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要娶文成公主 唐太宗出「腦筋急轉彎」刁難

在古代,兩個國家之間面臨戰爭時,往往會採取一種比較緩和的處理方式,說得委婉一點可以用「和親」二字作為概括,說得直白而真實一點則是一種「人身交易」。譬如先秦時,西施就作為越國的「人身利器」送給了吳王夫差,從而阻止了更慘烈的戰爭,換來了十餘年的和平。到了大漢初年,劉邦也利用美女作為賄賂品成功解除了「白登之圍」,順利為大漢換來了休戰和平。唐代也不例外,文成公主就是其中最鮮明的典型,本為宗室子女的她卻冒充大唐公主,嫁給了吐蕃王松贊干布,化解了一觸即發的戰爭,也為後世文人提供了和親的模範文本。但是,文成公主與西施等人並不一樣,她出嫁的方式、受到的待遇,以及在後世評價中,都有著不同尋常的特殊意義。

要說文成公主這個人,首先得看她的身世。文成公主本不是唐太宗的親生女兒,而是大唐臣子李道宗的孩子李氏。如果不是後來吐蕃王松贊干布攪局,李氏也就不會披上公主的「外衣」,而會嫁給一位尋常大臣的兒子了此一生,或許還能過上甜蜜的婚姻生活。

然而,命運並沒有給李氏這個選擇的機會。那一年,松贊干布剛剛統一了吐蕃,並創立了自己的國家,還學習秦始皇嬴政統一了度量衡,在西域打開了自己的天地。有了強大的政權為依托,吐蕃王也想擁有自己的特權和榮譽。當時,西域各王以能娶大唐公主為榮,西域的突厥和吐谷渾王就迎娶了唐朝公主為妃。吐蕃王松贊干布心裡就癢癢了,他也派遣使臣到了唐朝,提出要像突厥王一樣,要娶唐朝公主為妻。但是,求婚的事卻因為吐谷渾從中作梗給攪黃了。

這個事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史料作證。「宋朝四大書」之首的《冊府元龜》中就記載:「初至,大國待我甚厚,許嫁公主。會吐谷渾入朝,有相離間,由是禮薄,遂不許嫁。」這段話說得很清楚,本來唐太宗對吐蕃使臣還是不錯,但是由於吐谷渾王離間說壞話,大唐便對吐蕃使臣輕視了,還不願意許配公主。

既然吐谷渾王這麼不仗義,背後做小人,那麼松贊干布可不會這麼輕易算了,於是具有雄才大略的松贊干布立即組織軍隊,開始進攻吐谷渾。很快,沒多少實力的吐谷渾王就被松贊干布打敗了。之後,松贊干布又一鼓作氣攻下了黨項、白蘭羌,直逼唐朝的松州(今四川省松潘縣),揚言若大唐不許配一個公主,他就要大舉入侵唐朝,搶也要搶一個公主回去。

松贊干布太天真了,這時的大唐可不是末期的漢朝。當時,大唐有偉大的軍事家侯君集在世。侯君集派遣先鋒牛進前去迎擊松贊干布軍隊,自己又率領主力大軍往松州方向趕去準備一舉殲滅。哪裡知道,侯君集主力還沒趕到,松贊干布就被牛進的部隊給擊敗了。

這一下嘗到大唐軍隊的厲害,吐蕃王松贊干布感到非常害怕,立即率領部下退回到了吐谷渾、黨項、白蘭羌境內,並派遣了自己的親信大使——宰相祿東贊前往大唐謝罪,並帶了黃金五千兩及相等數量的其他珍寶正式向大唐下聘禮,希望以誠心感動太宗皇帝,為自己迎娶到了一個漂亮的公主妻子。

吐蕃王誠心要娶大唐公主的消息立即便傳遍了全國,天下百姓及四方諸侯都在等待著天子的最終回答,一次命運的轉折卻悄悄地走近了毫不知情的李氏。

雖然,大唐軍隊打敗了吐蕃,卻讓唐太宗看到了吐蕃的實力。作為一代雄主的李世民認為吐蕃王的確有迎娶公主的條件,於是便鬆口答應了這門婚事,並安排了李道宗的女兒李氏作為公主遠嫁過去。但是,唐太宗雖然答應了,卻設計了許多難題試驗吐蕃婚使的誠意。

