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王夫人名氣不如衛子夫、李夫人,甚至比不上那位手掌畸形的鉤弋夫人,但是從兩件事上看,她可能才是漢武帝的真愛。
說是床伴,其實分析的是漢武帝的性關係。有人會說,你無聊不無聊?不無聊,因為這分析的實質是替漢武帝洗洗臉上的髒水。
說起皇帝的私生活,一般人的一閃念,往往是六宮粉黛、佳麗三千,性生活不糜爛才怪,漢武帝一輩子堪稱震古爍今的「大折騰」,豈不是前無古人的「種馬」?要不說,今人古人心靈最相通的一定是最隱秘的慾望。
冒名班固,實為南齊人王儉所著的《漢武故事》,算是把這種淫靡想像發揮到了極致:「凡諸宮美人,可有七八千……上能三日不食,不能一時無婦人。」
看看,精彩吧?
寧可三天不吃飯,不能一時沒女人,眼前是不是一下子浮現出一位性成癮患者的色臉?不僅如此哦,這本書裡還記載著:
「時宮女數千人,皆以次幸。(衛)子夫新入,獨在籍末,歲余不得見。」
是不是很有即視感?幾千名美貌宮女排號等著皇帝寵幸,還不搖號,衛子夫捧著一個9527的號牌,暗自垂淚……如果這段記載屬實,我們真為漢代宮廷管理者的智商著急,7000宮女,20年才輪一圈,入宮時的豆蔻少女都33了,這麼伺候皇帝,他們就不怕掉腦袋嗎?
俗話說,事過反常則為妖,我們還真得給漢武帝的性生活診診脈。中國古代皇帝沒有避孕的需求,他們的「雨露」廣播,不只是個人爽不爽的事兒,還是重大政治問題。最近幾年有個可笑的說法,說是清宮的太監掌握著點穴避孕的秘術,皇帝說留,就留下「龍種」,說不留就給處理掉。這種說法本身就很可笑。試問,以皇帝的地位,還怕人懷孕?
若說顧慮女方身份低,康熙的八阿哥胤祀母親是「辛者庫賤婦」,就是內務府的奴僕,都奴籍出身了,生的兒子還不是活蹦亂跳地奪嫡?
若說顧慮滿漢之別,康熙皇帝晚年寵愛的妃嬪清一色江南漢女,在他死前4年,漢女陳氏還給他生了皇子胤禐;
若說討厭寵幸之人……妃嬪所出皇子本來也不和生母同住,母子分開很難嗎?
說到底,只要皇帝有生育能力,他有多好色,子女就有多少,這個正比關係絕對是個規律。比如乾隆皇帝,在位60年,89歲駕崩,他有多少老婆孩子呢?
配偶:
皇后3人,皇貴妃5人,貴妃5人,妃6人,嬪6人,貴人12人,常在4人,共41人。(含追封)
子女:
兒子17人,女兒10人。
那麼,在位54年,70歲駕崩的漢武帝,又有多少老婆孩子呢?
史書有載的配偶:
皇后2人,夫人4人,婕妤1人,姬1人(註:無法確認封號),共8人。
子女:
兒子6人,女兒5人。
兩廂比較,漢武帝是不是慘了點?和乾隆比,確實有些欺負人,畢竟實際在位年限差不少,又少了19年的壽數,那麼,和康熙比怎麼樣?
康熙皇帝在位61年,69歲駕崩,實際婚齡和漢武帝差不多,他又有多少呢?
配偶:
皇后4人,皇貴妃3人,貴妃1人,妃11人,嬪10人,貴人14人,庶妃4人,常在9人,答應11人,共67人。
子女:
兒子35人,女兒20人。
是不是彪悍得有些不忍直視?
或許還有人說,你不能只看有位份的,我要是漢武帝,專找漂亮宮女下手,學小蜜蜂採蜜,怎麼著吧?
好,我們看下喜歡駕著羊車隨便幸宮女的晉武帝,這位55歲就死了,留下名字的妃嬪有27人,兒子26人,女兒13人,其中大部分還真是才人、美人生的,可見羊車確實起到了分散投資的作用。如果不限於皇帝,漢武帝的親兄弟中山靖王劉勝,也就是劉備的老祖先,活了53歲,生了120多個子女,更是帝王中的奇葩。
這麼一比較,「不可一時無婦人」的漢武帝某些能力實在讓人無語。
當然,也許是他長期縱慾造成某些疾病,才有生育障礙。且不說這個概率大小,先看一段記載:
漢武帝的皇后衛子夫是平陽公主府的歌女,在衣車中被皇帝寵幸入宮,一年多沒見著皇帝,正巧宮裡要放一批宮女回家,漢武帝親自出馬挑選,發現了衛子夫。
衛子夫哭求漢武帝放自己出宮,也不知道皇帝哪根筋搭錯了,又寵幸了她一次,這就懷孕了。
前後2次性生活,50%的受孕幾率,莫非兩人真是夙世因緣,金風玉露一相逢,就勝卻人間無數?
