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敢砸碎了朱元璋的「禁止宦官干政」鐵牌?

《明朝那些事》在描述明朝文官與宦官矛盾時,曾經揭示過這樣一個現象:許多厭惡宦官的士大夫,並非僅僅厭惡宦官們的行為,更是潛意識的妒忌作祟:自己飽讀聖賢書,歷盡寒窗苦,好不容易金榜題名,卻最多只是個熬資歷的小官。可這群肢體不全的閹人們,要學問沒學問要品德沒品德,只是因為離著皇帝近,就有呼風喚雨的好運氣。死太監,你憑什麼!

這個潛意識,從當時也流傳到今天。說起好些明代呼風喚雨的太監,好些當代史書,對他們的發跡路,也只是千篇一律的描述。無非說他們不學無術,幹啥都草包,卻仗著會逢迎拍馬,最後平步青雲。

可如果稍微看一下明朝的宦官制度,就知道這種千篇一律的說法,有多麼不靠譜。很負責任的說,明朝要登上權力高峰的宦官,逢迎拍馬也許是必備的,但只有逢迎拍馬,卻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宦官在明朝,也是個業務性很強的工作。能做到最好的,前提必須是業務幹部。

業務性有多強?明朝宦官的最高層,是一個權力三角形:司禮監——御馬監——東廠。司禮監負責批閱奏折蓋章,不識字不懂事玩不轉。御馬監負責統帥大內兵權,外帶還有監軍任務,不會打仗更玩不轉。東廠更是大名鼎鼎,搞情報抓壞人,沒眼力界沒洞察力不會跑腿同樣玩不轉。一個只會逢迎拍馬的人,別說難靠近這權力結構,就算真進去了卻不能幹活,分分鐘就會拖出去斬了。

能夠進入這個體系且發展得如魚得水的,無論善惡,首先必須是有能耐的牛人。

明代宦官行業發展的最如魚得水的三位,確切說是三位惡人:王振,劉瑾,魏忠賢,也都是這樣的人物。

其中首先開創明朝「宦官專權」模式的,正是王振。

說起這位奸人,五百多年來,真是千人踩萬人捶,說法公認一致:不學無術的教書先生,機緣巧合混進皇宮,不但呼風喚雨作惡多端,還捎帶把明英宗害成了俘虜。

這說法對照他一輩子,大體正確。但對照明朝宦官體制就知道,王振的出頭,首先還是專業對口。

王振之所以成為太監,是因為當時後宮「太監培訓班」成立,明王朝面向全國徵召各地教書先生,允許他們在有子嗣的情況下淨身入宮,參加「太監培訓班」,王振就是為數不多的報名者,入宮之後,他先上「太監培訓班」,培訓結束後,被安排在太子朱祁鎮的東宮中,做了一名「局郎」,主要工作就是督促太子學習,教太子讀書習字。並因此取得太子的信任,雖然有許多史料聲稱,王振是因為擅長逢迎拍馬,並時常教唆朱祁鎮玩樂,因此討得了其歡心。

但就朱祁鎮對王振的稱呼看,終其一生,哪怕後來君臨天下,他對王振的稱呼也始終如一:王先生。顯然在朱祁鎮的心中,王振並非是一個陪他玩樂的弄臣,而是一個認真教育他學習的老師。很顯然,在宮廷教育戰線上,他表現還算不錯。

而更不錯的,卻是王老師一身職場打拼的本領,無論情商還是智商,都精得像條鯰魚。皇宮的水再深,都能輕鬆翻起波浪。

首先一個本事,就是會裝。裝老實的時候,比老實疙瘩來老實。朱祁鎮登基早期,朝廷裡掌握大權是,是以三楊(楊榮,楊溥,楊士奇)為首的文官內閣,對待這三位老傢伙,王振一度比親孫子還乖,比如他受命去給楊士奇送文件的時候,常常顯得畢恭畢敬的,一說話就點頭哈腰,楊士奇請他坐下,他就一臉的受寵若驚,連說不敢。一來二去,把閱人無數的名臣楊士奇也感動的不行,連連讚歎說,在太監中也有王振這樣的賢良啊。

而會裝的王振,關鍵時刻更會表現。尤其令小明英宗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明英宗玩性大發,非要踢球耍樂。沒想到一貫順從的王振,帶頭撲通跪倒,流著眼淚勸阻,說作為一個帝王,你要勤政愛民,千萬不能玩物喪志。這事傳揚出去,更令群臣紛紛點贊。原本不起眼的王老師,剎那間成了感動大明的模範教師。

這事能鬧的這麼感動,關鍵還是王振時機拿捏的好。當時的情景是,明英宗要踢球,大臣苦勸不聽,老公侯們苦勸也不聽,正鬧著群眾圍觀的時候,王振趁機撲通一跪,立刻跪出滿堂彩。正確時間地點爆發出正能量,這番炒作功夫,放在今天也能捧出影帝來。

