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姓名之謎:太宗李世民是否叫過大野世民?

這個問題,要從衣冠南渡開始說起。

一般人對待西晉永嘉之亂,漢人衣冠南渡的事情上都有個誤區,就是北方人只往南方遷徙,一說永嘉之亂,第一反應就是北人往南邊跑,這個實際上是不準確的,事實上,晉人的遷徙,是分東北、西北和南方三個方向的。

西晉自八王之亂開始,戰亂迭起,天災不斷,老百姓怎麼生活呢?大致分為兩種人,一種人不願離開故土,留守北方,在北方形成了特色塢堡,而大部分人,都選擇了外出逃難。

當時北方人逃難,有三個方向,一個是往東北跑,東北那會是什麼情況呢,是鮮卑慕容氏政權,根據《晉書-慕容廆載記》記載,逃難到東北的晉人,主要是河北、河南、山西、山東的人,而且不光是老百姓,也有一些是士族,慕容廆就是慕容垂、慕容恪的爺爺,前燕的奠基者,慕容廆在當地立了四個郡來安置這些流人,同時從這些流人中,挑選能幹之人,作為謀主、幕僚,有了這些有知識,有文化的漢人輔助,前燕進步的要比前後趙都快,東北地區得到了極大開發,前燕迅速崛起為當時的大國。

再說另一個避難方向,就是往西北跑,往涼州跑,《晉書-張軌傳》記載,「秘書監繆世征、少府摯虞夜觀星象,相與言曰「天下方亂,避難之國唯涼土耳。張涼州德量不恆,殆其人乎」,「及京都陷,斐等皆沒於賊。中州避難來者日月相繼,分武威置武興郡以居之。」

由此可見,n多人選擇了往西北跑,張軌分武威置武興郡來安置這些人,這些流人,對前涼以及後來的諸涼政權的建立,河西胡人的漢化,都有重要影響。本來這一地區,胡人是比較落後的,之所以後來先後建立後涼、西涼、南涼、北涼,在16國時期屹立西北百年不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與中土的流人融合,漢化。

接下來,才是一般大家都知道的避難方向,就是往南邊跑,其實往南邊跑,也是分兩個方向的,一個是往長江中上游跑,一個是往長江下游跑。

往南邊跑的人和往東北、西北跑的人,有什麼區別呢?最大的區別就是,社會階層不同,西晉的皇室,首都洛陽的公卿士大夫這些社會上層人士,一般都選擇往南邊跑,東晉皇族司馬氏與王謝這些高門大族就屬於這個群體,而在流向東北和西北的人中,不能說沒有,但是數量要少得多。

社會中層人士,也算北方士族,但是他們的政治文化地位,比不上聚集在洛陽的士大夫集團,這些人不以學術文章見長,而以驍勇善戰著稱,這些人,也往南邊跑,南朝宋齊梁的開國皇帝,大抵就屬於這一群體。

另外就是社會底層人士了,主要包括長江以北的低等士族和一般的庶民,因為力量薄弱,地位也低,所以往南邊跑的代價比較高,這些人大多選擇了往東北、西北跑,還有些人選擇了留下,在當地組建塢堡以自衛,當然也有很少一部分人選擇了往南邊跑。

往長江下游跑的人,主要是西晉上層和中層階層人士,他們跑到了什麼地呢?並不是大家想像中的建康,建康,只是以王謝為代表的北來上層士族做政治活動的地方,真正對江南的經濟開發,這些上層士族的居住地,則是在會稽、臨海二郡之間的區域,也就是現在的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為什麼選擇在這裡,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建康附近,並無空虛之地安置這些北來士族,而吳郡、義興、吳興這些傳統的吳人區域,是江南本土士族的勢力範圍,一時插不了足,所以,只能渡過錢塘江,到吳人力量薄弱的紹興附近發展。比如大詩人謝靈運,謝玄的孫子,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還是個驢友,他就沒事就去臨海郡旅遊閒逛。

那些中層士族,主要是來自於江淮以北,雖然也往長江上游跑,但是落腳點與王謝士族不一樣,這個階層的人數比王謝這些士族多,但是政治地位相較王謝為低,同樣也無法在建康附近落腳,也插不進吳郡這些本土士族的勢力範圍,咋辦,唯有選擇與首都建康不太遠,同時又是在長江南岸比較安全的地方居住,於是,他們相中了京口晉陵一帶,也就是現在的江蘇鎮江、常州一帶,就在這個地方定居下來。後來此地發展繁盛,都是得力於這種流人的力量,

關於這個,《宋書-州郡志一》裡有詳細記載,「南徐州刺史,晉永嘉大亂,幽、冀、青、並、兗州及徐州之淮北流民,相率過淮,亦有過江在晉陵郡界者。晉成帝鹹和四年,司空郗鑒又徙流民之在淮南者於晉陵諸縣,其徙過江南及留在江北者,並立僑郡縣以司牧之。」

京口晉陵這些淮北來的流人,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民風彪悍,武勇善戰,戰鬥力很高,可以看做武人集團,著名的北府兵、宋齊梁三朝的皇族,都是來自這一集團。

劉裕、蕭道成、蕭衍憑借軍功、軍權先後稱帝,表示皇權由兩晉時的中土一流士族集團所有,轉入了次等士族,擁有武力的淮北流民集團手中。

下層階層,屬於長江以北的低等士族以及一般的庶民,這些人中,也有一些人跑到了長江下游地區,由於沒有啥勢力,他們大抵分散雜居於本土吳人勢力較大的地區,本來人數就少,社會地位又低,所以無法形成強大的集團,無法與當地吳人相抗衡,於是逐漸和吳人通婚,同化了,陳朝的開國皇帝陳霸先,就屬於這類人。

