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明君唐太宗何時時候開始喜歡聽假話?

唐太宗年輕有為,開闢了大唐盛世。當是時也,他心胸開闊,目光遠大,什麼樣的真話都敢聽,也都願聽。他曾下令,要把洛陽破敗了的乾元殿修飾一番,以備作為到外地巡視的行宮。這本來是小事一樁。可是,有一個小官張玄素,卻上了一道奏折,痛陳此舉不妥。他說,修了阿房宮,秦朝倒了;修了章華台,楚國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這都是歷史的教訓。現在,我們唐朝百廢待興,國力哪裡比得上當年的隋朝?陛下在國家的破爛攤子上,繼續役使飽受戰亂之苦的百姓,耗費億萬錢財,大興土木。陛下沒有繼承前代帝王的長處,繼承的卻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從這一點看,陛下的過失遠遠超過了隋煬帝。

這奏折有點小題大做:不就修修行宮麼,用得著又是秦朝又是隋煬帝地上綱上線麼?然而,斯時「身體健康」的唐太宗並沒有「天子一怒,流血數里」,而是把張玄素叫來請教:「卿說我不如隋煬帝,那麼,我和夏桀、商紂相比,怎麼樣呢?」這哥們兒實話實說,直截了當:「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紂一樣昏亂。」結果呢?如你所知:唐太宗收回了他的諭旨,停止重修乾元殿,並且表揚了張玄素,同時賞給他500匹絹。

為什麼會這樣?當然是因為唐太宗正處於健康狀態,這些真話對他只有啟示,沒有傷害。可是,到了身體日漸衰落的老年,尤其是魏征死後,他就不再喜歡真話,倒是對那些悅耳的假話甘之如飴。貞觀十七年,發生太子廢立事件,更使他疑心更重——魏征去世前曾反對更易太子,結果太子因謀反被廢為庶人,牽扯進去的侯君集被殺,杜正倫被問罪,而魏征曾經對太宗說過二人有「為相之才」,再加上有小人進讒言詆毀,結果太宗不但解除了親口答應的與魏征的兒女婚約,而且還派人砸碎了自己親自為魏征撰寫的墓碑。

這種情形外國也有。據戴維·卡恩著的《希特勒的間諜》一書記載:在納粹空軍元帥戈林手下,有一個由羅韋爾主持的特種勤務航空中隊,其任務是擔任高空偵察飛行。從他們拍攝的照片上,甚至可以看到馬其諾防線鋼筋水泥掩體的槍口。在德國戰事順利,橫掃歐洲如卷席之時,戈林對他們的工作十分看好,對其情報也稱讚有加。可是,當戰局不利,德國屢屢吃敗仗後,「當羅韋爾報憂的時候,戈林滿臉不高興。他居然能在航空照片所提供的確鑿證據面前矢口否認事實。每當羅韋爾向他報告照片上發現了新的目標的時候,他總是回答說:『這不可能!』他常常爭辯說,照片分析員也可能發生錯誤。」相反,對一些明顯是假話的消息——比如「德國兵力肯定沒有枯竭,他們還有很多後備隊沒有投用」之類卻願意信以為真,把它列在報紙頭條向國民報道。

魯迅在《看鏡有感》一文中曾有這樣的感慨:「漢唐雖然也有邊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於為異族奴隸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來事物的時候,就如將彼俘來一樣,自由驅使,絕不介懷。一到衰弊陵夷之際,神經可就衰弱過敏了,每遇外國東西,便覺得彷彿彼來俘我一樣,推拒,惶恐,退縮,逃避,抖成一團,又必想一篇道理來掩飾,而國粹遂成為孱王和孱奴的寶貝。」謊言,當然也是「國粹」之一。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