那麼,結論是什麼呢?
三解認為,漢武帝雖有好大喜功的詩人氣質,在女色上卻不是那種毫無節制的濫交者,他的考量,第一位的是政治,第二位的是感情,第三位的才是肉慾,這一點,在他對性伴侶的選擇上,可見一斑。
漢武帝的第一次婚姻,他沒有什麼選擇的權力。作為漢景帝的第10個兒子,立長,沒他的份,立嫡,他的母親也不是皇后,可以說,他的皇位得自宮廷陰謀,自然不會允許它在陰謀中喪失。
公元前141年,劉徹登基為帝,次年元旦即冊封太子妃陳氏為皇后,實現了對大長公主的承諾,到公元前130年,又以「惑於巫祝」的罪名廢掉了陳皇后,此時,兩人起碼已經做了10年的夫妻。
偏偏無子。
就記載來看,正當青年的漢武帝第一個孩子,應該就是衛子夫那50%的概率,而且當陳皇后聽說衛子夫懷孕的消息之後,鬧得要死要活,她的母親乾脆把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綁架了,這通折騰當然是徒勞,反倒讓漢武帝更加愛重衛家。
有了第一個孩子,說明漢武帝本人沒毛病,陳皇后當然著急了,花了9000萬錢求子,還是不管用,只能眼看著衛子夫成為衛夫人,享受皇帝的寵愛。
女人的嫉妒,在普通人家就是打打鬧鬧罷了,可在皇家裡,無子又嫉妒的皇后,伴隨的就是嚴峻的政治問題,因為這意味著漢武帝遲遲沒有一個繼承人,也就無法杜絕諸多劉姓諸侯王對皇位「合法」的野心。
甚至連公卿大臣,漢武帝的親舅舅田蚡都私下勾搭入京的淮南王,討論淮南王當皇帝的問題。這樣的現狀,絕對會刺激漢武帝廢後的決心。
所以,後世的情感專家分析陳阿嬌的婚戀觀錯誤,幼年心理之類的廢話,對於她的婚姻存續毫無意義,漢武帝能夠等待她10年孕育繼承人,已經屬於中國帝王中罕見的有情有義了。
這個理由,也借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之口,解釋給了指責女婿忘恩負義的大長公主劉嫖聽,「用無子故廢耳」。那麼,皇后的大位是不是「蘿蔔招聘」,留給衛子夫的?從時間上,並非如此。
陳皇后被廢在公元前130年,衛子夫受封皇后是在公元前128年,相隔近2年時間。如果是處心積慮,後世唐高宗廢王皇后才是樣板,僅僅7天後,武則天就登上了皇后的寶座。
那麼,中間的2年空當是留給誰的?陳皇后被廢後,椒房殿的主位有2年的空缺,在等著誰呢?
應該是給那位名不見經傳的王夫人。史書上說她「與衛夫人並幸武帝」,還說「及衛後色衰,趙之王夫人幸」,也就是說,曾有短暫的時期兩人是平等的夫人地位,在公元前128年衛子夫冊封為皇后之後的某一年開始,王夫人實現了專寵。
這位王夫人名氣不如衛子夫、李夫人,甚至比不上那位手掌畸形的鉤弋夫人,但是從兩件事上看,她可能才是漢武帝的真愛。
其一,兒子封王,待遇超常。公元前117年王夫人患病,漢武帝特意問她想讓兒子劉閎封王封在什麼地方。王夫人也不客氣,選了洛陽。
洛陽是什麼地方?
西漢王朝的東都,有國家級糧庫和武器倉庫,要錢有錢、要槍有槍,劉閎佔了造反怎麼辦?漢武帝不敢答應,只好說齊國臨淄是經濟發達的超級大都市,封在那裡不吃虧。王夫人這才滿意。
不久,劉閎獲封齊王,同日封王的還有他的兩個弟弟,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他們的母親有選擇封國的權力嗎?史書記載很冷酷,「無寵,以憂死」。
其二,生前最寵,死後思念。《漢書》中記載漢武帝思念李夫人,遇到齊人方士少翁稱能請死者魂魄相見,晚上看到人影酷似李夫人,相思成災,還寫歌作賦紀念。
這個事情,《史記》偏偏記在王夫人名下,司馬遷可是當時人,領導最喜歡哪個小老婆還不知道嗎?按照《史記索隱》的說法是「此史記以為王夫人最寵,武帝悼惜。新論亦同史記為王夫人。」
其實比較寵愛程度最好的例證就是親生兒子的封國,王夫人之子封齊王,李夫人之子封昌邑王,都是一郡之地,前者是西漢有數的大都會,後者則是舊時的山陽郡,不窮不富之地,高下立判吧?
