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唐太宗,大家都知道他精通兵法,善於用人,對於他人諍諫,更是虛心納諫,很少有人說起唐太宗會花錢。
錢,人人都愛,但燙手的錢,要命的錢,花出去了也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隋煬帝在江都時,就經常大把大把的銀子花出去,買通身邊的一些侍衛,可大難來臨,這些人全部跑光了。而且,孔夫子就說過「小人喻於利,君子喻於義」,大凡名將賢臣都有一股子怪脾氣,在不適當的時候花錢,不但不能成事,反而會壞事。有時候給人家千兩黃金,不如掏心挖肺說幾句暖話。
唐太宗就深喻此道。尉遲恭本是劉武周部將,在其帳下深受重用,曾經多次大敗敵軍。之後被李世民兩次擊敗,又派人勸降,尉遲恭也仰慕李世民的威名和恩情,於是投降。李世民對尉遲恭非常看重,任命他為右一府統軍,讓他繼續統領舊部8000人。這份特殊的信任讓很多人不滿。不久之後,劉武周重整旗鼓,原來歸降唐軍的其他劉武周部下紛紛離開。這時候,唐營眾將都懷疑尉遲恭也會開小差,將把尉遲恭給抓了起來,並且由屈突通、殷開山出面向李世民進諫,說尉遲恭驍勇蓋世,現在被我們囚禁,心中必定滿懷怨恨,留下來就會成為禍患,不如現在就把他殺死。李世民卻說,不會的,如果如果有心反叛,怎麼會在尋相(和尉遲恭一起歸降唐軍此時又叛逃的劉武周將領)之後呢?
並且,李世民下令給尉遲恭鬆綁,把他帶到自己的營帳,對尉遲恭說:「大丈夫之間是以意氣相互期許,不會因為小事而懷疑,我永遠不會聽信讒言而陷害像尉遲將軍這樣的忠義之士,將軍您要好好體察我的苦心啊。當然,如果您一定要離開,我也絕不阻攔,這裡有一些銀兩,我送給將軍,也算是我們相交一場的情誼!」一聽李世民此話,原本驚疑不定的尉遲恭非常激動,從此死心塌地的跟著李世民。
細細品味這段話,就可以明白,此時送給尉遲恭一兩銀子也遠勝過平時的金山銀山。為什麼?當所有人都懷疑尉遲恭的時候,李世民首先表示我永遠不會懷疑您,這樣可以打消尉遲恭的牴觸心理,心中的怨恨會淡化很多。但俗話說,忠臣不事二主,對於第一個賞識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劉武周,尉遲恭是心存感激的。於是李世民說了第二句話,如果將軍你要回去,我不阻攔,不但不攔著,反而送銀兩給你。原來,這些銀子竟是李世民送給尉遲恭逃回劉武周門下的路費。此時尉遲恭心中萬分感動,人與人之間,最難得的就是信任,何況是君臣之間,地位懸殊,而李世民竟然這樣體察自己的難處。那麼自己將心比心,又怎麼能夠不去回報呢?
尉遲恭是個沉默寡言的人,說不來什麼漂亮話,但是在不久之後,他就用自己的行為,向李世民,向唐營眾將證明了自己的選擇。王世充率軍忽然保衛了李世民,單雄信挺槊刺來,此時尉遲恭大叫躍出,刺單雄信於馬下。之後尉遲恭更率軍追擊,大敗王世充。事後,李世民笑著說:「尉遲將軍的回報也太快了吧」。當時又賞賜一筐金銀。從此尉遲恭就更受到李世民的信任了。從文字中可以看出,之前金銀不再多,之後金銀不嫌少。因為之前尉遲恭可能要逃跑,單純靠錢多根本留不住人,於是以情動之,以恩義留之,金錢只是作為情誼的表徵。而現在是因為尉遲恭有大功於唐朝,且又證明當日李世民決定是正確的,於是當著滿營眾將的面,李世民給了非常豐厚的一籮筐的金銀,既是對尉遲恭忠勇的感謝,又是提醒眾將,不能再說尉遲恭的是非了。給錢少時未必是吝嗇,給錢多時未必是大方。其中道理,你我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