由於當時天竺、格薩、大食、霍爾等地的國王均派遣了使臣到大唐進貢,並提出求婚希望迎娶漂亮的文成公主。唐太宗頓時有了主意,他立即決定讓各國婚使比賽智慧,要是誰在比賽中勝出,誰才可以把美貌的公主迎回國,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六試婚使」。

第一試:用一根柔軟的綾緞穿過明珠的九曲孔眼。比賽開始,其他幾國的使臣絞盡腦汁也未能穿過去。聰慧的吐蕃使臣祿東贊找來一根絲線,將絲線的一頭繫在螞蟻的腰上,另一頭則縫在綾緞上。接著,他在九曲孔眼的端頭抹上蜂蜜,當螞蟻聞到蜜味,便帶著絲線,順著彎曲的小孔,緩緩地爬了進去,結果綾緞也隨著絲線穿過了九曲明珠。

第二試:辨認一百匹騍馬和一百匹馬駒的母子關係。比賽一開始,各國婚使便爭先辨認起來,他們分別按照毛色、老幼、高矮等方法辨認,但都沒能準確認出。這時,吐蕃的使臣想起自己曾經得到過馬伕的指教,便把所有的母馬和馬駒分開關在不同的房間。然後,他吩咐不准給馬駒投料,也不給水喝。過了一天,當馬駒重新放回馬群中時,口渴難耐的小馬駒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母親。祿東贊採用了換位思考的辦法,既然讓人來識別馬駒和騾馬的母子關係,還不如將難點甩給小馬駒,有哪一個孩子不認識自己的母親呢?因此,吐蕃使臣在這一局中完勝其他諸國使臣,離迎娶文成公主進了很大一步。

第三試:規定百名求婚使者一日內喝完一百罈酒,吃完一百隻羊,還要把羊皮鞣好。比賽開始,別的使者和隨從匆匆忙忙地把羊宰了,棄得滿地又是毛,又是血;接著大碗地喝酒,大口地吃肉,肉還沒有吃完,人已酩酊大醉,哪裡還顧得上鞣皮子。祿東贊則讓跟從的一百名騎士排成隊殺了羊,並按順序一面小口小口地咂酒,小塊小塊地吃肉,一面鞣皮子,邊吃邊喝邊干邊消化,不到一天的工夫,吐蕃的使臣們就把酒喝完了,肉吃淨了,皮子也搓鞣好了。

第四試:太宗交給使臣們松木一百段,讓他們分辨其根和梢。祿東贊遂令人將木頭全部運到河邊,投入水中。木頭根部略重沉入水中,而樹梢那邊較輕則浮在水面,木頭根、梢顯而易見。

第五試:怎樣在夜晚出入皇宮不迷路。晚上,宮中突然擂響大鼓,皇帝傳召各路使者赴宮中商量事情。祿東贊想到初來乍到長安,路途不熟,為不致迷路,就在關鍵路段塗上顏色。到皇宮以後,皇帝又叫他們立即回去,看誰能不走錯路回到自己住處。結果,祿東贊憑著自己事先做好的記號,再次取得了勝利。

第六試:辨認公主。這天李世民在殿前親自主試。300名衣著華麗、相貌彷彿的宮女,分左右兩隊依次排開,宛如300名天仙,令人眼花繚亂,遐想連篇。其他各國使者被宮女們的美貌吸引了,也分不清到底哪位才是文成公主。只有祿東贊因為事先做了準備工作,知道文成公主眉目娟麗,體態窈窕,膚色白皙,雙眸炯炯有神,右頰有骰子點紋,左頰有一蓮花紋,額間、頸部各有一顆痣。通過這些特徵,祿東贊反覆辨認,終於在左邊排行中的第6位認出了文成公主,取得了最後的勝利,成就了千古佳話。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