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宗與武則天:歷史的長河中,皇帝是一朵朵浪花,只不過,有的激起了驚濤駭浪,有的寂然無聲。能讓後世記住的皇帝委實不多,若非荒淫無度的亡國之君,便是文治武功的聖明之主。因此,像唐高宗這樣的皇帝,生在唐朝這個振聾發聵的國度裡,注定是一個難以引人關注的角色。他沒有太宗的雄才大略,也沒有玄宗的盛世繁華,在他的身後,則是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這一切,造就了高宗李治的尷尬歷史定位:他似乎是一個懦弱平庸,乏善可陳的人。
高宗是否為一個懦弱無為,膽小怕事的無能皇帝呢?今人試圖透過新的歷史視角,完成對高宗既往歷史認定的翻案。而要對高宗翻案,還原歷史本真,也就無法繞過他的妻子——武則天,唐高宗與武則天事實上是一對夫妻皇帝。高宗非但不是一個無能的皇帝,而且是一個守成有為之君,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完成了對舊士族制度的徹底變革,使中下層知識分子得以參政;同時,高宗在位期間,有兩項成就均超過太宗:他大大拓寬了唐朝疆域,實現了難以企及的封禪大典。
那麼這樣一位作出歷史功績,有所作為的皇帝,為何被矮化成膽小怯妻的庸常之輩呢?這當然是舊史家的「功勞」,在那個時代,史家們雖有自己的觀點,但立場大同小異,自然以維護封建正統和男權尊嚴為要義。正統被視作一個王朝秩序的命脈,而武則天「篡唐」,更以女人身份即位,給貌似強大的正統和倫理以雙重打擊。因而,弱化和矮化高宗,實是為歪曲和醜化武則天預設的伏筆。非高宗之無能,則武氏不足為皇后,武氏不能為後,則無法「篡唐」。史家這樣的推論看似滴水不漏,但手法一律是結果論,事後諸葛亮。
針對史家給高宗懦弱性格的認定,今人就提出反對意見:一個冒著被廢為庶民的風險,和父皇妾妃私通的太子,能自始至終做到密不透風,安然涉險,由此可見此人並非懦弱之輩,而是膽大心細。對此,我實在不敢苟同,在當時的情境下,這樣的醜聞不但觸犯道德和法律,也蘊藏著極大的政治風險,而這只能說明,高宗在個人情慾面前,缺乏起碼的自控能力,這在高宗以後的宮闈生活中,也得到佐證。
其實,圍繞著高宗性格探幽發微,以上並非有力例證。最能展露高宗個性的事件,莫過於「廢王立武」。該事件意義和影響深遠,高宗借此打擊了以長孫無忌為首的傳統士族勢力,給所謂「二元權力」模式極大衝擊,從此權力回到皇帝手中。與此同時,廢王立武的最終結局是——王皇后被廢,武則天被立為皇后。若沒有成為皇后這個先決條件,武則天日後代唐為周幾乎是不可想像的。
圍繞著廢除王皇后,高宗由最初的被動無助,虛與委蛇,到藉機突破,實現致命一擊。其間過程可謂波折四起,最終得以完勝,實非懦弱無為,甘於任人擺佈的皇帝所能勝任的。乘勝追擊的高宗,後來竟逼殺了他的政治對手,也是他的親舅舅——宰相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