而且更厲害的是,哪怕是對自己厭惡的人,王振也能準確看人下菜碟,巧妙危機公關扭轉形象。特別有名的一個事是:明英宗的老祖母張太皇太后,曾經極度厭惡王振,早年有次趁著召見老臣的機會,把王振也叫了來,當場宣佈他的罪狀,命令衛兵將其五花大綁,眼看就要拖出去砍了。

這禍從天降的生死時刻,王振展現了他強大的求生能力:裝死神功。不辯解不向一旁的大臣甚至主人明英宗討饒,只是哆哆嗦嗦的縮成一團,如篩糠般一句話不說。

後人很多人說到這情景,常嘲笑王振本性暴露,慫包一個。可正如動物界的裝死求生現象一樣,此時這麼做,也是王振唯一保命的機會。老太后要殺王振,就是怕王振專權。這時候王振只要露出一句向皇帝或者大臣討饒的話,裡外勾結專權的帽子,就算是扣定了。這就像小動物被猛獸抓住一樣,趕緊裝死,沒準還能活。

這次王振也賭對了,一看王振毫無辯解,篩糠的如死狗。老太后關鍵時刻終於心軟,擺手放了他一馬,但心中的惡劣印象仍在。死裡逃生的王振,更顯示出其超強的混事能力,別人碰到這事,以後躲還來不及。王振卻不躲不跑,反而迎著槍口上,主動逢迎巴結老太后,哪怕每次碰的一鼻子灰,給罵的狗血淋頭,卻也唾面自乾。很長一段時間裡,把王振叫來罵一頓,是張太皇太后歡度晚年時最常用的娛樂項目。

被天天反覆罵的王振,以其強大的心理素質,生生的扛住了。而且越挨罵越慇勤,越被打臉越往上湊。關鍵時刻更敢下手,一舉扭轉負面形象:篤信佛教的張太皇太后,欲帶朱祁鎮一道去城外拜佛,結果文官重臣們群體反對,朱祁鎮更兩頭為難,跟老太太去,鐵定挨百官罵,不跟老太太去,鐵定挨老太太罵,當不想兩頭挨罵的朱祁鎮犯糾結的時候,王振的主意卻幫他解決了難題:把城外的佛像請到宮裡來,和老太太一起在宮裡拜,這樣既哄了老太太高興,又堵住了百官的嘴。這事之後,老太太果然高興,原本砍了王振的心都有的她,也從此對王振歡喜的很,這種歡喜,甚至一直保持到她過世。

就這樣,以強大的忍耐能力,王振的地位日益穩固。但忍夠了的王振,在遇到反擊機會的時候,也是當機立斷,毫不手軟。

最典型的一個逆襲,就是對三位內閣大佬,名垂青史的三楊組合:楊榮,楊溥,楊士奇。一面對這三位老幹部極度恭順,一面抓住機會,藉著楊榮貪污和楊浦兒子殺人兩件案子大做文章,逼得兩位老臣黯然去職,最後只剩下楊士奇一人苦苦支撐,最後也在王振的排擠下辭官歸隱。

也因此,王振在朱祁鎮登基後迅速青雲直上,榮升司禮監掌印太監,權勢喧囂一時。隨著張太皇太后的過世,王振更加大權獨攬。他甚至幹出了一件更加逆天的事,把朱元璋生前留下的「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叫人秘密砸碎。這一記重拳,也就宣告了一個政治信號:大明第一個宦官專權的時代開始了。

而在真正專權後,仗著明英宗的信任,多年來忍氣吞聲的王振,這下徹底反彈了,後人常說他最大的罪過,是殘害忠良。但實事求是說,被他殘害的忠良,很多人並不是因為政治上的分歧,相反卻是一些看似啼笑皆非的小事。

比如御史李鐸遭王振治罪,被發配到遼東服刑,他得罪王振的原因,僅僅是上班路上遇到王振,沒有及時行跪拜禮。還有一些時候,卻是典型他自己患上「迫害妄想症」,想當然的以為別人坑他,翰林侍講劉球就是這麼倒的霉,他只是給皇帝上奏折說,希望皇帝能夠勤政處理政務,並整頓兵力防禦瓦剌,王振就想當然的以為劉球是在影射他,輕易想當然的後果很嚴重,劉球被打入監牢,慘遭秘密殺害。

最冤的卻是駙馬石祿,有一天因家務瑣事,在家責罵家裡的宦官馮寶,恰好被王振路過聽見了,按說這是人家自家的家務事,王振卻不幹了,覺得馮寶是太監,自己也是太監,石錄罵馮寶,就相當於罵自己,可憐石駙馬就這麼被打入天牢,最後還是挨罵的苦主馮寶看不下去,主動替石駙馬求情,這才把人給撈出來。這樣一個人,就算不是太監,假如是我們生活周圍的一個朋友,和他相處,累也得累死。

