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和四年的一天,年近古稀的漢武帝正在漢宮裡辦公,這位已經當了52年皇帝的老人如今已是風燭殘年,時日無多。突然,他收到了由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商丘成、搜粟都尉桑弘羊三人聯名呈上的奏書,會是啥事呢?武帝也不知道,便打開瀏覽,此疏的大意是說在遙遠的大西北,輪台以東一帶,那裡氣候溫和,水源豐沛,有五千頃可以耕種的良田,建議派遣士卒在那屯田,組成「新疆建設兵團」,並修築亭障,長期駐紮,以輔助烏孫,震攝西域諸國。如果一有什麼特殊情況的話,您老人家也不用擔心,當地官員會馬上派斥候跑回來報信。
上奏官員的陣容可謂豪華,放在今天那就是政治局常委,特別是丞相,還是百官之首。他們覺得漢武帝很快就會同意自己的意見。沒準一炷香的工夫都用不到,老皇帝就會批示:「同志們辛苦了,我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過去四十多年,漢武帝一直都在對外派兵,哪怕洪水滔天,哪怕饑民遍地,也無法阻止那顆蠢蠢欲動的殺心,就連替他賣命帶兵的打手都換了好幾撥了,一開始是衛青、霍去病、李廣等,後來是李廣利、趙破奴、李陵等。可這回似乎和以前不大一樣,武帝沒有很快就作出他們想要的批復,事情好像並不像他們預料的那樣......收到奏疏後,漢武帝正想寫同意來著的,可又放下了筆,不知不覺地想起了先前發生的一些事情......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從24歲以來,漢武帝一直都堅持著對外擴張的國策,其中最主要針對的就是匈奴。遙想當年,高祖劉邦英雄一世,斬白蛇起義,滅暴秦,除強楚,卻被冒頓單于40萬鐵騎困於白登山七日七夜,險些喪命,回來後不得已與匈奴屈辱和親;文帝景帝自知時機未到,也只能休養生息,忍氣吞聲,採取守勢,文帝在位時,匈奴從河套發起進攻,偵查的騎兵都到了甘泉宮,文帝命十萬騎兵保護長安,趕走了事。漢武帝親政後,從馬邑之謀開始,發揚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猛攻匈奴,橫掃大漠,成就了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名將。獲得土地、功績的同時,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數據。
元狩四年漠北大戰,賞賜將士五十萬金,相當於政府一年的收入,其他的開銷還沒算進去;築朔方城,費數十百巨萬;元狩六年,賞抓獲敵人首領的黃金二十餘萬金;賞渾邪王來降,費幾百餘巨萬;這還只是冰山一角同時,人員馬匹的傷亡就更嚴重了,每次出兵少則數千,多則十幾萬,漠北大戰,十幾萬匹馬出征,死者十之六七。漢武帝用兵次數多,打擊的方向也多:東北有朝鮮,南部有南越國,西南有西南夷,北部是匈奴,西北是羌族。張騫鑿空西域以後,漢武帝如見至寶,又把「爪子」伸向了那裡。典型的是為了得到汗血寶馬,不惜花血本遠征大宛,由於路遠補給困難,結果很多將士不是犧牲在敵人的亂刀亂箭下,而是餓死在路上的,初期漢軍曾征討不力,武帝大怒,下令關閉玉門關,貳師將軍李廣利等敢有一人入關,殺無赦。
要燒錢的事不止一件。除此之外,漢武帝還是個生活上奢侈腐化的人。眾所周知,漢武帝是個好色的皇帝,他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的事地球人都知道。其實,那時皇宮裡還有各地絕色美女七八千人天天期盼著皇帝的召喚,並且名單不是固定的,要定期更換,紅顏易老嘛。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花銷。對宮殿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修建建章宮,號稱「千門萬戶」,周圍二十里,苑囿樓台,輦道相屬。其他的什麼明光宮、北宮估計也差不到哪裡去。對了,還有那個五陵之首茂陵,年年花費國家三分之一的收入建造,規模宏大,隨葬品也相當之多,N年後赤眉軍攻到長安,發掘茂陵,一個月沒有搬完一半的奇珍異寶,簡直就是人造金礦。
