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宋朝開國國策看宋太祖趙匡胤的功與過 是和非

泱泱中華五千年文明,歷盡滄桑,其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數十個或強盛或衰弱的王朝,以及數以百計或滿腹韜略或平平庸庸甚至江山盡失的帝王。

其中作為中國歷史上第四個在分裂的土地上建立大一統王朝的宋朝,以其瑰麗的文化、燦爛的藝術、繁榮的經濟等方面全面超越了前三個大一統的王朝——秦帝國、漢帝國以及唐帝國。作為一個新興王朝,應該是最強勁勃起的時候,宋朝卻以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文化轉變,從另一方面表現得非常引人矚目。

縱觀中國歷史上在宋王朝以前的三個大一統王朝,在秦始皇、漢武帝及唐太宗等千古一帝的文治武功下,無一不是疆域廣闊、四海朝服,甚至連秦漢時北方的匈奴,唐朝時北方的突厥及回紇都拜倒在中原文明的腳下。可是宋朝空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爭機器,其由禁兵、廂兵、鄉兵、藩兵所組成的軍隊總數最高時曾達到160萬,其中正規軍禁軍的總數佔了一半以上,但就算這樣,卻一而再,再而三地被西夏、遼、金、蒙古(元)擊敗,這已經不是一個國家軍隊水平的問題。要知道宋帝國不論是絕對人數,還是從軍事水平、武器裝備、後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遠遠超越當時中華文明圈內的任何一個國家,更別說更西邊正處於四分五裂的歐洲諸王國和苟延殘喘的拜占廷帝國。可以說,宋帝國從理論上來說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力量最強悍的國家,可是我們看到的是宋朝的版圖日益縮小,統治者龜縮不前,甚至連西域也乾脆讓了出去。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統一王朝中少有的主動出讓西域統治權的王朝,甚至在其後被人罵做喪權辱國腐敗的清王朝也是不遺餘力地粉碎准葛爾和大小和卓兄弟的叛亂,全力粉碎西北的分裂勢力!

從最直觀的角度看來,宋後的版圖疆域和國防軍事實力基本不超過宋前,甚至存在較大的差距。以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必然規律為基本出發點,則不難發現,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為何會出現這種背離的現象呢?前人留下了非常豐富的歷史資料和分析成果。而這些歷史資料和分析成果,也都把北宋和南宋作為分水嶺,也可以這樣認為——北宋和南宋是中華歷史最直接的分水嶺。除了經常性地大潰敗外,還要為遼、西夏和極其殘暴的金、元進貢驚人的巨額歲貢以購買和平。結果,宋開創了華夏首次被異族整體滅亡的先例,更以改變民族血性的國策成為中國文化的分水嶺。這個世界史上的大詭秘長期縈繞在人們心頭,這一切都要歸咎於宋初的一系列開國國策。而這裡就不得不提到宋帝國的立國者——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祖籍涿郡(今河北涿州),其父為後梁時成德軍節度使王熔的部將,後任後唐禁軍將領,遷居首都洛陽。天成二年(公元927年),趙匡胤生於洛陽。948年,樞密使郭威征討李守貞,趙匡胤應募從軍,從此開始了其十三年金戈鐵馬的軍旅生涯。此後他在後周世宗帳下效力,歷次戰役中逐漸累積軍功至殿前都指揮使,而他所控制的軍事力量「義社兄弟」逐漸成為了後周發起的戰爭中的主要統帥,在後周的軍事系統中佔據了重要地位。這為趙匡胤在不久之後發動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準備了條件。公元960年,後周世宗柴榮病逝,年僅八歲的梁王柴宗即位為恭帝,「主少國疑」,趙匡胤利用「點檢做」的「神符」,精心策劃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代周建宋,野心勃勃的宋太祖就此開始他統一全國的征程。他先後平荊湖,滅後蜀、南漢、南唐,威逼吳越歸順。眼看太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各個擊破的戰略方針就快實現全國統一,僅剩山西太原的北漢以及被遼所佔據的燕雲地區之時,趙匡胤卻因箭傷復發而於開寶九年(公元976年)逝世,結束了他的戎馬一生。應該說,宋太祖趙匡胤在維護國家統一方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是他在第一個千年之交使中國從四分五裂的五代十國重新整合成一個東亞的超級大國,他一手建立的大宋王朝在開國之初壯志雄心,野心勃勃,恨不得一舉統一天下。可是當太祖即位之後的一系列開國國策,卻使強盛的大宋王朝淪落到割地納貢、兵敗如山倒的地步。

