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招親在中國的小說歷史中極其常見,如穆桂英,樊梨花,還有金大俠的小說《射鵰英雄傳》中都有這樣的情節。比武招親就是打擂台,可是擂台在古典小說也很多,比如《水滸》中的燕青打擂。《楊家將演義》可是歷史的比武招親確實存在。
李世民的父親李淵年輕的時候可是武藝高強。風流倜儻。當時一方顯貴竇丞相的千金要擇一閒胥,竇小姐可不一是一般人不但漂亮,而且熟讀聖賢書如《烈女傳》他能道背入流。各位看官切記當時竇小姐不認識李淵。擇婿以武藝高強為標準專門為招李淵的蘿蔔招聘,哪裡李淵還不是皇帝。
竇丞相,為了招聘沒有設計打擂台,古代打擂台可不和你友好交流,那可會死要簽《生死文書》只要在那上面簽了名,落地開花死。法律還保護你,比如在《水滸》中燕青只因他是反賊要是有個合法身份,他就是打英雄。就連近代霍元甲在擂台打死人也沒被抓起啦嗎。可是這樣的比武,太血腥,太暴力,竇家一想門風不錯,為了招親居然連死數人不是竇家的作風。
竇家設計別出心裁,找一丹青妙手,畫了一幅孔雀。繡在一米高的布上。只教人射箭就行了。射箭也是比武,這樣既能比武,也不傷和氣。參賽高手眾多,射術大都高超。可是李淵對自己信心滿滿。只見他前腿弓,後退灣。左手打弓,右手射箭。雙膀一叫力。箭如飛梭。直飛靶心----靶心孔雀雙眼。眾人見到無不擊節叫好。李淵不但成了傳奇皇帝還成了歷史上有史以來有史可查的比武招親的皇帝。
李淵為竇氏比武招親
要瞭解長孫氏進入李世民後宮的這段歷史,首先需要從唐太宗李世民的母親也就是長孫皇后的婆婆竇皇后說起。
竇皇后,又稱太穆皇后,一般都說她是唐高祖李淵的皇后。但嚴格說起來她並沒有真正擔任過皇后,她在李淵起兵反隋的前三年就去世了。其逝世的地點史書上記載是涿州,具體地點就是現在北京市房山區的竇店,當時歸屬於涿郡管轄,兩地相距很近。
她的出生地是京兆始平(今陝西省興平縣)人。她的父親竇毅是北周大司馬,入隋後,官居上柱國、定州總管、爵封神武公。
竇家是鮮卑貴族,許多人認為竇家是東漢竇武之後,實則不然,應該就是鮮卑紇豆陵式改姓過來的。竇氏的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宇文氏,封為襄陽長公主,竇家可是名符其實皇親貴戚。
北週末年,竇毅在京城長安公開為女兒竇小姐招女婿,這就意味著,誰能攀上這門高親,誰就將能成為皇親國戚。消息一傳開,城裡城外的貴胄王孫,豪門子弟可都希望能相到竇府小姐做老婆。
可是,竇毅選女婿的方式很是奇特。他一不問家世財產,因為竇家有的是金銀珠寶,貴為皇親和舊貴勳臣要啥有啥,不差錢。二不挑剔容貌氣度。招親的方式也很特別,是在園子中放置一個門屏,屏上畫了兩隻孔雀。凡是有上門求婚的,不管老幼美醜,每人必須在百步之外張弓射箭,誰能射中孔雀,誰就將成為竇小姐的乘龍快婿的希望。「射者閱數十,皆不合。高祖最後射,中各一目,遂歸於帝。」(《舊唐書本紀》)
說的是竇家這個招親方式一公佈,四方英傑紛紛上門試箭進行角逐,過去說,家有好女,媒人踏破門檻,這段時間到竇家求親的男子也快把門檻踏破,有的人射中了孔雀,但是,竇毅看了搖搖頭。於是,一個個王公貴族子弟敗興而去。幾天下來,竇府的門前漸漸冷落了。
要說這件事似乎有些蹊蹺,就在於竇毅只發給參賽者每人兩隻箭,只說是要射孔雀,可沒有說射孔雀身上什麼位置,才算是符合要求的。想來數十人來比武,中間恐怕還有神射手以孔雀翎、冠為目標而命中的呢。隋唐時期神射手委實不少,李淵後來的兒女親家,長孫皇后的父親長孫晟(音勝)便是能一箭射雙雕的英雄,北周尚武事,射手甚多。所以這事讓人疑心,恐怕是竇小姐已經看中了李淵,所以李淵就算實際上是第二名第三名,也要超擢提拔為第一的。也就是說,那十餘人都是有資格成為快婿的,但是,竇氏看中了李淵,背後暗通款曲,說明需要「射睛」。