最狠的一條證據是什麼?
就在公元前124年,衛子夫的弟弟衛青第四次出擊匈奴,大破右賢王部,漢武帝龍顏大悅,派使者在軍前拜衛青為大將軍,位在丞相之上。此時,衛子夫貴為皇后,衛青也就是皇帝的小舅子,衛家襁褓中的孩子都被封侯,可謂富貴已極。衛青的部下卻在勸說他將皇帝賜予的千金轉送給王夫人的家人,衛青還真拿出一半送了。
一個三軍總司令,竟然要賄賂他姐夫的小老婆,是不是有點詭異呢?由此可見,漢武帝最寵王夫人絕不是虛言。
再深思一步,一個27、8歲的年輕人,突然遇到一個少女,感覺真愛來臨無法自拔,但作為皇帝,又必須考慮繼承人的問題,就只好同時寵幸少女和另一個有過生產經歷的妻子,期待某一位產下皇子。
不想,衛夫人搶先一步生下了皇長子,幫他解決了根本性的政治問題,29歲的漢武帝喜不自勝,命人作《皇太子賦》,又冊封皇長子的生母為皇后,等於宣告襁褓中的劉據就是皇太子。但是,在做出政治姿態之後,漢武帝卻遲遲沒有完成太子冊封的程序,一拖就拖了7年。
為什麼?因為他寵愛的少女此後也產下了兒子,漢武帝當然可以選擇學習他的父親景帝,在自己的兒子中從容考察,也省得出現廢立的麻煩。
不過,按照漢家的法度,皇后的母家同樣屬於宗室之列,王夫人家族在史書上的缺載,似乎也說明其娘家力量的薄弱,甚至找不出一個可以被漢武帝「抬舉」領兵的人才,進而以戰功封侯。在這一點上,衛氏家族可謂人才濟濟,自公元前129年開始,公元前128年、127年、124年,連續4次,衛青創造邊功奇跡。
公元前123年春夏,衛青為大將軍兩次率10萬騎兵攻匈奴,他的外甥霍去病也嶄露頭角獲封冠軍侯,以軍功創造了一門五侯的奇跡。
面對衛皇后娘家的強勢崛起,漢武帝無法猶豫了,終於在公元前122年,冊立時年7歲的皇長子劉據為太子,對於他的愛人之子,則只能在幾年後封王補償。
有意思的是,詳細記載齊王劉閎、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冊封前後文書的《史記·三王世家》的最開頭就是「大司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這個大司馬就是霍去病,也就是太子劉據的表哥,皇后的親外甥,在他去世的當年,公元前117年,領銜上疏,請封漢武帝三子為王。
可想而知,這是漢武帝最寵愛的少年將軍做前鋒的一次攻擊,為維護太子的地位,催促皇帝確定諸子的名分。皇帝同意了。
按照《史記》的記載,王夫人早逝,之後李夫人有寵。閹人李延年送妹妹入宮的故事,《漢書》寫得更詳細:
「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上歎息曰:『善!世豈有此人乎?』」
一首唱美女的歌聽罷,漢武帝為什麼會歎息?關鍵還在「北方有佳人」和「佳人難再得」上,王夫人是趙女,李夫人是中山人,都是當時的北方,李延年作為漢武帝的男寵,自然知道他的情感G點在什麼地方。此時再由平陽公主引出李延年的妹妹,自然水到渠成。
再回顧下平陽公主送衛子夫的情景,我們就能發現,她最初給漢武帝推薦的是一群「良家」女子,目的很清晰,滿足自己兄弟「求子」的需要。
另一次在史書中出場,是平陽公主守寡之後問誰可以再嫁,旁人告訴他大將軍衛青一家子最牛,公主很好笑,說這家人之前是我的從人奴僕,合適嗎?人家告訴她,過去是過去,現在是現在。
然後呢?平陽公主就下嫁了衛青。說明什麼?她明白自己兄弟需要籠絡衛氏家族的需求。
再一次,就是送李夫人進宮,她在滿足皇帝的什麼需求?只能是填補漢武帝的情感空白,讓他脫離對王夫人的懷念。不料,李夫人入宮後也早逝,之後有記載的女寵就只有三人,尹婕妤、邢夫人和鉤弋夫人。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尹婕妤等人「更有寵」,卻被評價為「然皆以倡見,非王侯有土之士女,不可以配人主也。」換言之,出身歌妓、舞姬,地位低下,不足以做皇帝的配偶,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衛子夫是平陽公主的歌姬,李夫人是「以倡進」,怎麼就可以「配人主」了呢?
看似自相矛盾,答案實際是在漢武帝的諸位男寵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