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崇佛 武則天迷戀「和尚」的玄機是什麼?

揭秘武則天迷戀「和尚」之謎:唐朝之所以讓後代中國人無限懷念,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有一種兼容並包的氣質和胸襟。事實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佛教。唐太宗以後,高宗、中宗、睿宗在信奉道教的同時,也都提倡和利用佛教,但把佛教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的,則是女皇武則天。那麼武則天迷戀「和尚」的玄機是什麼呢?

武則天的母親崇尚佛教,對其影響不小,武則天自稱「朕幼崇釋教,夙慕皈依」。唐高宗在位期間,作為皇后的武則天參與了他的一切崇佛活動。高宗李治自顯慶以後,由於風疾嚴重,百官表奏,皆由皇后武則天掌握。從此起,武則天內輔國政數十年,威勢與高宗無異,故時稱「二聖」。李治死後,中宗即位,武則天便謀劃篡位。

佛教信徒僧法明等偽造的《大雲經》和菩提流志重譯的《寶雨經》,為武則天以周代唐製造了神話輿論,暗示武則天當做天子,並把它說成是佛的意志。在佛教勢力的支持下,天授元年,武則天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雖然登皇位的過程有很多人反對,但是一旦木已成舟,多數人便識相知趣,對武則天溜鬚拍馬的大臣也越來越多。佛教徒為武則天以周代唐出了大力,她當然要加倍給予回報,在她當女皇以後,扶植佛教更加積極。在武則天的親自參與下,佛寺翻譯了八十卷本《華嚴經》。武則天還把禪宗北宗開山僧神秀請到神都洛陽,給予「肩輿上殿」的特殊優禮,她本人「親加跪禮,時時問道」。她還屢次派遣專使邀請禪宗南宗始祖慧能進京。在洛陽城北邙山的白司馬坡鑄造大佛像,令面首(男寵)白馬寺寺主薛懷義造「高九百尺,鼻如斗斛船,中容數十人」的佛像。

武則天還命天下諸州置大雲寺,總度僧千人。制令「釋教宜在道法之上,緇服處黃冠之前」,改變了建唐以來道教排名在佛教之前的傳統政策,以提高佛教的社會地位。她迎法門寺佛骨時,「敕口岐陽施絹三千匹」,賜胡僧惠范官「三品,封公」。

武則天利用佛教佛經大做文章,主要是因為當時她直接面對的政敵是李唐家族。為了奪取和鞏固皇權,她需要製造各種輿論,其主要措施之一便是揚佛抑道,用以貶黜李氏皇族。因此在武則天統治期間,佛教備受崇奉,達於極盛。

《武則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