竇小姐比武招親,必然也是經過經過策劃、事先的組織動員,至少是有一個公告的,否則哪兒來「射者約數十」這麼多人呢?說明其他人不過是「陪標」的而已。
在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比武招親創造了一個讓大家便於接受的女方主動選擇男方的場合,給雙方家長一個下「台階」的機會,在男女當事人婚姻自主與父母包辦兩者之間來了一個折衷,借助於比武的儀式,在一定的風險下,將女方有限的自由選擇合理化。比武招親也顯示了女性頑強的個性勃發和對主流文化的挑戰,這也是對於帶有俠情義膽的女性性格別緻的審美表現,在一定意義上衝破了傳統束縛女性的枷鎖。這種婚姻形式只見於尚武的朝代或民族。
可是時間一長一個都沒有射中的,夫人襄陽長公主開始埋怨丈夫,何必整出這種花樣,不但挑不到女婿,反而遭人笑話。這時候的竇毅心裡也沒底了,可他還是強裝鎮定,手捋三綹長鬚,笑著安慰公主:「夫人何必多慮,我們的女兒生有奇相,智慧不凡。必會有奇人相配。夫人難道忘了先帝當年的那些話嗎?」
原來,竇家小姐一出生,就一頭長髮垂肩,長到三歲的時候,頭髮就長到拖地,人人稱奇。四、五歲的時候就善書習文,知書達理,才智過人。這個小姑娘不僅聰明美麗,而且記憶力還特別強,讀《女誡》、《列女》等傳,都是過目不忘。她的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聽說後,就將她接到宮中撫養,並且常常隨侍左右。她小小年紀,就對政治十分關心,而且有自己的獨特見解。
當時,在中國的北部有三股勢力,北齊、北周和突厥。
北周和北齊在對抗和爭奪中,都使出渾身解數來爭取突厥的支持,其中很重要的方式是和突厥和親,就是將皇帝的公主嫁給突厥的可汗為妻,也就是皇后,突厥俗稱「可賀敦」。最好是娶到突厥公主為後,那樣,關係更加有保障。
北周經過五六年的努力,派出多個使團出使突厥,突厥的木桿可汗終於同意將女兒嫁給了周武帝。
木桿可汗繼承了阿史那家族有白種人琉璃色眼瞳的特徵。史籍記載,(周書 列傳第四十二)「科羅死,弟俟斤立,號木桿可汗。俟斤一名燕都,狀貌多奇異,面廣尺餘,其色甚赤,眼若琉璃。」看來是有歐羅巴人種的基因。
這個突厥公主可能是繼承了父親的相貌,白色的面皮,碧色的眼睛。這個在今天看起來是美貌的特徵,在當時可能是被認為是另類的,夷狄之屬,總之就是看著不順眼。
再就是武帝嫌她是頗費周折耗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才娶過來的,心中有點不平衡。所以,娶進來後,對她很是冷淡。有史家認為,也可能武帝是擔心因此會被突厥控制,所以對阿史那皇后一點都不好,疏遠阿史那氏。這時只有六、七歲的竇小姐曾私下對皇帝舅舅說:(《舊唐書本紀》)原文如下:
「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
翻譯過來就是:「如今四方還沒有平定,突厥也很強盛。願陛下以蒼生為重,對皇后好點吧。舅舅您如果能以此安撫突厥,取得突厥的援助,則江南、關東就不敢擾亂我們的江山了。」
江南是指陳朝,關東則是指的北齊。
武帝聽後先是一愣,然後認為這個小姑娘說的有道理,認真採納了她的意見,對阿史那皇后逐步恩愛起來。果然,一年後,木桿可汗就發騎兵一萬,和北周的大將楊忠聯兵進攻了北齊,使北周的勢力進一步加強,那是竇氏在歷史上的第一次露面。
