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簡介 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生平

李貞(625年-688年10月12日),字貞,中國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為李世民與越國燕太妃所生。

李貞轉任豫州刺史。武則天成為實際的女皇,大肆為武氏家族加官進爵,並屠殺李氏皇族,這迫使李氏皇族甚疑武則天將要取代李唐江山並稱皇帝。

683年,李貞的九弟唐高宗去世,太子李顯繼位,就是唐中宗,命其伯父李貞為太子太傅。

光宅元年後(684年)[2],武則天臨朝稱制,不久廢唐中宗。立幼子豫王李旦為皇帝,即唐睿宗。但實際大權掌握在武則天皇太后和武氏外戚手中。

因為李氏皇族盡忠盡孝於先皇列祖列宗,所以準備一起反抗武則天可能將奪取李氏皇族社稷。這些李氏皇族主要有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魯王李靈夔(以上唐高祖之子、李貞叔父)、李元嘉的兒子黃國公李譔、李元軌的兒子江都王李緒、李靈夔的兒子范陽王李藹、虢王李鳳的兒子東莞郡公李融,和包括越王李貞、李貞之長子琅玡王李沖等人。

武則天在完成修建明堂後,召集宗室聚集於東都洛陽,在洛水舉行祭神儀式。李貞等人預防武氏皇太后可能先將他們誅滅乾淨,於是開始積極行動反抗武則天[3]。

首先:黃國公李譔偽造唐睿宗李旦給李衝下的詔書,說:「皇帝已經被軟禁,要宗室一起來勤王」。李沖也假造唐睿宗李旦給他的詔書,說:「皇太后要取代李氏江山,建立武氏王朝」。然而,在諸王約定共同起兵的時間之前,688年9月16日,李沖在他作刺史的博州(山東聊城)提前起兵反抗,他通知越王李貞、紀王李慎、韓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軌和魯王李靈夔等人,讓李唐宗族同時起兵反抗武則天。但只有李貞起兵,其他諸王都沒有準備充分,而遲疑不決。李貞通知他姑母常樂公主和姑父壽州(安徽六安)刺史趙瑰,常樂公主表示支持李貞。不過李貞以為只有他和他的屬下裴守德一心,就把他的女兒良鄉縣主嫁給裴守德。

不久李貞很快佔有上蔡(今河南駐馬店)。同時李沖在9月22日兵敗被殺。李貞聽說李沖兵敗,惶遽不安,想向皇太后武氏饒恕。可是這時李貞的屬下傅延慶帶來兩千位應徵士兵,李貞改變主意,向部下官兵宣稱:「李沖已破魏、相數州」。並且李貞令道士及和尚轉讀諸經以祈福,家僮、戰士都帶護身符以避免兵戈之傷。

武則天命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為中軍大總管,夏官尚書岑長倩為後軍大總管,鳳閣侍郎張光輔為主帥,率十萬大軍討伐李貞,並且制削李貞及李沖父子之屬籍,改姓虺氏。

左豹韜衛大將軍麴崇裕領兵與李貞軍隊相遇。李貞派他幼子李規和他屬下裴守德抵擋。李規和裴守德拒戰兵潰,並逃回豫州首府汝陽城(今河南汝南)躲藏。

李貞躲避,欲閉門自守。在麴崇裕率眾兵迫迫逼近下已經開始攻城,裴守德只好到處尋找李貞,欲殺之自保。

最後李貞的侍衛對越王貞說:「大王是金枝玉葉豈能受刀劍之傷」。不久李貞退回官邸,飲毒自盡。李規不得已亦縊其母,然後自縊;良鄉縣主、裴守德也自縊身亡。麴崇裕斬李貞、李規父子及裴守德之首,傳首東都,梟於闕下。

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黜唐睿宗李旦,廢唐號改國號為「周」,自稱皇帝。正式遷皇都於洛陽。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