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群臣對於江山社稷和皇帝的看法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力,楊廣看準了這一點,接待大臣時謙和有禮,這樣一來,群臣之中他極有聲望,人們對他的呼聲很高。人氣高了,運氣自然也不低。
當時大隋裡有兩位十分重要的人物,分別是:高熲和楊素。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兩位的政治動向,以及他們是否支持楊廣。
首先來講一下高熲。
高熲為人正直,不可能參與政變這種大逆不道的陰謀,加上他本身就當上了宰相,即使政變成功,不還是宰相麼?加上高熲的兒媳婦是楊勇的女兒,因此他根本沒必要冒砍頭的風險去跟楊廣結成同盟。
高熲
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楊廣開始著手「清除」 高熲這個最大的絆腳石。問題是,高熲當了二十多年的宰相,桃李滿天下,勢力早已觸及隋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加上高熲是文帝的戰友,深謀遠慮,忠誠度絕對最高,而文帝也是幾乎每事都徵求高熲的意見,對高熲也是言聽計從。
這事,獨孤皇后開始厭煩楊勇,天天對楊堅吹枕邊風,說楊勇如何如何不是,說楊廣如何如何好;朝堂上,楊素每次都弄些楊勇的花邊新聞出來,但是,只要高熲不表態,這些「誣陷」都不會起作用!
一次,文帝和高熲拉家常。文帝說:「有神告晉王妃,言王必有天下,若之何?」
高熲說:「長幼有序,其可廢乎?」
楊堅聽了,沉默不語。
其實,高熲也相人的高手,他很明白:楊勇表裡如一,楊廣善於偽裝。加上攻破南陳時,是他將張美人卡嚓了,加上太子是自己的親家,孰輕孰重,他心裡難道不明白?
獨孤皇后開始一步一步設計「除掉」高熲。
剛好高熲的夫人去世,獨孤皇后對文帝說:「高僕射老了,而喪夫人,陛下怎能不為他娶妻?」
文帝將獨孤皇后的話告訴高熲,高熲流淚說:「我現在已經老了,退朝之後,惟有吃齋念佛而已。雖然陛下垂愛很深,甚至想幫我納妻,但這不是我的意願。」
楊堅看到這,不好再堅持。
高熲的愛妾恰好這時生了個男孩,獨孤皇后趁機對文帝說:「陛下還應該信任高熲嗎?開始,陛下想為高熲娶妻,高熲心存愛妾,當面欺騙陛下。現在他的欺詐已顯現,陛下怎能再信任他?」
文帝為此對高熲有意見了。
適逢朝中商議討伐遼東,高熲固諫不可,楊堅心中更加不平。
之後,高熲封國的國令上告高熲私下做的一些事,說:「他的兒子高表仁對他說:『司馬仲達當初托病不朝,於是擁有天下。您今天也遇到類似情況,怎知不是福份?』」
文帝終於震怒了,隨即將高熲囚禁。
司法部門又上奏高熲別的事,並建議殺掉高熲。楊堅說:「去年殺虞慶則,現在又殺王世積,如再殺高熲,天下人會怎麼說我?」
最終只是將高熲削官為民。
此後,大隋少了一位最卓越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通典》卷十二《食貨·總論》中評價高熲:「周之興也得太公,齊之霸也得管仲,魏之富也得李悝,秦之強也得商鞅,後周有蘇綽,隋氏有高熲,此六賢者,上以成王業,興霸圖,次以富國強兵,立事可法」,可見歷史對高熲評價還是十分高的,可謂大隋第一名臣!
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大業三年,隋煬帝借高熲議論自己奢靡,將他和賀若弼、宇文弼同時被殺害。諸子遭到流放。
其次,再來說說楊素。
楊素,字處道,將門烈士之後,是楊堅的老鄉。
和高熲一樣,楊素也是文武雙全,卻心狠手辣,為達目的誓不罷休。可能正因如此,直到大隋建國十一年後,才晉陞為尚書右僕射,而此時高熲已經擔任尚書左僕射已經十一年了。
其實,楊素還是高熲一手提拔起來的,可以說高熲還是他的恩人,可是楊素卻「恩將仇報」,處處為難高熲。
十分聰明的楊廣早就看到這點,但是當時他還在揚州任總管,沒文帝的口令,楊廣哪裡敢直接找楊素?
當時楊廣的親家宇文述對楊廣說:「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於天下。大王仁孝著稱,才能蓋世,數經將領,深有大功。主上之與內宮,鹹所鍾愛,四海之望,實歸於大王。然廢立者,國家之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誠非易謀也。然能移主上者,唯楊素耳。素之謀者,唯其弟約。述雅知約,請朝京師,與約相見,共圖廢立」(《隋書·宇文述列傳》)。
楊廣十分信任宇文述,就讓他前往京師拉攏楊素了。
公元600年,宇文述偷偷溜進京師,為楊素帶來了一大批奇珍異寶。
原來這楊素特別貪財。
楊素
老謀深算的楊素很高興地收下了這批財物,不過他還是要調查晉王的底細。
一次,楊堅宴請功高卓著的文臣武將,楊素也是受邀人員之一。
席間,獨孤皇后和楊素叨叨家常。楊素試探性地問獨孤皇后:「晉王孝悌恭謹,有類至尊」。一語雙關!
獨孤皇后回答:「晉王的確很孝順,每次聽說我們夫婦要去看他,他就到揚州邊境來迎接我們,我們離開時,他每次都流淚。而楊勇只知尋歡作樂,自己做得不好還怪罪弟弟,我真擔心他會做什麼對不起弟弟們的事啊。」
楊素是何等聰明,以後專跟晉王混了。
楊廣當上皇帝的第三個有利條件:廣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