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高祖劉邦其實是一個大孝子:你所不知的劉邦

劉邦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卓越的軍事家和指揮家。公元前256年生於魯國沛郡豐邑縣中陽裡家中,父母為劉太公(劉煓,字執嘉)和劉媼(王含始),劉邦有兩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個弟弟(《史記》記載:大哥劉伯。二哥劉仲,漢朝建立後改名劉喜。四弟劉交。)劉邦為老三,故名字為季,人稱劉季或劉三,後當皇帝,人們慣稱沛公。劉邦在歷史上的傳聞不是很看好,劉邦是「無賴」、「酒色之徒」、「不通筆墨」 之說,幾乎成了他的標誌性烙印,非獨民間,就連一些學者之著作中也載之切切,雖然劉邦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但其孝心在《史記正義》中都有記載。

劉邦五天就去拜見一次父親。 劉邦和父親劉太公在一起住,為了向大家表示他孝順,每五天就去拜見一次。太公覺得沒什麼,也習慣了。但太公的屬官卻覺得不合適,就勸他說:「俗話說,天無二日,地無二主,當今皇帝是您的兒子,但他也是人主。您雖是他的父親,但也是他的大臣。讓他這個主人拜見您這個大臣,不合禮儀。況且這樣也顯不出皇帝的威嚴。」

等劉邦再拜見父親時,太公就提前拿著掃帚出門相迎,然後倒退著進屋,不給劉邦行禮機會。劉邦很吃驚,跳下車去攙扶父親,太公趕忙說:「皇帝貴為人主,不能因為我一個人破壞了國家的禮法。」劉邦便下詔書,尊太公為太上皇,這樣一舉兩得,不但明示了皇帝的尊嚴,他也可以順理成章地拜見父親了。劉邦很崇尚孝道,稱帝后將父親劉執嘉接到皇宮居住,封父親為太上皇。

劉邦在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雖然與他的父親格格不入,但對其父還是很孝順的。我們可以舉如下例子:(1)劉邦在沛縣起義後,即安排二哥劉仲與酈食其服侍劉太公。漢元年(前206年)九月,又專門派遣將軍王陵等人營救劉太公,這說明劉邦對其父照顧備至。(2)楚漢戰爭中,項羽在戰場上以劉太公要挾劉邦投降。這件事本身就說明,劉邦孝順在當時人所共知。不然,項羽為何要以太公作籌碼要挾劉邦呢?

劉邦為父親蓋起一座新豐城。太上皇在皇宮生活日久了就終日悶悶不樂,劉邦忐忑不安,私下問太上皇侍從,侍從回答說:「太上皇以前在家鄉豐邑城生活時每天都和鄰居親朋在一起以踢球、鬥雞、喝酒為樂,現在沒有人能陪太上皇,因此才悶悶不樂。」於是劉邦在皇宮附近為父親蓋起一座新豐城,新豐城的田舍房林,包括小橋流水都建造得別巧細緻,幾乎家鄉的一模一樣。劉太公看了後,這裡摸摸那裡瞧瞧,彷彿真回到了故鄉。然而,他轉了一圈後,原本興奮和喜悅的臉上又暗淡下來了。有了故鄉的樣子,但沒有故鄉的人,他能開心得起來嗎?

劉邦馬上又召令村裡左鄰右舍,熟人朋友,來了個千里大遷移,於是,劉太公每天生活在「故鄉」裡,和故鄉人說著話,適當幹點農活,又恢復了往日的快樂。此事在《史記正義》和《西京雜記》中都有記載。劉邦聽從父親意見封大嫂為陰安侯。劉邦是人,不是神,他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慾、喜怒哀樂,在和家人相處時難免有磕磕碰碰。在兄弟四人中,大哥劉伯死的早,但劉邦對他印象很好。殲滅項羽後,還沒有稱帝,就下詔追封他為武哀侯了。由此可見,這位大哥給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然而,劉邦對大嫂卻另眼看待。為什麼呢?這源於早年的一個故事:少年劉邦常以信陵君自居,扶危濟困,抱打不平,仗義疏財,廣交豪傑。價值觀念與劉邦不同的劉太公自然看不慣,便採取從經濟供給上卡住劉邦的措施,劉邦怎只好轉向兄嫂尋求後勤保障,時不時帶一幫難兄難弟到哥嫂家打秋風,蹭飯吃。二哥二嫂沒有什麼不滿,但時間一長,大嫂心生厭煩。一天,大嫂遠遠望見劉邦又呼朋喚友帶人前來吃飯,忙走到灶前,拿其勺子猛刮鍋沿,故意發出吱吱嘎嘎的聲音,暗示飯已經吃完。估計當時臉色也不好看。一幫朋友見此情景,也挺識趣,紛紛找借口告辭。朋友走後,劉邦到灶台一看,飯菜尚在。劉邦長歎一聲,扭身就走,「由此怨其嫂」,害得他在朋友面前失去面子。

劉邦當上皇帝後,分封宗親勳臣,這位大嫂被封了一個陰安侯,而其子劉信卻遲遲未封。劉太公問其故,劉邦說:「某非忘封之也,為其母不長者耳」。說歸說,該封還是要封的。漢七年,劉邦封劉信為羹頡侯——「羹頡」就是刮飯鍋響之意。可見劉邦對此事仍耿耿於懷。漢初在經歷了春秋和戰國長期的混亂之後,又經歷了短期的秦朝統治,再加上秦末戰爭,這使得人們心中沒有忠君的觀念,還保持著戰國以來就形成的「士無常君,國無定臣」的思想,這不利於西漢皇權的鞏固。劉邦通過尊重父親、孝敬父親來教育影響大臣、百姓,使他們懂得如何遵循禮法,如何尊重長輩,如何效忠君主;劉邦孝順其父親在漢朝歷史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