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末年,由於長時期的攻打匈奴以及嚴刑峻法,階級矛盾日益尖銳,農民起義不斷。在民怨沸騰的情況下,漢武帝不得不下輪台罪己詔,宣佈:「當今務在禁苛暴,止擅賦,力本農」,表示與民更始,發展生產,與民休息。漢武帝死後,昭帝、宣帝相繼當政,西漢歷史進入昭宣時期。
昭宣二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賢相循吏輩出。注意減輕人民負擔,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諸如廢除一些苛法,屢次蠲免田租、算賦,招撫流亡,在發展農業生產方面繼續霍光的政策,並重視吏治,認為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雜治,反對專任儒術。 為維護法律正常行使,宣帝設置治御史以審核廷尉量刑輕重;設廷尉平至地方鞠獄,規定郡國呈報獄囚被笞瘐死名數,重視民命之餘又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此外宣帝又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宮講論五經異同。
昭宣時這些政治、經濟措施的實行,使一度國力衰退的西漢王朝又興盛起來。劉向評論漢宣帝時稱讚他「政教明,法令行,邊境安,四夷親,單于款塞,天下殷富,百姓康樂,其治過於太宗(文帝)之時」。這一評論雖有溢美之處,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觀事實。
漢宣帝劉詢,生於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原名劉病已。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曾孫,戾太子劉據和史良娣的孫子,史皇孫劉進和妾王翁須的兒子。當年,巫蠱之禍爆發,家人蒙難,襁褓中的劉詢曾下獄,後被祖母史家收養,直到武帝下詔掖庭養視,上屬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被廢後,霍光等大臣將他從民間迎入宮中,先封為陽武侯,於同年7月繼位,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本始」。劉詢即位之初,委政於霍光。地節二年(前68年)霍光死後開始親政。他大力整頓吏治,強化皇帝權威。為了打破霍氏左右朝政的局面,命令群臣奏事,以疏通下情,並規定丞相以下的百官都要奉職奏事,以便考核。地節四年,又借大司馬霍禹謀反一事廢皇后霍氏,從而徹底清除了霍氏的勢力。
從此漢朝進入了一個穩定發展階段,史稱「昭宣中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