劉邦的女婿,他的妻子是劉邦的長女魯元公主。張敖的父親是大名鼎鼎的張耳,漢三年被封為趙王。漢五年(前202),張耳逝世,張敖繼承父爵做了趙王。漢七年,劉邦經過趙地,張敖非常恭敬謙卑地接待劉邦,從早到晚親自侍奉飲食,自覺地保持著子婿的禮節。劉邦卻不然,坐著時伸開兩條腿像簸箕一樣,還責罵張敖,態度非常傲慢。趙國國相貫高等人原來就跟隨著張耳,他們看不慣劉邦這樣,就勸張敖殺掉劉邦,張敖堅決不同意。貫高等人決定撇開張敖,自行其事,殺掉劉邦。漢八年,劉邦再經過趙國,貫高等人就打算在趙地的柏人縣下手。劉邦本想在這兒留宿,感覺心裡一動,就問這兒叫什麼地方?人回答說,叫柏人。劉邦聽著「柏人」好像「迫人」,就是被人迫害的意思,因此沒有在這兒住下。漢九年(前198),貫高的仇人告發了這件事情,張敖、貫高同時被逮捕。儘管經過大規模的牽連追查證明張敖不知道這件事,張敖還是被削去了王號,因為他是魯元公主的丈夫,被封為宣平侯。
盧綰是劉邦的同鄉,又因為兩人是同一天所生,自小在一起玩耍,非常要好。燕王臧荼被殺後,盧綰得以封王。陳豨造反被平定後,有人說他曾經和陳豨有聯繫,於是劉邦派人召盧綰進京。盧綰感到異姓諸侯王基本上都被殺了,不敢進京。劉邦就派樊噲、周勃討伐燕國,盧綰帶著幾千人在邊境上駐紮,希望有一天能夠向劉邦說明情況。等到劉邦死信傳來,盧綰覺得自己再也說不清楚,呂後不會放過他,就逃到了匈奴,一年後死去。劉邦立自己的兒子劉建為燕王。
至此,劉邦所封的七國八個異姓諸侯王就只剩下長沙王吳芮一個了。
據說,吳芮是吳王夫差的第五世孫,在秦朝時被封為鄱陽縣令,因其在百越當中威信很高,被稱之為番君。陳勝起義反秦,吳芮也起兵響應。由於吳芮深得民心,江、湖一帶的百姓不但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殺掉長官把他殺掉,反而積極擁護。吳芮除了積極經營江湖地區外,還派出了一支部隊加入到了項梁的隊伍當中,這就是他的女婿英布。滅秦後,項羽封他為衡山王。在派出英布參加反秦大戰後,吳芮並沒有閒著,他由鄱陽湖向洞庭湖發展,並在瀕臨湘水邊上築起了一座城——長沙。在楚漢之爭中,吳芮聽從了張良的建議,擁護劉邦,滅項後被封為長沙王。吳芮死後,他的兒子吳臣繼位為王,一直傳到第五代吳差,因為沒有兒子,死後其國才被廢除,這已經是漢文帝后七年的事情了。
那麼,劉邦清除了其他所有異姓諸侯王,為什麼留下吳芮呢?說到底,並不是劉邦對此有什麼良心發現,而是漢朝政權的需要和吳芮對形勢的正確判斷所致。
新生的漢朝政權,需要吳芮屏障、號召百越。
吳芮所在的長沙國,位置在現在的江西、湖南一帶,東邊是吳國、西鄰蜀國,南部就是越、閩、粵等地。當時,這些地方還屬於教化不夠的地方,中央政權只是名義上對他們管轄。在秦末戰亂的這段時間,他們實際上是「獨立王國」,中央政權已經顧不上這些地方。如西南方貴州境內有個夜郎國,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存在,這就有了成語「夜郎自大」。吳芮經營這些地區,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經濟得到了很大發展,很得民心。秦朝為此專門設立了鄱陽縣,委任吳芮為縣令,就是為了讓他穩定南方,阻止百越地區反叛中央。反秦起義轟轟烈烈之時,閩越王、東海王都歸附了吳芮。不但如此,吳芮還派了歸順自己的廣東地區的梅縼(音xuan)跟隨劉邦進入武關,為打敗秦軍立下了功勞。秦朝需要吳芮穩定南方,新建立的漢朝政權更需要吳芮穩定南方。劉邦非常清楚,沒有吳芮這麼一個人,就不可能有南方的穩定。所以,從劉邦來說,保留這個異姓國,對天下有利,取消了這個異姓國,反而對新政權不利,必須保留。
這又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吳芮會不會率領百越地區的王國和劉邦爭天下呢?劉邦也曾經疑問過,吳芮的回答是,不會。
吳芮清楚自己的地位,沒有擴地野心。
劉邦曾經試探過吳芮,說:吳國是古代的建制國家。過去這塊地方一併在荊王名下,現在他已經死了,我想恢復吳國,新立吳王,你看行嗎?吳芮說:「沛侯劉濞這個人穩重厚道,我請求立他為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讓他做吳王,既表明自己沒有當吳王的野心,又讓這塊土地有了歸屬,表明自己不想擴大地盤,可以說是讓劉邦吃了一顆定心丸。吳芮是陳勝以後較早起事反秦的首領之一,他始終沒有打出王號,說明他不主張分封諸侯王國。同時他也知道,劉邦在和項羽爭天下的時候是為了收買人心才封王,現在天下統一了,劉邦要做的是剷除異姓王。所以,吳芮又採取了另一項措施。
行事低調,力求自保。
受封長沙王以後,吳芮只把大兒子吳臣留在身邊,把最小的兒子吳元安排到老家去,其他兒子讓他們四散發展。如果說,大兒子是上了朝廷名冊,將來要繼承王位,小兒子回老家是守祖業祖墳,那麼,讓其他兒子四散發展就完全是一種自保行為,一個王總不至於養不起幾個兒子吧!除此之外,吳芮還把自己的精兵調給荊王劉賈,把自己的土地送給劉邦的子女,表示出一副無慾無求的樣子。
正是因為吳芮的重要作用,對中央政權沒有二心,為人處世低調,才能夠為劉邦所容,成為漢初保留的唯一異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