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因諫官一句話 將進獻的美女全部遣散出宮

古語說,謠言止於智者。教育人不要拿謠言當真,否則就是愚人而非智者了。但對於宋朝諫官、御史等言官們來說,謠言如同殺手鑭,他們一旦利用謠言來規諫皇帝、彈劾高官,常常不是皇帝認錯,就是大臣遭貶,一次一個准。

宋仁宗慶歷年間,諫官王素聽朝內外有人謠傳說,武將王德用向皇帝進獻了幾個美女,竟然被宋仁宗「笑納」。王素也不去調查核實,立即在朝會上就此事批評宋仁宗耽於美色。

宋仁宗頗不高興地說:「這是內宮的事情,你從何得知?」

王素說:「我是諫官,規諫乃職責所在,哪怕是對於風聞之事,也可知無不言。陛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何必追問從何得知呢?」

宋仁宗聽後,呵呵一笑說:「確有其事,幾位美女在朕左右,頗為親近,難道有什麼問題嗎?」

王素急忙回答說:「倘若疏遠,倒也無妨。我之所以提出此事,正是擔心陛下與她們過於親近啊。」

宋仁宗聽了王素的話,忽然有所醒悟,吩咐近侍,對王德用進獻的美女,每人打發三百貫錢,立刻把她們遣散出宮。

可以看出,王素規諫皇帝,不過是道聽途說的謠言罷了,王素既不核實,又不隱諱,還直截了當向皇帝提出批評,要求糾正,難道王素膽大包天?其實,並非王素的膽子就真的那麼大,王素這麼做,不過是執行了宋朝的一項監察制度——「風聞言事」制度而已。

宋朝為廣開言路,實現規諫皇帝、糾察百官的目的,吸收了歷代優秀的監察制度,允許言官「風聞言事」。正如王安石所說:「許風聞言事者,不問其言所從來,又不責言之必實。若他人言不實,即得誣告及上書詐不實之罪。諫官、御史則雖失實,亦不加罪,此是許風聞言事。」他人規諫或彈劾,不實者將獲罪;而言官即使失實,也不追責,不用擔心秋後算賬。

言官沒有後顧之憂,他們的批評、意見便如雪片一樣飛向了皇帝的案頭,謠言在這種時候由民間進入了廟堂,由耳語變成了文字,既能「正人主」,又能「繩百僚」,上上下下聞之色變。(原文來自帝國的臉譜的頭條號)

《趙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