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皇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媚娘,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后,尊號為天後,與唐高宗李治並稱二聖,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臨朝稱制,後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迫使武氏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唐中宗復辟,恢復唐朝,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遵武氏遺命改稱「則天大聖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唐玄宗開元四年(716年),改謚號為則天皇后,天寶八載(749年),加謚則天順聖皇后
武則天給李治生下了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那麼,武則天的兒子都有誰?武則天的兒子是如何在皇位的爭奪和陰謀中,不斷的遭遇危難的?武則天的兒子們都是怎麼死的?
武則天的兒子簡介:
長子:代王李弘,後封為太子,死後謚「孝敬皇帝」
次子:潞王李賢,李弘死後,封為太子,死後謚「章懷太子」
三子:唐中宗李顯(曾用名李哲)
四子:唐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輪、李輪,武輪)
武則天的女兒:
長女:安定思公主,早夭,麟德元年追封安定公主,謚曰思。
次女:太平公主,名不詳,現有人根據《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認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武則天兒子們的政治生涯及怎麼死的?
長子李弘是怎麼死的?
671年,高宗巡幸洛陽,讓太子李弘留守京師。當時遇上大旱,關中鬧起饑荒,於是李弘巡視士兵的糧食,發現有吃榆皮、蓬實的,就私下命家令寺給他們米糧。李弘身體不好,而輔佐他的人是戴至德、張文瓘、蕭德昭等人,因此有些小事都是取決於他們。
當時李弘有兩個異母姊姊,即義陽公主與宣城公主,因為她們的母親蕭淑妃因為以前得罪武則天的,她們一直被幽禁在宮中,直到都年過二十還沒有結婚。李弘發現此事後,感到震驚又同情,便請求讓兩位姊姊能夠結婚。這件事觸怒了武後,武後便隨便將她們許配給侍衛。李弘從此漸漸不得母親喜愛。李弘又上書希望將沙苑之地分借給貧窮之人,高宗准許。後來李弘也被召到東都去,納裴居道之女為妃,相關單位表示要用白雁來進行婚禮,竟然剛好就在苑子裡捕獲了,這讓高宗很高興;而裴妃也是個相當有婦德的賢淑女子,高宗因此常和侍臣說:「東宮的事,應該是不用朕擔心了。」
675年,李弘與高宗、武後同赴合璧宮時暴卒,時人多認為是武後毒殺他,但有說法是他因本來就病弱而早夭。高宗悲痛萬分,將他謚為「孝敬皇帝」,葬於恭陵,而且使用皇帝之禮舉辦後事。李弘死後被追封為孝敬皇帝,裴妃被追封為哀皇后。
次子李賢是怎麼死的?
李賢(曾名「德」),字明允(墓誌記載為「仁」),高宗天皇大帝李治第六子,則天順聖皇后武曌第二子。
據兩唐書記載,李賢生於其父母前往昭陵祭拜唐太宗的途中,出生不久即被封為潞王,後加封岐州刺史、雍州牧、幽州都督。七歲時改封為沛王,後加封揚州大都督及右衛大將軍。李賢幼年時讀書有過目不忘的本領,聰慧非常,曾令高宗讚歎不已。長大後容貌俊秀、舉止莊重,深得父皇寵愛。十八歲時曾改名李德,徙封雍王,後改回本名李賢。