漢武帝還是個閒不住的人,在長安住了這麼多年,什麼未央宮、長樂宮早就呆膩了,還打算出去巡遊,順便體察體察民情、檢查檢查工作,更重要的是求仙問道,尋求長生不老之術。就這樣,南到湘衡、北到塞外、東到大海、西到隴西,大半個中國都留下了漢武大帝的足跡,元封五年封禪泰山,行程九千公里,賞賜花了帛百餘萬匹,錢金以巨萬計。一次還不過癮,漢武帝還規定每五年一次。歷次巡遊,排場超大,不知花費多少民力財力,修繕行宮道路,賞賜道士,還要另說。頻繁的大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就是燒錢,土豪漢武帝哪來的那麼多錢呀,一方面是爺爺爸爸給他留下的基礎,太史公記載,漢武帝即位時,糧倉的糧食太多,吃不完,新收穫的糧食又要入倉,最底下的糧食都放發霉了,國庫裡錢太多又許久不用,串錢的繩子腐爛,錢撒了一地數都數不清。當初漢文帝本來要建個露台,但經專業人員一算,相當要花掉一批中產階層一年的收入,漢文帝一看賬本上沉甸甸的數字就捨不得了,說那就算了吧,漢武帝從不這麼「摳門」。另一方面,經過七十年的發展,西漢的經濟水平已經相當高,社會繁榮,稅收可觀。
可再充盈的國庫也禁受不起這樣的折騰,才親政十幾年,文景時期積蓄的家財就被揮霍殆盡。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漢武帝宣佈鑄造面值更大的貨幣,加劇通貨膨脹,將財政危機轉嫁給百姓,還賣官鬻爵,賺黑心錢,那些通過花錢戴上烏紗帽的人上任後,為了把錢賺回來,加緊收刮民脂民膏。但還是只是杯水車薪,朝廷便與民爭利,實行鹽鐵官營,提高鹽價鐵價,同時降低產品質量節約成本,賺老百姓的錢。
百姓就更苦了,不論你是住在東西南北,只要你在天朝,都要負擔沉重的徭役,繳納高額的賦稅,政府缺錢,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還不是老百姓出。黃河決口等天災不斷,土地兼併也日盛一日,董仲舒感慨:「富者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終於,元封四年,躲避徭役的、逃避自然災害的、躲避飢餓的匯聚成了一股洪流,聚集在關東,形成了人數200萬的流民。農民起義不斷暴發出來,這些隊伍少則數百,多就有幾千人,揭竿而起,遍佈全國各地,遇到官兵圍剿,被打散以後沒多久,又起來作亂。為了平定各地的反抗,漢朝廷規定兩千石以下的官員,如果被查出沒有把起義軍斬盡殺絕,一律誅殺。新規出台後,起義軍確實被消滅了很多,朝廷收到的戰報也少了好多,地方官都不敢把當地情況上報給中央了。
最近的十幾年,漢武帝也沒少受打擊。趙破奴和李陵打匈奴都全軍覆沒,貳師將軍李廣利的七萬主力漢軍也被殲滅,原因和他串通丞相謀立昌邑王有關。巫蠱之禍,當了多年太子的劉據自殺身亡,一起被牽連的還有皇后衛子夫,以及一些皇子公主。不久,前線戰報傳來,匈奴又來襲擾邊境。打了這麼多年仗,海內虛耗,戶口減半,民生凋敝,還是無法徹底解決外患。
在電視劇《漢武大帝》裡,有這樣一幕:漢武帝來到一個叫功烈鄉的村子,全村大部分人曾響應武帝的號召,踴躍參加對匈作戰,有的人已經戰死沙場,埋骨他鄉,有的人缺胳膊斷腿,失去勞動能力,全村大部分是寡婦和老人。作為有功之人,他們卻只住著低矮的土坯房,家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孩子衣不蔽體、忍饑挨餓。臨走時,全村老少跪下來哀求武帝不要再發動戰爭了。這一幕絕對是當時漢朝平民的真實寫照,歷史上的情景肯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暴政、虐政再堅持下去,這個國家還可以維持多久?對比秦始皇、漢武帝、隋煬帝,他們做的一些事情其實都差不多,窮兵黷武、到處巡遊、奢侈腐化、征發無度,最後民不聊生、政權岌岌可危。秦始皇死後三年,一夫作難而七廟隳,劉邦兵臨咸陽,子嬰開城投降。隋煬帝連善終的機會都沒有,被部下勒死在江都。可漢武帝葬於茂陵後,西漢卻是「昭宣中興」,又發展了幾十年。
原來,接到三位朝臣發兵輪台的請求後,漢武帝幡然醒悟,痛改前非。特意發了一部詔書,歷數先前過失,宣佈停止一切對外征討,減輕農民負擔,放棄四十多年的國策,重新調整到文景時期的休養生息政策。史稱《輪台罪己詔》,漢武帝也是歷史上第一個發佈罪己詔的皇帝。為了幫百姓恢復生產,他又封丞相田千秋為富民候,推廣趙過的代田法,推廣新農具。之後的漢昭帝、霍光、漢宣帝謹遵武帝遺命,發展生產,堅持不懈,大漢元氣逐漸恢復,又現生機。司馬光評價漢武帝」所以異於秦始皇者無幾矣」但「好賢不倦,誅賞嚴明,晚而改過,顧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每次談到漢武帝,似乎不應該只想到他那些千古留名的功績,還要想到那一堆堆血肉模糊的白骨,一個個累死的民夫,一位位思念春閨夢裡人的寡婦,一群群老無所依的老人或者無依無靠的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