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將軍馬援有一個侄女,嫁給王莽的遠房侄子王磐為妻。馬援活著的時候,就很不喜歡王磐和那些達官顯貴交往,擔心他遲早有一天會出事。別人似信非信,總以為那些王子勢力強大,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哪知那被廢的郭皇后於建武二十八年(公元52年)六月死後,便有人上書皇帝,說王磐和王肅父子二人本是漏網之魚,不思悔改,反而成了王侯的座上賓,這樣下去恐怕會生出事端,要早加提防。
劉秀十分憤怒,下令抓捕王磐父子以及那些王子的賓客,有一千多人因此事受到牽連,被關進大牢。後來又出了一件大案,牽連到王磐父子。從前,劉玄兵敗時,劉秀曾經封其子劉鯉為壽光侯。劉鯉卻記著父仇未報,遷怒劉盆子兄弟,將劉盆子之兄劉恭刺死。劉鯉和郭後之子、沛王劉輔向來友善,劉鯉犯罪下獄時,沛王也一同下獄。劉秀恨上加恨,於是將王磐父子及那些賓客,一齊處死。沛王劉輔被關進大牢後,經人極力求情,才被釋放出來。劉秀下令讓那些王子回到封地,不准在京城逗留。
皇太子劉莊漸漸長大成人了,劉秀準備給他選一些老師,輔導太子。群臣都推薦太子的舅舅原鹿侯陰識,只有博士張佚反對,他說:「現在冊立太子,究竟是為了誰呢?如果是為了陰氏一門,陰侯便可以做太子的老師;如果是為了天下,則應該選用天下賢才!」劉秀點頭稱善,當即拜張佚為太子的老師,張佚當仁不讓,接受了這個職位。劉秀另外任命博士桓榮為太子少傅一缺。桓榮是榮沛郡人,資格和聲望比張佚還高,少年時遊學長安,十五年都沒有回過家鄉,也是一個飽學之士。
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春,劉秀下令東巡,走到濟南,隨行的大臣建議皇帝在泰山舉行封禪大典,劉秀認為這不過是沽名釣譽的舉動,沒有同意這樣做。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56年)正月,劉秀偶然讀起《河圖會昌符》一書,看見書上有這樣的讖語:「赤劉之九,會命岱宗」,頓時迷信起來,想起上次東巡時群臣勸他封禪一事,認為是天意要他如此,於是命虎賁中郎將梁松和司空張純等人準備封禪的事情。選定了黃道吉日後,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地出了洛陽,來到東嶽泰山,仿照從前的制度封禪,在石碑上刻了許多歌功頌德的套話。封禪完畢後,張司空驟然得病,醫藥無效,三五天後便一命嗚呼。劉秀有些掃興,匆匆回到京城。
既然舉行了封禪大禮,就不得不按照慣例大赦天下,免去泰山郡一年的田租;四月臆,又改本年為中元元年。這年六月升太僕馮魴繼任司空沒多久,司徒馮勤又一病不起,劉秀更加惆悵,直到冬天才封司隸校尉李欣為司徒。這時候,一些歌舞昇平的話也在四下流傳,於是劉秀又親自前去祖廟祭祀,在北郊修築方壇,昭示天下。
當初劉秀相信所謂的讖文,才做了皇帝,現在卻漸漸對那些讖文不滿意起來。給事中桓譚不知好歹,貿然上書規勸皇帝,結果惹得劉秀大怒,桓譚嚇得不輕,叩得頭上流血,劉秀才稍稍平息了怒氣,將他降為六安郡丞。桓譚也只得怏怏上任。還有大中大夫鄭興,也因為劉秀迷信讖文而直言相勸,一直沒有受到重用,後來被侍御史彈劾,說他出使成都時私買奴婢,於是被貶回開封原籍養老。鄭興喜歡古學,精通《左氏》《周官》,擅長天文和數學,後來朝廷多次請他出山為官,鄭興始終不肯答應,最後壽終正寢。
中元二年(公元57年),光武帝已經六十二歲,還親自主持朝政。太子劉莊常常暗示他頤養天年,劉秀卻樂此不疲。但畢竟劉秀已經年老力衰,到了這年二月間,劉秀病重不治,在南宮前殿中壽終歸天。
劉秀去世後,太子劉莊即位,是為漢明帝。明帝此時已經三十歲。明帝下令命太尉趙熹主持喪事。劉秀生前曾有遺言:自己死後一切後事都要從儉,不得浪費。當時,各地的王子紛紛前來奔喪,和新皇帝同坐一席。那些藩國的官吏也能夠隨便出入宮廷,完全忽視皇室的禮儀和威嚴。太尉趙熹仗劍上殿,扶下那些王子,讓他們分清尊卑;又派人監視藩國的官吏,整肅禮儀,不准擅自出入。
光武帝劉秀總計在位共三十三年,從舂陵起兵至今,歷經艱險,削平群雄,終於光復了漢朝。劉秀智勇雙全,天下平定後棄武從文,崇尚氣節,講求經義,是漢朝少有的賢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