李賢身為雍王期間,由於太子李弘(武後長子)體弱多病,不能獨立完成太子政務,故高宗曾命東宮官員和李賢代為處理政務。
上元二年,李弘猝死,李賢繼立為太子。成為太子後,李賢曾三次監國,他處理政事明確公允,受到大臣的擁戴,高宗也對他加以褒揚。
李賢做太子期間,與母后關係緊張。據史料記載,武後曾多次親書手信責備太子,並遣人送《少陽正范》、《孝子傳》等書籍予太子,以此責備李賢不懂得為人子、為太子。李賢常年處於惶恐之中,而宮中關於「太子不是皇后親生」的流言更為母子關係雪上加霜。當時,一個名叫明崇儼的道士深受帝后信賴,常伴隨武後左右。一次武後請明崇儼為皇子看相,明崇儼隨即作出「英王(武後三子)狀類太宗、相王(武後幼子)最貴,而太子(李賢)不堪大任」的論斷,事情傳到太子耳中,令李賢更加憂懼。
公元680年,明崇儼為盜所殺,武後懷疑是太子所為,隨即派人搜查太子府第,查出皂甲三百餘副,太子遂因謀逆罪被捕囚禁。唐高宗向來寵愛這個兒子,猶豫再三希望赦免太子,但被武後以「為人子心懷謀逆,天地不容,大義滅親,何可赦也」的論斷駁斥。高宗無奈下令三司會審太子謀逆案,太子最終未能洗脫罪名,被廢為庶人,在長安拘禁一年多後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今四川巴中),走前妻子、兒女、僕從衣不蔽體,十分悲涼。公元684年,唐高宗駕崩,唐中宗繼位不久即被武後廢黜改立幼子睿宗,睿宗柔弱形同傀儡,武後自此完全把持皇唐朝政。
唐睿宗即位初,武後因擔憂廢太子在外有所圖謀,便以校檢李賢宅第的名義派遣丘神勣赴巴州,丘神勣到達巴州後即逼迫李賢自殺。
公元705年,武後崩,中宗繼位。唐中宗念及兄弟之情,追授李賢「司徒」官爵,並將靈柩遷回長安,以親王禮陪葬乾陵。公元712年,李賢遺孀房氏病故,唐睿宗下旨追加李賢「皇太子」身份,謚號「章懷」,房氏追加「太子妃」,兩人合葬於今「章懷太子墓」。
三子李顯是怎麼死的?
武則天死後,三子李顯繼承皇位當上皇帝,李顯對跟隨自己從苦日子過來的韋皇后十分縱容。
公元710年5月,一個地方小官燕欽融上書指責韋皇后淫亂,干預朝政。中宗親自召燕欽融來京詰問,韋皇后指使信黨喝令衛士當眾將燕欽融摔死。中宗看了,露出了很難看的臉色。韋皇后怕中宗查究她的淫亂之事,安樂公主則希望母后臨朝稱制,自己當皇太女,傚法武則天。母女兩便密謀害死中宗,韋皇后知道中宗喜歡吃餅,於是命令情夫馬秦客配置了毒藥,她親自將毒藥拌入餅中,蒸熟,命令宮女送入神龍殿。
唐中宗李顯正在翻閱奏章,見餅送來,隨手取來就吃。不一會兒。忽然腹中絞痛,撲倒在榻上亂滾,太監急忙去報告韋皇后,韋皇后故意磨蹭,拖了許久才來,見中宗痛苦的樣子,還假裝問中宗怎麼了。中宗已經說不出話來,只是用手指著嘴嗚咽的哭泣,沒多久便死於長安宮中的臥榻上。終年55歲,葬於定陵。
四子李旦是怎麼死的?
韋皇后毒死唐中宗李顯以後,想要當皇帝,被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等人阻攔,李旦因此當上皇帝,成為唐睿宗。唐睿宗當上皇帝以後,太平公主與太子李隆基不斷的內鬥,唐睿宗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當了3年的皇帝以後,就傳皇位給李隆基,自己做太上皇,安然老死。
太平公主是怎麼死的?
李隆基登基後,因為朝政,李旦對他越來越不滿,覺得李隆基想對他不利,太平也在勸李旦,最後李旦決定派李隆基戍邊,但最後又猶豫沒了主意,推到下一年,戍邊就是廢帝的暗示,李旦也很無奈,李隆基此時緊張得不得了,他很害怕,一旦被廢就只有死亡,最後決定孤注一擲,在下一年戍邊的前一個月發動政變,包圍太平公主府,圍困李旦住的城,軟禁李旦,太平逃到城外的山上,最後傷心之下自縊。李隆基軟禁了太上皇父親李旦,只是終身軟禁,但太平三個兒子都被李隆基處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