除了小心眼外,王振收親信,也變得相當的糊弄。雖然他早期的心腹裡,也有御史王文這樣的能臣。但往後就是阿貓阿狗都收:工部郎中徐佑認王振當爹,甚至為了巴結他,自己都不留鬍子,有次王振很奇怪的問,你怎麼沒鬍子啊,徐佑恭恭敬敬回答說:爹您都沒長鬍子,我這個做兒子的怎麼能留鬍子呢,這不孝順啊。就這一句噁心的奉承,竟當場把王振喜得哈哈大笑,立刻將徐佑提拔成工部侍郎,擅長拉幫結派的他,拉來的絕大多數都是這類貨。

而且王振的眼歪,最後也給自己挖了坑。比如他最親信的都御史王文,等著土木堡之變後他身敗名裂,第一個跳出來反咬一口的,同樣還是這位王文大人,先帶著群臣跑到王振家,把王振的親侄子提溜出來剁了。

但比起這種脾性來,王振最大的毛病,卻是鬼怕惡人。遇到真正的硬漢,他的表現比起後來的魏忠賢來,卻真叫慫的多。有時候他嚷嚷的越凶,臨到事上,反而越慫。比如後來北京保衛戰的英雄,名臣于謙也得罪了他。起初王振很囂張,逮了于謙不說,還放風說一定要把于謙搞死。可誰知山西,山東兩省官民聞訊炸鍋,四下奔走營救,連朱祁鎮的親弟弟朱祁鈺(後來的景泰帝)也出面警告王振,要他別太張狂,結果王振立刻認慫,慌忙把于謙放出來,寧死不屈的于謙,後來見王振一次罵一次,罵的王振都出了「恐於症」。恨不得見他面就繞著走。

當然必須也說的是,如此兇惡的王振,內心裡卻也有柔軟的一面。哪怕是在辣手整人的時候,不經意間,卻也暴露出這位惡人柔情的瞬間。

比如「河東學派」創始人薛瑄。作為後來的一代大儒,當時的薛瑄僅僅是都察院的一名官員,因為拒絕按照王振的授意判決案件,而被王振羅織罪名下獄,這在當時,基本算是死定了。然而薛瑄剛下獄,王振晚上回家後,卻見家裡的老僕人在痛哭,王振驚訝的問原因,卻聽老僕人說:薛瑄可是咱們老家(河北蔚州)人,在咱們老家名聲很好呢。聽僕人一說,王振立刻驚訝道:原來薛瑄在咱老家有這麼大名聲啊。就因這件事,本來殺心四起王振,立刻做出釋放薛瑄的決定。即使權傾朝野,王振卻還有一怕,怕老家人罵他。

如果說這件小事,還是王振要面子的話。那麼另一件事,卻也可稱他一生難得的善舉:正統七年王振大權獨攬,也就是這一年,明朝陝西,山西各地爆發旱災,百姓為渡過荒年,甚至賣兒賣女,同樣出身窮困的王振建議,由朝廷出錢,幫助那些在災荒中賣兒賣女的百姓贖回兒子,幫助他們家庭團圓。從這開始,這項政策成為明朝一項常見的福利政策,歷經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各朝,我們皆可在正史記錄中看到。這件善事,自然有王振樹政績的盤算,但對照他的出身就知道。他畢竟出身鄉間,也知道些老百姓的苦。重要的是,他還是想做點事。

但一個小心眼又想做事的人,捅出來的簍子,卻往往要比不幹事的草包要大的多。就像一個不會開車的人,頂多走的慢。但亂開車,卻很可能要大禍。

王振最終也闖下了大禍:土木堡之變。說起這件禍事,還得說性格決定命運。

這事的起因,先是瓦剌可汗也先與明朝發生貿易糾紛,王振很猖狂,想當然的用強硬的方式處理問題,卻沒有想防備對方可能進行的報復。等著吃了虧的瓦剌大怒,集結人馬打上門來,王振卻猖狂到極點,擺出憤青狀積極要求皇帝御駕親征,硬是攛掇著明英宗朱祁鎮帶著五十萬大軍打了出來。

這一路上,王振猖狂加小心眼到極點,一路上巧立名目,打擊報復反對北征的諸大臣們,直到大軍來到大同邊關,親眼看到了敵人的陣仗,王振二話不說,立刻露出了慫人本色,一槍沒放,就攛掇著大軍沿原路返回。

五十萬大軍活活做了回折返跑,可跑還沒跑成,被瓦剌徹底嚇慫的王振,大腦進入了極度短路的狀態,居然在大軍即將進入懷來城的時候,請求朱祁鎮繞道,原因是想回家鄉風光風光,還沒走到他老家蔚州,王振卻又突然改了主意,要大軍再次繞道,原因是怕部隊踩了老家的莊稼,就這麼連番折騰,明軍終於被瓦剌追上,五十萬大軍被包了餃子,御駕親征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淪為俘虜。至於腦殘不斷的王振,則死在了亂軍之中。

就以這土木堡之變時期的表現說,哪怕沒有瓦剌犯邊這事,王振遲早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栽倒在其他事情上。

《朱元璋》