宋初的開國國策中最失敗的地方不啻為崇文貶武,宋朝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文重武輕的現象?為何趙宋要改變強盛的漢唐一直採用的積極主動的基本國策和奮發向上的政治體制?這都是太祖趙匡胤為了鉗制帝國內部的軍隊勢力,為其後的「趙天下」打下基礎。眾所周知,秦滅於苛稅,漢滅於戰亂,隋滅於勞役,唐滅於軍閥割據。從唐朝安史之亂前後直到五代十國,其間數百年時間在中國政壇上活躍的並非那些飽讀詩書的文人政客,更多是卻是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的軍事將領。唐朝中期以來所設立的節度使一職,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變成一方大權在握的職位。經過安史之亂的唐帝國已經是江河日下,儘管她仍然苟延殘喘地又延續了近兩百年,最終還是亡於此。其後的五代更是上演了一幕幕功高蓋主、權傾朝野的軍事將領兵變奪位的鬧劇,甚至連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通過這種不光彩的方法才從後周孤兒寡母手中取得帝位。這種情況在世界歷史都是罕見了,只有公元2-3世紀的羅馬帝國才可與之相較高下。趙匡胤奪得帝位,可是他也害怕他手下的那一干軍事重臣哪天也心血來潮也弄一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鬧劇出來。於是他開始了一系列為「趙天下」延續萬世的準備,制定了相應的國策。

首先就是削弱武將的勢力。中國自古就有「走狗烹,良弓藏」的傳統,從越國文仲自刎,到秦朝蒙氏父子被害,再到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被殺,幾乎每一個朝代開國之初,總有一批重臣被統治者以這樣那樣的種種理由或殺或囚,如同范蠡、張良那樣急流勇退的聰明人實在少見。趙匡胤明白打天下時石守信等「義社兄弟」是他忠心肝膽的手下,可是到了坐天下時,這些人則成為了他忌憚的對象。是殺是囚?趙匡胤給了我們一個不一樣的答案,讓其後數百年的史家大夫還再為他鼓掌,更有人拿他與其後明帝國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相比較,大罵「和尚頭兒」心胸狹窄,殺光了明初幾乎所有的開國將領。「杯酒釋兵權」成為了千古絕唱,趙匡胤沒有費一兵一卒,便將其親信手下的兵權就奪了過來,沒有再上演其他王朝開國之初的悲劇。

可以說,這是趙匡胤不同於其他開國皇帝的地方,他很好地解決了帝王與開國重臣之間的矛盾。可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趙匡胤聰明是聰明,可是他卻聰明過了頭,他如果僅僅是削弱他猜忌的將領的兵權和他們所領導軍隊的軍事勢力,同時提拔新的年輕有為的將領,建立起自己的嫡系部隊,那麼也許宋帝國將成為一個強盛的東亞超級大國,可是趙匡胤在削弱了這些人的兵權後,連續頒布了一系列軍事制度上的變革,比如在中央將樞密院設置為最高軍事機構,分割了宰相的軍事權。此舉本來是為了降低宰相的權利,消除對皇帝權威的一個潛在威脅。可是自太祖設置了樞密院後,這一職位卻一直被文官佔據,其後雖有武官爬上這一位置,但在位時間都不長久,最後都被朝中的文官勢力趕下了台。同時除了設立樞密院長官為樞密使外,還設置副使,其後繼續設簽署樞密院事為次副長官,設同簽署樞密院事為末副長官。這樣的組織結構重疊不僅冗繁,而且大大降低了軍事調動的效率。

「守內虛外」,「強幹弱枝」歷來是趙匡胤的既定國策。本來一個銳意進取的大宋帝國在連續遭到兩次遼國的慘敗後便龜縮不前,此時國內連續發生全師雄兵變、王小波李順起義、王均兵變,宋帝國的統治者便將目光集中到了國內。對內鎮壓,對外妥協,中國人歷來都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趙匡胤對禁軍的駐紮也頗費了一番心思,將各地地方部隊的強壯士兵編入禁軍,地方部隊裡就只剩下了老弱殘兵,而他又把禁軍一半屯駐邊境,一半拱衛京師。這樣的「守內虛外,強幹弱枝」早已埋下了宋帝國兩次覆滅的種子。

文與武皆為「國之大器」,無論如何都應該是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是一個民族健全人格的全部,閹割掉任何一個方面都要出問題。趙家皇權開創這種賤視國之將士為「皇家警犬」的不良政治,使得趙宋亡於外敵,十萬人崖山投海成為必然。不亡於金也亡於元,被強敵滅國的命運是終不可逃的。而明朝國制仿宋而設,亡於外敵也是一條必然的路線,戚繼光晚年被貶謫而死也是岳飛的類似處境。在宋後三大朝代中皆因為宋朝文重武輕政治惡果的影響,而未能回到中華文明的漢唐雄風。清朝和元朝類似,來自關外蠻族的尚武強悍之風,注入到中華民族對武臣神經過敏的肌體中,扭轉了「守內虛外、崇文抑武」的惡政,維繫了中華民族的國家主權和獨立發展,實在有功!而清朝和元朝在立國之初,種族文明皆未根除荒蠻野性,殺性未息造成族群對立,耗費大量國力來控制中原漢人,繼承中華文明卻難能發揚光大於中華周界。而明朝卻因循宋朝國製成為第二個宋朝,在完成一統後閉關鎖國,中華文明在宋朝之後終守於東亞四界而未能發揚光大於世界五大洲。

《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