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為何沒攻取大理段氏:這才是真正原因!

965年11月宋太祖趙匡胤派遣王全斌、劉光義率六萬兵馬從開封出發,分兩路向盤踞在四川一帶的後蜀政權進軍。自出兵之日起,僅僅過了66天,後蜀君主孟昶出降,後蜀四十六州納入大宋版圖。此時王全斌向趙匡胤進獻雲南的地圖,並上疏請求乘勝進軍,消滅佔據雲南的大理政權。

不料趙匡胤看著雲南的疆域地圖,用玉斧畫著大渡河以西的地方,意味深長地言道:「此外非吾有也。」從此北宋、南宋的軍隊從未有進入過雲南地區,大理段氏政權統治雲南長達300多年。後人不禁疑問,憑借當時的實力,為何趙匡胤不肯一鼓作氣,拿下雲南?趙匡胤不願出兵正因為他「以史為鑒」。《續資治通鑒》中寫到「帝(宋太祖)鑒唐天寶之禍起於南詔,以玉斧畫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

天寶之禍指的是發生於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而南詔指的是當時割據雲南的少數民族政權。南詔與安史之亂又有何關係,以至於影響趙匡胤的決策?

據文獻記載,在唐玄宗開元年間時期,雲南六詔(王)中的南詔皮邏閣兼併其他五詔,統一雲南,定都大和城(今大理),並派遣其孫鳳迦異向唐朝入貢,並留為質子。唐玄宗封皮邏閣為雲南王,賜名蒙歸義。748年皮邏閣病死,其子閣羅鳳即位,此後唐朝與南詔的關係逐漸惡化。

750年唐朝雲南太守張虔陀向閣羅鳳索取賄賂遭到拒絕後,懷恨在心「遣人罵辱之,仍密奏其罪惡」。閣羅鳳被激怒,一氣之下起兵反唐,殺死張虔陀,「取姚州及小夷州凡三十二」。但閣羅鳳並不想和唐朝關係徹底破裂,第二年便「遣使者謝罪,願還所虜,得自新」,但遭到拒絕。

在楊國忠的慫恿下,唐玄宗派遣楊的親信鮮於仲通率領10萬精兵渡過瀘水,與閣羅鳳部在白崖城展開激戰。結果「全軍陷沒,死於瀘水者不可勝數」,閣羅鳳則收斂唐軍的屍體,「築京觀(聚集敵屍,封土而成的高塚,形如屍山)」。

楊國忠反而「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並於752年再度集結天下精兵強將10萬人,由李宓率領征討南詔。由於當時天氣炎熱,軍隊極其供給困難,一路上人困馬乏,在渡過瀘水後,「瘴死者相屬於路」。而閣羅鳳誘敵深入,以逸待勞,在西洱河畔一戰擊潰唐軍,主將李宓被擒殺,「舉軍皆沒」。此後南詔與吐蕃聯合不斷騷擾唐朝邊境,成為唐朝西南地區的一大」創傷」。

「凡舉二十萬眾,棄之死地,只輪不還」,雲南的兩次戰爭就讓唐朝中央付出20萬精兵的代價。755年安祿山率領15萬人從范陽(今北京一帶)出發,輕而易舉的就攻陷了長安、洛陽,使唐朝走向衰落,設想如果李唐王朝還有這20萬兵馬在的話,何至與此呢!

937年,當趙匡胤還是個11歲的孩子時,動盪多年的雲南地區,迎來了新的主人-段思平。作為大理段氏的開創者段思平勵精圖治,大理國力十分強盛。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965年平定後蜀。此時他對是否攻取雲南的問題看的十分透徹。

從戰術上看,「土風之不便,沮洳之所陷,瘴疫之所傷,饋餉之所乏」,軍人出身的趙匡胤十分敏銳的看出這是兵家所謂的「死地」、「絕地」,全盛時期的唐朝以20萬人尚且不能征服,何況才創建5年,只有區區6萬人可以調動的北宋?(不是北宋全國的軍隊,而是在四川一帶的)

從戰略上看,如果趙匡胤當時一時頭腦發熱,乘勝進軍雲南。當時蜀地雖然平定,但後蜀尚有十幾萬人馬並未「解除武裝」,極有可能出現動亂,事實證明此後後蜀確實出現叛亂,而且持續數年之久。此外進軍雲南是一步險棋,僥倖勝了,也必然會損失慘重,大傷元氣;如若敗了,威脅到的則是趙匡胤剛剛憑借武力奪取的皇位,以及還顯得十分稚嫩的北宋政權。

所以是否攻取雲南不僅是個戰術問題,更是關乎全局的戰略問題。此時的北宋王朝的勢力範圍主要集中在黃河中下游地區,而雲南地區偏居西南一隅,距離中原地區路途遙遠。攻取雲南完全符合併不趙匡胤 「先南後北,先易後難」與「遠交近攻」的相結合的統一策略。趙匡胤盯著的目標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地區,即盤踞在廣東一帶的南漢、割據江南地區的南唐、山西的北漢、契丹的燕雲十六州。

979年宋太宗趙光義消滅北漢,除燕雲十六州外基本上完成了「統一」,也沒有對雲南用兵。北宋、南宋的後代皇帝們也遵循著趙匡胤的這條「祖訓」,採取「守內虛外」的政策,與大理段氏保持和睦的外交關係。據《宋史》記載,1117年大理國主段譽曾派使者進貢,宋徽宗冊封段譽為雲南節度使、大理國王。

《趙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