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隋煬帝楊廣御駕親征為何屢屢遭遇失敗

一般而言,皇帝御駕親征,理應具有攻則必勝、戰則必克的戰鬥力。弔詭的是,應該發生的事情從未發生。隋煬帝三征高麗,不僅損兵折將,而且終因窮兵黷武引發內亂,以至於江山易主。唐太宗以盛世雄兵東征高麗,卻坐困於「東瀛小夷」,不得已班師而還。諷刺的是,庸碌無為的唐高宗李治,竟然成功征服高麗,而李治,恰恰沒有御駕親征。英明之君,親征而敗;庸碌之主,放權反勝。這裡面藏著什麼玄機?

公元611年,隋煬帝以高麗王「藩禮破闕」,決定備兵討之,化「蠻夷之鄉」為「冠帶之境」。次年,天下雄兵如期集結,這時,隋煬帝問後來官至太史令的庾質對戰局的看法。庾質說戰之必勝,但是只有一條,皇帝不能親征。隋煬帝聞之不悅,悻悻地說,你要是害怕,自可留此。遂決意親征。

庾質擔心的事情,果然馬上就發生了。大軍進渡遼水,圍遼東城。隋煬帝臨戰下了兩道詔書,一曰「凡軍事進止,皆須奏聞待報,毋庸專擅」,相當於奪了將軍的兵權,違背了「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統兵原則;一曰「高麗若降,即宜撫納,不得縱兵」,這是擺高姿態,我王者之師,弔民伐罪,非為殺戮。

兩道詔書鑄就了高麗人的護身符:隋軍如攻城甚急,高麗人就宣稱投降,諸將便不再進攻,先馳奏煬帝,等詔令傳來,城中守禦也重新搭建完備,再度抵禦隋軍進攻。如此循環往復,隋軍無論如何攻不下遼東城,隋煬帝始終不悟。結果,最初九軍度遼,凡三十萬眾,班師回朝時只剩下二千七百人,損失慘重。

隋煬帝敗在他的過度干預,他把自己的觸角滲透到每一個角落,將軍們噤若寒蟬、動輒請示,不能隨機應變、便宜從事,又怎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戰機、適應瞬息萬變的形勢?隋煬帝把自己的干預視為勝利的關鍵,實際上卻是失敗的淵藪。公元644年,唐太宗率大軍親征高麗,眼看就要直抵平壤城下,不料大軍在安市這個地方受阻,一時無法前行。這時有高麗俘虜進諫說,安市人顧惜其家,未易猝拔,烏骨城守將垂老,不能堅守,不如移兵進攻烏骨城,朝至夕克,其他小城,必然望風投誠,然後收其錢糧,鼓行而前,直指平壤。這本是曲線救國的一招妙計,諸將也欣然同意。

唐太宗將從之,長孫無忌獨曰,「天子親征,異於諸將,不可乘危僥倖。」您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怎麼能做出乘人之危這樣令人不齒的事情呢?一番道德說教,唐太宗遂放棄曲線救國,併力攻城。結果,安市久攻不下,屯兵日久,糧食將盡,而早寒、草枯水凍,將士多不適應,於是不得已鎩羽而歸。唐太宗敗在他的道德潔癖:既然是天子征伐,就應該有天子氣度、皇家風範,然而,「兵者,詭道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也」,哪裡有那麼多光明正大、器宇軒昂?陰謀詭計是沒有道德屬性的,所以馬基雅維利才比喻說,君王應該兼具獅子的凶殘和狐狸的狡詐。

在隋煬帝首次東征56年之後、唐太宗首次東征24年之後,唐高宗李治居於深宮、遙定高麗。當時唐高宗「欲自將大軍」,皇后武則天不同意親征高麗,唐高宗遂罷親征。

御駕親征是否一定導致失敗?從史料來看,這樣的例子的確很多。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寫道,「苻堅不自將以犯晉,則不大潰以啟鮮卑之速叛;竇建德不自將以救洛,則不被擒而兩敗以俱亡;完顏亮不自將以窺江,則不挫於採石,而國內立君以行弒」,基於此,王夫之得到結論,「天子討而不伐」。

當然,御駕親征也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失敗的例子僅僅像顯影機制一樣,呈現出御駕親征的某些弊病。對領導者而言,如果給下級干預太多,甚至大包大攬,權力向上面集中,責任向下面分散,下級就會跟隋煬帝手下的將軍一樣,一切唯上、失去自主,結果反而沒有效率。「討而不伐」是一種胸襟,更是一種智慧。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不爭而天下莫能與之爭。誰知有時候,親為反而無為,無為反而有為?

《隋煬帝楊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