事後,武帝感歎萬分地告訴了竇毅,說:「此女才貌不凡,不可妄以許人。」
竇毅回到家裡,又把這事告訴襄陽公主,所以,決定為女兒鄭重選擇一位賢婿。(我懷疑竇氏對周武帝說的這段話是竇毅導演的,因為,他就是周武帝前往突厥的最重要的招親使者。)
幾天之後,又有人求見,要求參加比武。是一位少年,大概有十六七歲的年紀。此人瀟灑倜儻,姿貌雄偉,天庭飽滿,英武之中又透出一種豁達之氣。竇毅一看,就很喜歡。施過禮,這位少年自報家門:姓李名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氏。父李昺,乃唐國公、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但李昺在李淵7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竇毅一聽,原來是唐國公李昺的世子,出身也是將門,又增添了三分滿意。
賓主寒暄過後,竇毅將李淵帶到後花園,給他兩支箭。李淵張開滿弓,對準屏上孔雀「嗖,嗖」連發兩箭,竟是不偏不倚,一中左目,一中右目。竇毅大喜過望,稱讚不已,連連說道:「老夫今日得佳婿也!」於是,這樁婚姻就定了下來,不僅是門當戶對,而且才貌相當。長安城中人人羨慕不已。
李淵娶到竇氏之後,才聞知一件事,原來,隋國公楊堅篡奪北周宇文氏的帝位,北周亡國了。竇家小姐當時因為舅舅英年早逝,已經搬回到了家裡,聽說這件事後,嚎啕大哭,應該是小孩子撒潑的那種哭法,手蹬腳刨在床上摔到了地上說:「真恨我不是男兒身,我要是個男子,就去救舅家的大難。」嚇得竇毅和襄陽公主趕緊摀住女兒口說:「好閨女,你可別胡說,這話如果傳到當今皇上那裡,豈不害全家遭滅族之禍嗎?」
他們深知楊堅的手段狠辣,朝中凡是有同情宇文氏的大臣,往往斬盡殺絕。 這句話是《舊唐書列傳第一》記載的,原文如下:
「隋文帝受北周禪,竇氏大哭道:「恨我不為男,以救舅氏之難。」竇毅與襄陽長公主忙掩其口說:「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北史》還增加了一句話,竇氏「投床大哭」。
竇家一家提心吊膽中度過了近一年,所幸平安無事。竇毅仍然拜為定州總管,並保持著爵位。作為宇文家的姻親,竇家居然沒有受到牽連,除了因為竇毅謹慎自守,對隋文帝小心侍候之外,還同他與李淵家結下的這門親事有點關係。
原來,李淵和楊堅有著比較親密的親屬關係。李淵的母親是北周柱國大將軍獨孤信的四女兒,是隋文帝楊堅獨孤皇后(最小的七女兒)的姐姐,對於宮內或者親戚關係的處理上,獨孤皇后往往大事小情都是她說了算,有著絕對的發言權。由於姐夫李昺早逝,獨孤皇后經常照看姐姐,這當然會很喜愛英俊的外甥李淵了。因為李淵的關係,竇家又成為新朝也就是隋朝的皇親國戚了。
竇氏嫁給李淵後,果然夫妻恩愛,竇小姐從小長在皇宮,熟悉政治,喜歡讀史書,也擅長書法。夫妻倆經常在書房舞文弄墨,竇小姐模仿丈夫的字跡,幾乎可以亂真。不但夫婦間,就是婆媳間,感情也很融洽。李昺早年亡故,家裡的大小事情全由李淵的母親獨孤氏一人操持,她一生辛辛苦苦,晚年卻患病臥床,竇小姐侍奉的盡心盡責。有一次,獨孤氏病情很嚴重,家中幾個年長的妯娌都嫌棄獨孤氏脾氣暴躁,不願意侍奉她,只有竇小姐不辭辛苦日夜陪伴在左右。獨孤氏對這個兒媳婦可沒的說,非常喜愛。再說,獨孤氏的大姐是周明帝宇文毓的皇后,是竇小姐的舅母,有了這層關係,婆媳之間更為親熱。
這期間竇氏為李淵連續了生了四子一女,最關鍵的是,竇氏也成為了李淵政治上的高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