下面再說說往長江中上游跑的,這些人主要是來自南陽和新野的上層士族,雖然是上層士族,但是政治社會地位比以王謝為代表的洛陽士族階層要差很多,所以他們選擇了往長江中上游跑,中上游也有落腳的好地方,就是江陵、南郡一帶,這個地區,距胡人勢力較遠,江陵又是長江中上游的政治中心,所以對有一定政治抱負的這類士族來說,這一區域,是落腳的好地方。

南北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庾信,庾氏家族,就是這類人的代表。

往長江中上游的跑的,還有兩類人,一類是原居住在南陽新野的中層士族,另一類是僑居雍州的雍、秦流民,這兩類人都不約而同的在一個地定居下來,就是雍州治所襄陽,由於這些人素有武力,於是在雍州,逐漸形成了一個由中層士族和流民構成的強大武人集團,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無道,蕭衍作為雍州刺史,利用了雍州本地的武人集團,推翻了蕭寶卷,奪得了南齊的政權,建立了梁朝。以上就是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口遷徙的簡單過程,至於留在故土,沒有遷徙逃難的北人,是怎麼糾合宗族鄉黨,屯聚堡塢,據險自守的,由於時間關係,沒法細說了。

至於南北朝的士族情況,只能簡單介紹一下了。

按照《新唐書-柳沖傳》的記載,「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虜姓」者,魏孝文帝遷洛,有八氏十姓,三十六族九十二姓。八氏十姓,出於帝宗屬,或諸國從魏者。三十六族九十二姓,世為部落大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提到的姓氏,是唐朝排出來的,不是南北朝排的,但是這些姓氏都是從南北朝過來的,在南北朝時期,這些姓氏也依然是一等大族,我們一個個說。

首先,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這四個姓就是琅邪王氏、陳郡謝氏、陳郡袁氏和蘭陵蕭氏。

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這四個姓,就是東吳、南朝江南本土士族了,並稱吳中四姓。

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這裡的山東,並不是我們現在的山東省,而是泛指崤山-華山以東地區,包括山西、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太原王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趙郡李氏、滎陽鄭氏,這五個姓氏,再加上隴西李氏,被稱為五姓七望。

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這些姓氏可以算是南北朝時期的關中本土豪族,京兆韋氏、河東裴氏、河東柳氏、河東薛氏、弘農楊氏、京兆杜氏。

代北則為「虜姓」,元、長孫、宇文、於、陸、源、竇首之。元就是北魏皇族拓跋氏、長孫氏名將如雲,長孫晟、長孫肥、長孫嵩等,都是北朝名將,宇文就是北周皇族宇文氏,于氏也有很多名將,比如西魏八柱國之一的於謹,征高句麗的於仲文等,陸、源也是北朝大姓,竇氏也很著名,李世民的母姓,就來自於這個竇氏家族。

需要說明的是,隋朝楊氏皇族,號稱出自關中大族弘農楊氏,唐朝李氏皇族,號稱出自五姓七望裡的隴西李氏,這個其實是有不同意見的,據有些史家考證,這個其實是冒認的。

說這個,就不得不又提與隋唐淵源頗深的宇文泰了,宇文泰在創立府兵制的時候,還推行了另外兩個重要措施。

一個是改籍貫為關中。

宇文泰和他手下的核心將領大部分不是關中人,全是外地移民,有的出身於六鎮,有的來自於中原,這些地區在當時多是東魏的地盤,很多將領的家屬當時還是滯留在東魏境內。

所以大家都有思鄉之苦,怎麼能讓大家死心塌地地留在關中這塊呢,宇文泰想了一招,把大家的籍貫全部都改為關中。

N多出身寒微的漢族將領,趁這個機會,就把其家世改為關隴一帶的士族高門,這其中就包括李淵的爺爺李虎,改稱隴西李氏,楊堅的父親楊忠,改為弘農楊氏。而不是像《舊唐書》裡說的出身隴西李氏,是16國時期西涼武昭王李暠之後,像《隋書》裡說的出身弘農楊氏,是漢太尉楊震之後了。

第二個是讓鮮卑人恢復鮮卑舊姓和對漢人賜鮮卑姓。

恢復鮮卑舊姓簡單,是為了迎合鮮卑貴族反漢化的思潮,因此很容易推廣。但賜漢人以鮮卑姓就不那麼容易了。

宇文泰的本意是想借此籠絡當地漢族豪強。但是漢人重視姓氏、崇奉祖宗,改姓是很難接受的,會被認為是不敬祖,不孝,但宇文泰採取的賜姓措施是十分巧妙和含蓄的,讓人難以拒絕。

宇文泰在賜漢人鮮卑姓時,往往伴隨著官職陞遷,而且大部分情況下與爵位和食邑的增封同時進行。官位的陞遷是光宗耀祖的表現,這減輕了漢人心中不敬祖,不孝的心理壓力,經濟上的實惠也使他們得到了可觀的好處,加強了家族的經濟實力。這樣一來,賜鮮卑姓,漢人也可以接受了。

比如,楊忠賜姓普六茹氏,李虎賜姓大野氏,這些都是鮮卑姓,所以,楊堅又叫普六茹堅,李虎又叫大野虎,講壇的微信群裡,有位仁兄叫大野世民,就是這麼來的,不過這個大野世民同學,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楊堅在執掌北周政權以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復漢姓,李虎的兒子李昺和孫子李淵,早在那時就已經恢復漢姓了,李世民出生於公元599年,離李家恢復漢姓已經有小20年了,所以李世民是不可能曾經叫過大野世民的。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